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首次在工务工程中引入生态海岸线,红树种植计划成效显著

香港讯  今日(6月5日),香港发展局局长黄伟纶撰文介绍东涌东扩展区的红树种植计划和生态海岸线试点。东涌新市镇扩展区是大屿山首个智慧型低碳社区的试点,推行智慧、环保、应对气候变化等城市概念。扩展计划由设计、施工开始,已引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包括在东涌东扩展区设置生态海岸线。据悉,这是香港首次在工务工程中引入生态海岸线。

【全港首条生态海岸线】

香港土拓署可持续大屿办事处把握东涌新市镇扩展的契机,将于东涌东扩展区建造长约4.9公里的海堤,当中包括全港首条总长约3.8公里的生态海岸线,目的是透过模仿天然潮间带的生态环境,以提升生物多样性。

项目团队早前开展了为期四个月的红树种植计划,邀请东涌区内的小学生种植红树苗。在首堂工作坊中,参加的小学生学习到生态海岸线、红树林等保育知识,并设计自己的盆栽及把红树苗---秋茄树(别名:水笔仔)种在盆栽内,同时学会了红树种植技巧。计划完结后,参加者种植的红树苗会被移植到东涌生态海岸线。参加的小学生表示,很开心参与有关活动。除了认识到红树及工程的知识,对于能亲自种植红树及参与东涌社区的建设,他们感到很兴奋。

【推广社区共建的理念】

土拓署海洋保育事务主任(大屿山)胡景泰表示,计划的目的是推广可持续发展和社区共建的理念。项目团队希望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坊和考察等活动,让参加者认识红树林、生物多样性和有关的工程项目,而最重要是让他们一起建设和美化所住的社区,增加对东涌新市镇扩展区的归属感。

500

【三种生态海岸线】

东涌东扩展区是香港首次在工务工程中引入生态海岸线。项目团队会因应地理环境、潮汐等因素设置不同的生态海岸线,包括红树林生态海岸线、岩石生态海岸线和直立式生态海岸线,以代替昔日水泥建造的人工海堤。举例说,红树林生态海岸线会设置在较少风浪的位置,而在一些易受海浪冲击的位置,项目团队则会放置岩石生态砖。

为了优化生态海岸线的设计,项目团队设置了东涌生态海岸线试点。日前,在试点中发现了不少“新邻居”,例如弹涂鱼、锐齿招潮蟹、粒花冠小月螺等。胡景泰表示,试点已建立两年多,所种的红树生长情况理想,形成良好的海洋生境。红树有很高的生态价值,既可绿化环境,也可阻挡海浪冲撃或侵蚀海岸线。不同的海洋生物可在红树林生态海岸线栖息,而红树的落叶碎屑亦成为许多无脊椎动物和鱼类的食粮。

500

【模仿潮间带的生态砖】

岩石生态海岸线则设有高高低低的生态砖,其凹凸不平的表面在退潮时可储起海水,既可降温,亦为海洋物种提供合适生境,促进潮间带物种依附在生态砖生长及繁殖。胡景泰表示,岩石生态海岸线成功吸引到海洋生物在此栖息,而在此出现的海洋物种亦日渐丰富。

生态海岸线试点亦设置了直立式生态砖,其设有的孔洞可让体型较小的生物依附及生长,从而增加生物多样性。(文|中国基建报 林雨润)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