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一门技术,实用有效才是其生命力的源泉。
【本文由“还是要看点哲学”推荐,来自《科学不代表正确,中医完全没必要往科学上靠来证明自己的正确》评论区,标题为还是要看点哲学添加】
中医是门技术,不是科学。同样,西医也是门技术,也不是科学。那么人们为什么更多地认为西医科学,中医不科学呢?
西医,也叫现代医学,起源于几百年前的人体解剖学,随着科学的发展,可以越来越精细的观察了解人体的组织结构,细胞,微生物,病菌,病毒等。可以直观准确的描述病因。尤其是青霉素的发明,可以治愈绝大多数细菌感染引起的病患,疗效确切,自然会被认为科学了。
而中医,起源于中国古人的医疗实践,受到当时科技条件的制约,不可能从微观层面观察人体的内部与治病微生物,只能从人得病后的表现和服用某些药物的身体反应,再推理总结出病因病机,药理药效。通过长期的实践积累,众多医家多年的努力,归纳总结出了第一本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成为中医理论开山之作。此后,中医再无理论专著。《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是另外三部中医经典,都是诊病治病的实用书,很少理论阐述。更别说汗牛塞屋的其他中医古籍了,基本都是以实用的方药为主,很少说理的部分。理论本源于实践。再去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去伪纯真,修正完善,这是个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医历史上缺乏的正是理论的建构和完善,这和中国人的实用主义有关,只要好用,还管什么理论呢?所以至今的中医术语还是大多沿用了内经时代的术语,什么气血阴阳,五行的生克制化。这些术语对古人不难理解,而现代人缺少了中国古典的知识则如读天书。读后或许字都认识,但意思不懂。难以理解古文是现代人认为中医玄妙的原因之一。其二,中医理论的建构时引用了五行的哲学思想,用来解释对应人体的脏腑,五行是一种原始的系统论。五行的引入本就不能有效的解释人体,极其牵强附会,反而更加大了现代人对中医的不科学印象。更别提什么五运六气了。其三,中医是通过观察人体的外在功能表现等把人体分成了心肝脾肺肾五大系统,与现代的解刨学并不完全吻合。例如,中医把脑的功能归于心,把消化吸受运化的功能归于脾,这明显不符合不科学。但是,这种分类却很实用,中医用补心的方法可以治疗很多脑的疾病,中医用健脾的方法可以治疗很多消化系统的疾病,那么中医到底错在哪里了?
很显然,中医应该引入现代科学的知识修订中医的一些传统理论,不可抱残守缺,故步自封。但是,中医应该向西医靠拢,学习从微观的角度诊病治病吗?我认为当然不能。那样会失去中医最宝贵的东西。
西医会明明白白把人治死,中医会糊里糊涂把人治好,又是为什么呢?我认为,最大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西医更关注的是病,中医更关注的是人。举个例子吧,面对当今的新冠病毒,西医基本是保守治疗,没什么好办法,因为西医没有治此病毒的特效药,但中医却疗效确切。为什么?现在有了疫苗,患者感染率和死亡率大大降低,疫苗其实就是弱化了的病毒,接种人体后使人体产生了免疫能力,从而达到一定的防疫效果,没错吧?同理,如果人体感染了病毒,不经治疗,也会有很多人自然康复,产生免疫力,没错吧?那么,中医治病的机理是什么呢?难道中药对病毒有效?中医的伤寒论和温病学基本可以对付各种传染性疾病,难道是中药是有广谱抗病毒药?非也,的确有些中药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但不是主要因素。中医治病很简单,四个字:辨证施治。那么,为什么中医连是什么病毒都搞不懂却能治好病呢?很简单,中医更多治的是人,而不是病毒。中医根据病毒作用于人体的不同反应,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把人体的功能从患病状态调理到健康状态,减少病毒对人体的侵害,从而使人体平安产生免疫力,就能治好病了,不难理解吧?此外,中医治外感病不是如西医的思维要杀灭病毒,病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微生物,还有汗,吐,下等疗法把外邪祛除体外,或用清法灭杀外邪或减轻人体的免疫反应,或用和法,补法调理提高人体的正气以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治病的效果。我的上诉解释可能也不科学,只是我个人的一点努力而已,希望对大家理解中医有些点滴帮助,足矣。
我承认,中医不“科学”,但很实用很有效。如何使中医更符合”科学”,更容易被国人所理解,需要更多的中医工作者开始中医理论的修正,重建与推广工作。但是,更重要的是,中医是一门技术,实用有效才是其生命力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