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夸,但我替朱一龙可惜

久违了,在一个正常的周末看一部正常的电影。

没错,《人生大事》

本来,在这个时候上映一部华语商业片,我们无论如何都要夸一句:好样的。

只是当肉叔在影院哭了个稀里哗啦之后。

不免产生了深深的失落感。

华语片,尤其是打着现实主义旗号的华语片,到底是犯了通病。

当然,照惯例,我们先从优点聊起。

500

某种程度上,《人生大事》是一部适合全家集体观看的影片。

监制韩延大家应该都熟。

从他过去的作品,《滚蛋吧!肿瘤君》《送你一朵小红花》等就知道,韩延始终关注一个母题:

人的生和死。

这次的《人生大事》也离不开这个主题,它用了一个点切入——

殡葬

(以下剧情涉及剧透,介意的胖友建议先收藏或者弹窗,欢迎观影后再来一起讨论~)

主角莫三妹(朱一龙 饰),人称“三哥”,一个有点吊儿郎当的殡葬师,经营一家叫做“上天堂”的寿衣店。

500

他的人生和这份工作一样,没有一丝生机。

为了前女友,和一个老六(这人就叫老六)打架,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不仅把自己打进了监狱,出来之后还被绿。

浑浑噩噩的生活,被一个叫武小文(杨恩又 饰)的女孩打破了。

500

那是极其寻常的一天,小文和外婆一起睡觉。

可外婆再也没有醒来。

家人把莫三妹叫来处理老人的身后事。

他娴熟地帮老人擦拭身体,搬进棺材,然后抬走。

500

一旁的小文全看在眼里。

她不知道,大人为什么要把外婆带走。

她更不知道,外婆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了。

而她自己,也成了没有家的孤儿。

那这个我们传统里,有些忌讳的故事,该怎么讲?

用两个人的视角:三哥和武小文。

先看一个细节。

影片里,在三哥简单整理好遗体,装进棺材放上车离开时,小文跟上去,车开走了,可她还在后面不依不饶地追。

哪吒的装束。

500

500

她要找外婆。

且如哪吒一般,无法无天,叛逆质疑。

另一个细节。

寿衣店里有个沙发,是五指山形状的。

500

小文来的第一个夜晚,床位让给了她,于是三哥在沙发上睡了一晚。

早上他不小心滑下来,沙发也翻了,这一幕刚好被小文偷拍到——

就像是被五指山压住的孙悟空。

悟空与哪吒,变成了理解这部电影的一个钥匙。

他们叛逆,他们被困,同病相怜。

500

于是,在葬礼上,大人们为死去的亲人大声哭喊,唯有小文,她冷冷地看着这一切。

她还没有悲伤。

于是,她在缠着三哥找外婆的过程中闯了不少祸,三哥一气之下告诉她真相:

500

500

这个片段,是多少人第一个泪点?

周末有个朋友看完片,出来第一时间跟我分享她最深刻的片段,这完全就是她的真实经历。

500

直面死亡本身,就生者而言,就是残忍的。

所以她融入三哥的生活的过程,不仅仅是两人彼此拯救的过程。

更是一个人必须直面死亡的过程。

所以小文,也是每一个你我。

500

于是便说到了本片的优点:细节动人。

关于怎么看待死亡,《人生大事》用了一个细节来表示:

纸人

开始,小文跟着三哥,留在寿衣店。

有次晚上睡觉时,她尿床了。

为什么?

因为门口的位置,摆着两个有些阴森的纸人。

她害怕。

可影片还是用略带喜感的手法,消解这种让人避而远之的“忌讳”。

三哥告诉小文,那是假的,就跟她抱着的那只叫做豆角的老虎一样。

还急中生智给两个纸人取了个名,茄子和黄瓜。

500

后来,接触得多的小文也不怕了,还给“黄瓜”和“茄子”分别套了个老虎头套,放在床边当玩偶。

小文最初的害怕,不也是很多人对死亡的最初印象么?

逃避、不敢靠近的恐惧。

与此同时,“上天堂”寿衣店隔壁,是一家婚庆店。

有一次三哥开车回来,把祭奠逝者的菊花放下,老板娘的儿子过去捡起了一朵。

她马上大声叫住儿子:扔下,那是给死人的,快进去洗手。

仿佛死亡是什么不可触摸的洪水猛兽。

但你看。

当恐惧消失后,烧给逝者的纸人,也不过是寻常的玩具。

500

它真的没那么可怕。

剧中有句台词:人生除死无大事。

电影在讲死亡。

但只是讲死亡吗?

