复盘:从佩洛西引起的“两岸温差”说起

七月底时,朋友问我,佩洛西是谁啊?

八月二日,朋友困惑,美国官员来了也就是要卖我们武器,那么多外国官员来过了,怎么大陆这么生气?

那几天大陆新闻在报道军机飞过台湾海峡和将到来的军演,台湾在关注佩洛西爱吃的巧克力,还有早上要吃冰淇淋。

周围就算是自由派的大陆朋友都对这次事情非常生气和屈辱,许多台湾朋友也率真地“不明白加上不在乎”。一位台湾朋友直白地跟我说,“如果不是大陆生气”,他的台湾同温层根本无人在意这则新闻。

友情提示:若您喊着“我不在意现在台湾人怎么想的”,我建议还是去看老胡的文章。也先声明,佩洛西到台湾对两岸关系会是一个重大损伤,更会使台海情势上升到另一个层面。

我一直认为把两岸关系,以及中美之争当选举筹码,是一个容易玩脱的愚蠢行为,所以不用给我套政治帽子。作为一个在北京的台湾人,受惠于过去两岸友好时期的红利,看着如今情势演变只觉得遗憾,能做的是尝试解释为何这一切会发生。

总有一天,我们翻看现在的情況,会有不同感受。

摊开来说不是诉求改变什么,只是交流看法,和记录当下的两岸。

7月31日那天我发了一条朋友圈。

前几天问朋友佩洛西这件事情在台湾反应如何?做新闻的朋友冷冷地说没人在管这个,大家在吵某位县市长候选人的论文抄袭事情。

大陆民众和外国学者很难体会台湾人的心。对台湾普通百姓而言,“佩洛西要来又不能不让他来”,大陆要有所动作台湾也拦不住,两岸关系本来就是中美博弈的主战场,那何必对这件事情有太多反应?

底下我台湾朋友也留言,“中美双方都想打对方的脸,台湾是棋子,来不来、打不打都非台湾决定的,那不如看剧有意思。”

这则朋友圈发的时候,大陆媒体已经将“佩洛西窜访台湾”的新闻连续数天放在重要版面,美国媒体上也热闹非凡。然而身处核心暴风圈的台湾,媒体虽有报导,学者有说话,然而流量普通,民间甚至可以说冷淡。

台湾终于开始“跟上氛围”,是在8月1日,当诸多美国主流媒体纷纷将佩洛西可能落地台湾的时间报导后,台湾舆论才开始有“真实感”。但其实在8月2日当天,仍有不少台湾民众在猜,佩洛西真的会来?

一,台湾日益复杂的“美国情结”

曾有媒体报导,蔡政府曾想打住佩洛西到台湾的行程,但被佩洛西团队质问,所以走钢索——这则新闻在台湾已没有人讨论,但我身边对政治稍微有了解、不论立场的台湾媒体朋友,都认为可能性是高的。

这在大陆朋友看来只会可笑,像是踢皮球,台湾明明就可以不让她来,自己挑衅,各种得瑟,找什么理由?

但是作为一个在北京待十年的台湾人,我第一时间反应也是“她要来,台湾不可能不让她来啦”。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反应,也很可悲地反应包含我在内,台湾民众的心态。

我问一个读政治的台湾朋友,“军备是台湾在买,钱是美国在赚,两岸冲突美国也不好过。何况,这次拜登政府也并不想她来,那为何台湾不能不让她来?”

朋友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台湾在国际环境的弱势,经济又依赖中国大陆,所以过去马政府时期的策略能获得普遍认同。但由于近年两岸关系的变化,台湾无限地放大了“对美依赖”的这一部分,台湾政治人物更把“只有我能跟美国沟通”变成招牌。

对美国成为一种情绪依赖。比如网民会说,“不愿意买有瘦肉精的美国猪肉?买了台湾与美国才更有机会谈成FTA,不买什么机会都没有”——这可以说根本不叫谈判,而是单方面妥协。

