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怎么就在太空竞赛中输了呢?

【本文来自《造成八十年代自卑绝望的历史和现实原因。。。》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后山人
  • 1974年4月,英特尔推出处理器8080,主频2MHz,数据总线8位,集成6000只晶体管,每秒运算29万次。
    1978年,上无十四做出来4片的8位中央处理器电路,仿的是8080A。
    1979年9月,上海半导体器件研究所、上海半导体元件五厂、中科院上海冶金所、上海市计算技术研究所、江苏无线电厂、常州市半导体厂等单位联合攻关,仿制成功国内第一块单片8位微处理器8080~~5G8080,N沟硅栅MOS工艺,受到国家科委、上海市计委和江苏省电子工业厅等有关方面的赞扬。

    1980年10月,德国西门子仿制出8080芯片(Siemens SAB 8080A-C),
    比中国还晚一年。
    ······································
    再之后,就是春天了·········

为什么西方阵营能在太空竞赛里战胜苏联,你看苏联的科技研究一点都不弱,怎么就输了呢?

其实就是科技转化生产力这方面苏联有先天劣势,在国家主导科技研究这方面美苏两国半斤八两,甚至苏联还要强一些,但是在科技转化为民用,或民用科技转化为特种科技这方面,苏联与美国差的就不是一星半点儿了。

科技转化生产力为什么这么重要,因为生产过程是科技快速迭代的重要途径,这就是军民融合的重要性,通过民用领域对科技产品的试错可以不断的完善科技本身的水平,苏联就差了这一途径,这就好比是美国是军民两条腿跑步,而苏联只是单腿跳,久而久之科技领域就被美国套圈了。

改开之前的中国也是同样的问题,国家队在高科技方面起步并不晚,但是如果迟迟无法转化为民用,科技被套圈只是迟早的事,民用经济对科技转化率的提升是决定性的,科技转化率的快慢决定科技成长的质量与速度。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