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多了,受教育程度也高了,同样的收入,有更轻松体面的工作,谁还愿意去当民工
【本文来自《在工地的95后说一下自己的体会》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现在工地上的农民工的主力是50~60岁的,其次是40~50的,再其次是60岁以上的,40以下很少基本没有了,三四十的民工能转型的都转型了,比如学个技术考个证去干技术工或者驾驶员,比纯体力劳动岗位轻松多了。你说一般工作时长10~12个小时这个有的夸张了吧,一般不会超过9~10小时。安全意识差那是真的,主要原因整体文化素质低,企业管理的惯性都有关系,现在给工人安全教育他嫌烦,逼急了直接不来甚至不干了,用人单位更怕找不来人。说多了他嫌烦,个人防护用品自己都不想戴,这种情况有很多。
早几年前农民工就开始稀缺。只能说社会发展进步,后来者选择多了,受教育程度也高一些,同样的收入,有更轻松体面的工作,谁还愿意去当民工。国内基建为什么造价又低,速度又快?跟民工用工成本低(工资低、无社保、工作时长没周末节假日)、粗放管理也有很大关系。现在形势也倒逼国内建筑施工企业进行技术升级,投入更多先进装备,精细化管理。现在很多地方政府正在搞调研,在考虑辞退60岁以上高龄民工(安全风险太高),辞退也要考虑民工失业产生的生活保障问题,社会稳定问题,企业用工荒和发展问题。民工的事情也倒逼政府管理部门在建筑领域行业管理上转变思路,真正带领企业和行业向精细先进转变。受影响的行业肯定会经历一段痛苦,包括兼并、倒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