但是,买了,也什么都没有呢?那也不意外,本就不期不待,自然没伤害。

台湾社会非常习惯“被大国摆布”的现实。

台湾民众也非常习惯“美国给承诺,结果什么都没有”的现实。

台湾民众不是全然相信美国的。在许多民调中都显示过,如果台海发生战争,

相信美国会“帮”的民众占多数,但“帮”的方式,多数人认为也就是提供军备,而不是“让美国人为台湾民众牺牲”。

台湾民众或许不爱看国际新闻,但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战争,人们也不是没有从西方与美国的态度看到一些国际现实。谁都不是傻白甜,只是表面装着不在意。

回到佩洛西到台湾的这个事件。

蔡政府过去几年一直呼吁“美方高层级官员到台湾”,但这件事情不管是民众还是官员,都认为不会成真,来的级别高也高不了多少,能在媒体上说说嘴就行。

对于台湾官员而言,“美方高级别政府官员来台湾”是诉求,但这个本就是选举操作,真来了,也真的会紧张(百姓不会,但官员多少会)。

没想到真来了。那么,“能不让她来吗”?她真来了,“能不给她礼遇吗”?(这不是我的立场,怕各位生气举报我,得再强调一次。)

在大陆看来,这种说法很难接受。但站在分析台湾的角度而言,大概率会是这种情况。

把两岸关系、中美关系拿来当筹码,这种赌注本来就很危险。这种“反正应该也不会怎样”的赌徒心态,跟“政治娱乐化”也有很大关系,稍后会说。

这个就来到我们第二部分要讲的,两岸近年一直持续的“无效沟通”。

二,近年两岸的“无效沟通”

之前有台湾学者在受访时指出,佩洛西来台湾并不是那么严重的事情,以前美国议员也来过、欧洲议会谁谁谁也来过——这位学者是外交领域的。

这也反映到这次两岸民意上。两岸都对佩洛西可能去台湾的事情有反应,只是大陆认为“后果严重”,台湾认为“没什么了不起”,在大陆朋友一直在问“会不会打”时台湾人普遍挺不理解。

台湾许多民众在此之前,并不知道佩洛西是谁,知道之后也并不认为这是多严重的事情,更不懂为什么大陆反应这么大,因为“谁谁谁也来过台湾”——两岸没有政治互信的情况下,许多“曾经”放到今日都可能引起不同震荡,但这点许多人不会意识到。

甚至可能连台湾高层部分官員,也没有真的认识到两岸氛围变化,对台湾的影响是长远的、广泛的。

我们先总结一下从2016年之后台湾民调、舆论、及政治人物,对两岸关系的整体态度。

第一,中国大陆崛起,地位与美国越来越接近,两岸关系在中美之争中日益敏感。多数民众知道两岸关系对台湾非常重要。

第二,多数民众认为应当避免两岸引发更大的冲突。

第三,超过半数民众赞同当前政府的两岸政策。

以分析两岸的角度而言,这三点其实就是一个很大的悖论。可以看出两岸完全在不同的认知世界。

台湾执政者对大陆的第一个大误判就是认为九二共识是“国民党跟大陆的共识”,希望能跟大陆有一个“新共识”,而这个新共识又要让蔡政府能跟民意交代——这本身就不可能。

政府看着民意这么支持,就更容易陷入“事情就应该是这样”的情绪里。所以过去几年台湾官员说“我们抛出橄榄枝”,而大陆觉得“你在逗我呢”?

对大陆而言,两岸关系交流的本质没那么复杂,不论谁执政,两岸谈好的政治共识不可变,在此情况下好好谈,说白了就是“你给我三分面子,我能回给你五分”。马政府时期的交往模式就是这样。