人生两样苦,生离死别。

不过是借死亡,告诉活着的人该怎么好好活着。

500

于是——

被困在“五指山”的三哥抓住了“解放”的救命稻草。

不能再这么浑浑噩噩了。

同时,“另一座山”也在慢慢移开。

他和父亲僵化的关系,变得缓和,逐渐理解。

500

500

于是——

我们也终于明白了,殡葬,不只是在简单处理一个没有任何生命征兆的躯壳。

而是你在送死者最后一程,让他体面地离开这个世界。

就像电影临近结尾处的那个镜头。

老莫去世后,他给三哥留下一道题。

他这辈子见过太多的葬礼,所以他不想要哭哭啼啼,也不要铺张浪费。

至于骨灰,就由三哥看着办。

那他怎么做?

一个念头闪过,他抢过大姐抱着的骨灰,一路飙车到海边。

把父亲的骨灰,随着灿烂的烟花,一同飞到天上去。

要珍惜生,但也不必畏惧死。

500

500

但问题也出现了,就像大部分国产片一样,电影越煽情,越显露出底气的不足。

它既想触碰现实,又总是远离现实。

它既想给观众思考的空间,又总是舍不得各种抓马的情节。

比如“假葬礼”的一场戏。

有人要在生前办一场葬礼,下了莫三妹的单,诉求是,皇帝的级别。

于是各种热闹喧天,“临时演员”们穿着戏服上场,干嚎。

500

这个时候,老人的儿子们突然出现了。

大闹“葬礼”。

原来,他们一直盯着老人的私房钱,想要分财产。

原来,老人知道莫三妹遇到了问题,想把钱找个由头给他。

这里面的割裂是,它本来就建立在一个不现实的动机之上(把30万送给一个陌生人),却又同时以一个荒诞的过程(类似冯小刚的《大腕》),一个抓马的结果(大闹葬礼的戏剧冲突),以求达到一个现实层面的思考(老人与子女问题)。

且不说这条路走得有多牵强,即便是走通了,也是一个概念化的代际关系解读。

500

这样的割裂在影片中比比皆是。

整部电影的故事主线:莫三妹意外收养小文,这本身就是一个戏剧性极强的设定。

但到了电影结尾,编导还嫌不够,于是加码,出现了小文的妈妈

那一段情节——

先是妈妈要带走小文,紧接着三妹爸又去世,小文又突然走丢……

500

情节处理得过于密集显得仓促,弱化了故事紧密性,从而让人物行为逻辑变得生硬。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要排斥戏剧化的桥段。

就像那段骨灰随烟花飞升的镜头,荒诞之中也带出了对二哥的愧疚,是一处比较新颖的设计。

为什么只是“比较新颖”?

或许我们可以看看别人是怎么处理的。

《俗女养成记》。

奶奶去世后,陈嘉玲也抢过家人抱着的骨灰,跑到海边。她想遵循奶奶的遗愿,将骨灰撒到大海去。

结果,一打开,她又哭又笑:

这里面是一支一支的骨头

这样要怎么撒?

500

当时看到这一幕,肉叔也跟着又哭又笑。

但也是这一刻,陈嘉玲终于明白奶奶生前叮嘱的那句话:

让阿嬷能自由自在去当李月英好吗

500

她说的是“李月英”,而不是冠了夫姓的“陈李月英”。

是开明的阿嬷,让陈嘉玲勇敢继续做“俗女”。

是不是这样的处理更自然些?

当然,我愿意相信这部影片是真诚的。

导演刘江江在路演时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他爷爷和伯伯都是做棺材的木工,从小接触这个行业的他,一直想写这样一个故事。

也是因此,我们还是会推荐你去电影院看一看。

因为直面过死亡,你才会发觉。

好好活着,才是对死亡最隆重的敬畏。

500

只是——

如许多国产所谓现实题材影片一样。

或者是因为商业压力,它对故事抓马的兴趣要远远大于现实的关照。

或者是因为审查压力,它对现实的批判总会变成轻描淡写。

就像是一次离题作文,最终不得不把现实话题转移到对亲情的暴风哭泣上面来。

可惜了。

500

500

本文由公众号「肉叔电影」(ID:dusheyingdan)原创,点击阅读肉叔更多推荐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