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尚简说

自古以来政务复杂,纷繁、叠床架屋、政出多门、一事多举、琐碎等,效率自然低,效果不够好,矫正之法就是尚简,一简治百病,所以当年以延安极简的政务尚能采纳李鼎铭先生的精兵简政建议,现在谈谈为政尚简应该也是可以的。

古代官员选拔秦汉的察举制、魏晋的举荐制都由于过分复杂,很多人钻了空子,不能够唯才是举,造成不公平,后来被科举制所代替。

科举制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最大的好处就是公平,公平来自于尚简,一切以考试为原则,你五车二酉,才高八斗,那也得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大家公平考试见真章,除了极个别情况下皇帝有权乱点状元,其他都有试卷说话。

但现在有点复杂。

改开前上大学的推举制不说,恢复高考后的前些年都以考试为原则,尚能尚简,而这些年多了保送制,也就说有些学习特优的学生或者有些特殊的人可以保送上大学。我是相信这些特优的学生和特殊的人是有能力上大学的,但既然有能力上大学,为什么不能一起考试,让大家同场竞争,而非要在正常考试外多一条上大学的门径。有人说这是一种褒奖,如果说褒奖的话还有比考试卷子上名列前茅更光荣的吗?何况制度外的褒奖存在制度风险。

这些真正特优的学生和真正特殊的人有能力上大学,那么能不能保证没有搭便车、移花接木、借鸡下蛋、滥竽充数的,须知什么事一复杂就容易出漏洞。

当年改开初期,为了和世界接轨,搞市场经济,中国搞了一阶段物价双轨制,大宗紧俏商品有市场价、内部价之分,两种价格差距悬殊,市场价自然归于市场,而内部价主要归于权力,谁有权力、谁接近权力谁就能搞到内部价,谁就能发大财。

而结果内部价的批条本身成为商品,转手倒卖,批条每转手一次,价格就高涨一次,批条满天飞,拥有批条的人人人暴富,造成极大的不公平,也冲击了正常的经济秩序。

一般工作人员(不包括领导干部)调动在过去是正常的事,虽然始终没有哪些情况可以调动,哪些情况不可以调动的硬性规定,很麻烦,但大家都麻烦,还算公平。

而现在不一样,由于有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聘制度,有逢进必考的说法,相应的想调动工作就有了拒绝的明确说法,说现在已经没有了工作调动一说。

真没有工作调动一说也好,大家都一起考试或者辞职,问题是工作调动并没有完全停止,有人还是名正言顺的跨市、县实现了工作调动,显然此路并非不通,关键是你有没有那个能力。

有能力者调动成功,调到效益比较好、发展前途好的市、县,或者回到家乡和父母妻子团聚,没能力者只能干耗,坐困愁城,工作变成鸡肋,辞职舍不得,不辞职无法解决很多个人和家庭问题。

有人说这怪不得别人,怪你没能力,我说的不是怪谁个,而是公平问题,要么此路对所有人都不通,要么相同条件下都能调动;有人能调动,有人就是调不走,这是另一种双轨制。

双轨制一定制造腐败。

还是为政尚简好,既公平又堵住腐败的漏洞。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