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诺贝利事故后 世界如何发展更安全的核反应堆?

4月26日是切尔诺贝利核反应堆爆炸36周年纪念日,这是一场人类经历的最大的全球灾难。它引起了全世界公民的恐惧,以至于人类思想将“核”的一切与人类灭绝联系起来。

 

自2000年以来一直处于闲置状态的旧反应堆随着俄罗斯对乌克兰战争的开始而成为新闻;人们担心士兵会受到放射性危害,或反应堆的基础设施受到损坏,从而导致新的灾难。

 

切尔诺贝利:最古老的一代反应堆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距离乌克兰首都基辅130公里,包括4座核反应堆,由苏联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开发。

 

据Live Science网站报道,苏联人在这座核电站使用了RBMK 1000反应堆,它由3个主要部分组成:负责进行“连锁反应”的反应堆堆芯,负责控制化学反应的连续性的“石墨棒”,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部分是一个巨大的水箱,从普里皮亚季河汲取水,用于冷却反应堆。

 

根据Physics central网站的说法,该反应堆有一个严重的缺陷,名为“正的空隙系数”,这意味着由于沸腾增加或缺乏冷却,反应堆内的核裂变率增加。

 

核反应堆如何发电?

核电站的发电依赖于裂变链式反应,而链式反应是一系列连续的反应,其结果有助于在没有外部影响的情况下发生更多反应。在核电站中实现这种反应需要使用放射性材料,例如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中使用的铀235。

 

在裂变链式反应中,中子撞击放射性物质的原子,使其分裂成两部分(即发生核裂变),产生更多的中子。额外的中子与放射性物质的更多原子发生碰撞,不断重复前面的过程,反应的持续时间取决于使用的放射性燃料的数量

继续看全文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