我自己在跟大陆朋友交流时就常有这种感觉,他们会认为:你对我们也挺好,那都是一家人嘛,有话都好说。

政治逃不开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本质上还是要摸清对方的脾气。

但大陆的这种心态与沟通方式,就算懂两岸关系的台湾菁英,也不太能体会(除非你长期愿意与大陆民众换位思考,或本身就與大陸立場很一致),因为整体环境差太多。

以大对小,和以小对大,心态本身就会不一样。就算在我小时候,认为大陆民众在吃香蕉皮的时期,大陆还是“大”的那一方。大陆能影响台湾太多,台湾影响不了大陆多少。

若两岸真的发生冲突,“战场在台湾,而非大陆”,这是两岸人民都会有的第一想法,甚至许多台湾人都不会想到“可能也会在福建”。这使得台湾在面对大陆时习惯性“自我防卫”,这个“防卫程度”会远高于大陆日常对台湾的防卫。

于是,近年大陆认为台湾政府单方面破坏两岸共识,使两岸情势升级;而台湾则认为“台湾没有激烈举动”(按照台湾标准:没有成立“台湾国”),是大陆“单方面”升级对立——这个是两岸谁也说服不了谁的。

于是,近年两岸不断产生“无效沟通”。直白地说,就是过去几年大陆认为自己一直在放信号,但台湾一直没收到。

“反正接下来就靠实力了,沟通没用”——不仅是大陆人民这样说,台湾人民也会这样说。

既然都靠实力了,那就回到第一部分——对美国的情绪依赖更强,认为现在只能“看美国了”,台湾也自己把主动性降到最少了。

因为台湾当前没有主流政党能(或敢)承担起“两岸沟通”的角色,沟通都无法,那还能做什么呢?

三,政治娱乐化

很多事情,本来不用如此。这是我在看近年两岸关系的最大感触。讽刺的是也正是两岸的这种“无效沟通”,把台海情势推高。其后果留待历史评判。

去除两岸各种现实不同外,政治娱乐化,严肃议题成为政客短暂狂欢的道具,是我对此次佩洛西推升台海情势的总结。

一位做新闻的台湾朋友跟我提过,两岸政治人物说话方式不同,他常感觉台湾民众“听不懂”大陆想说什么——未必是不想听,而是两岸政治环境差太多,听了也真的不明白这代表什么意思。

比如“勿谓言之不预也”。看到大陆这样说,会去查一下表面意思的没有几个,查了也不明白这有什么政治涵义、释放什么信息的更多。

两岸沟通方式、讲话方式差太多了,所以一但政治互信瓦解,更雪上加霜。台湾当然容易误判大陆的态度。因为听不明白对方的意思,也不知道对方要做什么。”这是该朋友的结论。

听不懂,那就别研究了。于是两岸持续各种无效沟通,于是台湾对大陆的各种表态始终云里雾里。

台湾官員,产生了“没事啦,应该不会怎样”、“反正真要出事台湾也没办法,就看中美”的消极心态。社交媒体发展也使人们习惯将“政治”变成能传播得广、看得好笑的表情包。

两岸议题,自然,就被简化为“反正大陆军演我们看了三十年”、“反正不是一直这样?”

而今,我们都知道,两岸愿意给彼此的耐心,以及对于靠沟通化解误会的信心,都快消磨殆尽了。

虽然理解,但我没有办法跟大陆朋友感受到一样的愤慨;虽然知道背景,但我无法在台湾朋友说“这是我家,我要谁来就谁来”时表达同意。

但,正因为看了太多两边的民意,更会坚持两岸关系,不是那么非黑即白可以解释的。

可以看到,两岸同时在关注浪姐和王心淩。

可以看到,两岸年轻一代关注的新闻和讨论的热点比十年前,更高度重合。

政治上日益对立,生活上日益相似。

两岸民间往后会有许多如同“一起看浪姐”的共同回忆;也会不可避免地,政治冲突风险上升。

美国人眼里的两岸关系,与台湾人眼里的两岸关系,不会一样。如果你长期生活于两岸,更会明白彼此之间如今生活用语、文化娱乐的高度相似性。外人会用政治一语概括,但身在其中会明白,这并不只有政治上的“亲”或“反”这么简单。 

沟通有没有用?

官方政治沟通是一回事,作为老百姓这块我管不着。在能做的范围内,跟大陆朋友聊聊天、交流交流,做一个可爱的北漂台湾人,这是我该做、能做的沟通。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