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访社区孩子中考降分:谁在拿孩子的命运开玩笑?
作者| 老雾
来源| 雾满拦江
(01)
无访社区,一个闻所未闻的怪词儿。
一夜之间忽然火了。
这个词的意思是:在这片行政辖区内,没有人员信访。
——只是没有人信访,但不一定没有冤情。
听起来跟你没关系。
然鹅,你住村东头,老王住村西头,然后间老王感觉憋屈,去信访了,那你家孩子就该倒霉了。
村西的老王信访,跟村东的你家孩子有什么关系?
看明白了没有?
如果你家孩子,正好中考,甚至已经考上了。然后村西老王信访了,那么没有出现信访的隔壁村,前后村,左右村的中考孩子们,就会降三分录取——这等于你家孩子,录取分数线比别人高出3分。
这3分,可不是开玩笑。
——河南洛阳,是中考大市,2021年中考生91173人,孩子们又都在拼,成绩极接近。3分之差或可是万人相隔,后面超过万人名次前移,你家孩子就从稳入名校,变成了无缘高中。
那你怎么办?
拎菜刀去找村西老王拼命?
可你再傻也清楚,村西老王有冤情,该受惩罚的,是给村西老王带来冤情的人,以及不替村西老王申冤的相关机构。
再怎么胡扯,也不该惩罚你家孩子。
所以当网友愤怒质疑时,当地回应:
网友困惑:暂停是什么意思,难道不应该追责吗?
你凭什么欺负我们家孩子?
(02)
河南这怪奇事件,是怎么回事呢?
第一个,中考其实比高考更重要。
经常出现博士硕士,应聘街道办或城管的新闻,于是有人惊呼:读书还能改变命运吗?
这么惊呼的人,真该拉过来抽他两百个大嘴巴——你不读书,连进街道办,当城管的资格都没有,你说读书能不能改变你的命运?
改开以来,我国培养的博士硕士,已超过700万人。
哪怕你是个本科学士,头上都坐着700万对屁股。
稳稳压残你。
而如果你没有本科文凭,大概率连求职都没机会。
中考,是孩子们将来从事脑力劳动的第一关。
这关过去,下关是高考。
这关没过去,孩子就只能去职高,技校,用网友的话来说——大概率此生无缘脑力劳动,只能靠力气吃饭。
靠力气吃饭,年轻时还凑乎,老了怎么办?
所以中考是小高考,只能赢而不能输。
你的孩子也努力了,拼搏了,分数领先万人之遥——可来了几个大哥,揪住你家孩子脖领,把孩子从高中拖了出去,理由是村西老王上访了。
还有比这更荒谬的事儿吗?
父母恼怒自不必说,但孩子的困惑,谁又来给解释呢?
第二个,无访社区,是个什么概念?
信访这种事儿,没有好或坏的属性。
就是自然概率,好比一个地区的人,有高有矮有肥有瘦有丑有俊。
人际冲突是个自然状态,冲突中受了委屈——乃至有了冤情,也是个自然状态。
要求一个地区无信访,就好比要求当地人口,身高肥瘦必须一模一样,本身就是违背自然规律的。
这是河南偃师区的第一个荒谬之处。
第三个问题:惩罚“有访社区”的中考孩子,是满满的恶意。
好多人都想考公务员。
为什么呢?
——因为有钱拿,旱涝保守。
公务员凭什么拿钱?
——因为他们要工作,是用劳动换取报酬。
——河南偃师地区的行政官员,拿了纳税人的血汗钱,不是国家看你长得丑给补贴你,是你需要花时间花精力花脑子解决社会问题,才给你钱的。
当地出现冤情,或没冤情有人执拗,因而开始信访——官员拿了钱,要想办法解决。
当然,多数信访问题,都是老大难——时间久,问题复杂,不好解决——但你拿钱了,就得花时间跟这些问题死磕。
而当地官员钱拿到手后,却脑洞大开,想出个“村西老王如果信访,我就搞死村东老李家孩子”的招术。
这就好比一个保洁员,拿到钱负责扫大街。但他拿钱之后不想干活,就想出来个“咦,机智的我何不出台个政策,如果大街上有灰尘,那么我就惩罚当地中考孩子,OK?”
