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较喜欢苏联的音乐和歌曲,车载音乐放的也是,有次被同事嘲笑我听的歌很怪

【本文由“wangdadai”推荐,来自《西安交大一学生在音乐鉴赏课上讲解并宣传游戏《原神》的音乐而被同学挂,大家怎么看?》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挂人”,实质是在公众场合表达不认同和反感,从帖主“为什么你们小组选题能这么独特呢”这句话的讽刺意味里就能读出来。帖主认为游戏音乐不能与“正经”的经典音乐作品相提并论,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

这是一种思维和审美规训带来的下意识反应。

我说一件本质相同的事,以前也在风闻上提起过:我比较喜欢苏联的音乐和歌曲,车载音乐放的是亚利山大红旗歌舞团演出的DVD。有次同事一起聚餐,聚餐完回宿舍,我开车载着一个男同事(30多岁)和两个年轻女同事(都是20多岁)。

没想到的是,他们一听到车里播放的苏联歌曲,就开始说“XX,你放的歌听着好怪啊,哈哈哈”,然后就不停地讪笑。当播放到《卡林卡》时,他们对《卡林卡》的演唱技法感到“怪异”,进而讪笑、嘲讽达到了顶峰,最后就是一致要求我把音乐关掉或换成电台。当我按照他们的要求行事后,换来的又是一阵“哈哈哈”,明显带有嘲讽意味的讥笑。

这几个同事,都不是坏人,平时人都很好。他们之前可能除了听说过《喀秋莎》,其他苏联歌曲连听都没听说过,也不怎么关注历史,所以也不可能是出于意识形态原因而反感、抵制红旗歌舞团的演唱曲目。

那么,为什么他们一听自己以前从未听过的苏联歌曲,就发自内心地感到“怪异”,不舒服,进而无所顾忌地发出嘲讽的声音,甚至是联合起来进行抵制(要求我停止播放或切换成电台)呢?

因为他们的思维和审美规训,他们这二三十年来接触到的音乐、歌曲,除了极少数官方乐曲(比如国歌),其他的全是现代流行音乐,现代流行音乐把他们音乐审美的思维范式给规训死了,只要是与现代流行音乐在曲调表达形式、艺术风格、思想内涵等方面不符合的,他们都认为是“异类”。

这个“挂人”的同学,思维本质也是类似的。电游不能登大雅之堂,电游音乐更是无资格在大学课堂上被赏析,没有资格与李、肖、贝,传统民乐一起成为被赏析的对象。当然,《原神》的二刺猿属性也有可能加重了这名同学内心的反感和抵制程度。

最后我也还有个有趣的疑问——假如我把《钢铁雄心4》的BGM(都是正经管弦乐队演奏),或是《文明6》的BGM(全是世界各国或各民族的名歌名曲)拿上来,此同学是否也是同样程度的心理不适呢?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