理论上,一个保洁员出台这么个“政策”,是无效的。
因为保洁员管不到教体局,他吩咐一声,教体局不会理他。
然而诡异的是——这个保洁员的命令,当地教体局居然遵守了。
所以问题出在哪里?
第四个问题:教体局为什么会“服从”信访办的命令?
教体局和信访办,毫无瓜葛。
就好比教体局跟大街上的保洁员,没有隶属关系。
但如果,保洁员发布的诡异指令,教体局立即执行,那么大概率,这道指令走了行政路线,从教体局的上层传递下来。
所以,河南偃师的坑孩子政策,先要问责教体局负责人——如果这个问责能够实现的话——如果教体局拿出更高层级的指令或会议纪要,那么批准这个指令人要为此负责。
这件事儿,大概率会不了了之。
当地的回应也说了,这条坑害孩子的政策“仅面向偃师的两所学校”——这是因为乱来的人,权力只有这么大。这个人权力如果再大点,指不定还会捅出什么篓子来。
(03)
有人说,高考是中国目前仅存的最后公平。
也许这种观点夸张了。
但当有人染指中考,那么他的手,距离高考还会远吗?
第一个,人性如水,总是向压力最小的方向流淌。
河南偃师当地,是真不知道这条政策,多么扯蛋吗?
他们也不蠢,怎么可能不知道?
只是因为没人管他们罢了。
内心没有敬畏,外部再没有人管你,人的脑洞就会奇大,会干出各种匪夷所思的怪事。
人性就是这样子的,总是向压力最小的方向喷溅。不管是百姓还是官员,在不需要承担责任的情况下,什么事儿都敢干。明明是自己的职务工作,拿了钱却偷懒不做事,反而憋足了劲对读书的小孩儿使坏,这类人你不制止他,不告诉他你不可以这样肆意妄为,他是不会收敛的。
第二个,遇到这种肆意妄为的情况,我们该怎么办?
遇到这种事情,还真不好办。
因为处于同一困境的人数,太少了。
简单说吧,一个社区,哪怕是个大社区,恰好孩子参加中考的,是个极小比例——而且孩子们的分数比较接近,别人提3分正好挤下你,这种情况更少见。
一个社区有居民1万户,遭受这种惩罚的孩子,可能就是三两个。
分数更高的,后面的学渣提3分根本影响不到他,没有替你主持公道的冲动。
分数比你低的,还抱怨提3分太少了,巴不得提10分干死你。
所以你在当地,很难找到同情者。
你如果去说理——你又慢一步,自打当地信访局盯上你,准备搞你家孩子,就已经把你列入严打名单了。
你还没出门,搞你的职业队伍已到门外。
所以你不能有一点怒容,不能有一点点情绪。
你敢有情绪,他们有一万个办法,让你成为一辈子信访人士。
你得心平气和,面带慈祥的微笑,你得和对方消除隔阂,你跟他们之间毫无利益冲突,他们只是接到上面的吩咐,前来搞你,与你并无私仇。
事实上,对方其实很同情你——只要你不让对方为难的话。
为避免荒废人生,经年累月跟烂人死磕烂事,不如策略一点,动动脑子,巧妙的把问题解决——总之就是要争取对方的支持,拿到或拍下信访局恶搞你家小孩儿的文件,或告示——正如现在你看到的:
为什么河南偃师,“暂停”欺负小孩儿的恶心行为?
因为告示上网了。
因为网友惊诧了。
因为当地出台这种欺负无辜小孩子的成年人,意识到他们的恶心行为被人发现,躲起来不敢吭气了。
你需要的只是打铁趁热,让这种欺负小孩子的政策条文,彻底废除。
并问责负责人,OK?
第三个,有关孩子的成长,以后我们要考虑什么?
一切都会过去的。
只有孩子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而现在这个时代,父母要为孩子操的心,可能更困惑一些——以前,只要咬准让孩子努力学习,有个好成绩就OK,而现在,我们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经济面临困境,带来的是许多负面事件集中爆发。
(*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