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500

文|十三姐

公众号|格十三(GSSW13)

大S刚离婚没多久,又走进了第二段婚姻,她可真是个勇敢的人。

毕竟结过婚的人都知道:爱情、激情、婚姻,是不同维度的东西。离了婚的女人还愿意把前两个维度延伸到第三个维度,那是勇士,换句话说:前两个维度又快没了,但人家不care。

婚姻这个东西快变成“勇敢者的游戏”了。

前几天我外出工作,碰到合作方的一位男性领导,他见到我就激动地说:“十三姐,两个月前我看了你的一场关于婚姻话题的直播,看完后吓得我不敢结婚了,婚姻里充满了对人性的考验,还有不可预知的各种挑战,结婚简直是人类最反人类的行为啊!”

好家伙,听完之后我也吓得不敢结婚了......哦不好意思,我已经结婚了。

婚姻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答案完全取决于你的婚姻观。作为一个已婚十多年的老戏骨,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如果你对“成功的婚姻”有一种执念,那我劝你还是算了,世上不存在所谓成功婚姻。

这就像做人一样,你能保证自己的人生是成功的人生吗?不能,你只能尽量让自己活着。为了活着,你想尽一切办法克服障碍、提升自我感受和价值。婚姻也是一样。

一旦想通了这一点,就不会觉得婚姻有什么可怕的了。婚姻就和吃饭、睡觉、打豆豆一样,都是活着的一种动态呈现,没什么好怕的。

500

我发现其实很多人对婚姻是又向往又害怕,又想搞懂到底什么才是让婚姻成功的秘诀。

要是我知道成功秘诀,我肯定就会开个课,全国开分校,下沉式打通,上课前先集体喊口号的那种,气势搞大,忽悠一个算一个。

可惜我不知道。

但是,关于“婚姻的纽带到底是什么”,我专门做过一个问卷调查。得到的结论是这样的:

500

这个排序出来后,很多人的反应强烈,大致分为了两派。

第一派:为什么爱情排这么后面!

第二派:为什么爱情能上榜!

相信爱情的和不相信爱情的两拨人,在不同战线上坚守着自己的堡垒。

已婚多年尤其是有孩子的资深投票者告诉我们:婚姻的纽带能让爱情上榜纯属给个面子,属于传播正能量。

500

排名第一的是“孩子”,毫无争议。

“孩子是爱情的结晶,是婚姻的纽带”,这话我们耳熟能详了。

以前以为“有了孩子之后两人更恩爱了”,现在发现是“有了孩子之后太不方便离婚了”。

孩子小:不能离婚!孩子需要亲爹妈!

孩子上学:不能离婚!孩子三观正在建立!

孩子工作了:算了,会影响孩子找对象!

孩子结婚了:不行,会让亲家看笑话!

孩子让婚姻中的两个人有了利益共同体,合伙机制也产生了不易瓜分的共有财产,而且是回报率可能最高的财产。

于是,就像知道了圣诞礼物都不是圣诞老人送的一样,我顺理成章地知道了一些童话故事背后的真相。也不用谁来讲解,只是因为自己成熟了——

孩子是不是爱情的结晶不知道,我们只能保证孩子是精子和卵子的结晶;孩子是不是婚姻的纽带不知道,我们只能确定他一定是离婚的阻碍。

500

排名第二的是经济基础,婚姻里的经济不仅是指“有钱没钱”,还包含“经济是否独立”。

爱情存在的时候是不需要吃大餐的,喝水就饱,路边摊麻辣烫方便面足矣。

但婚姻里就不同了,你们吃两顿路边麻辣烫,总有一方会看到谁谁谁夫妻俩在酒店吃着自助餐。你们带娃玩两年免费的公园,总有一方想学谁谁谁家的孩子报轮滑班游泳班篮球班。你们在不要门票的公园遛两次弯,总有一方会眼馋别人家的奢华民宿和海岛游。

爱情是用来自我陶醉和享受的,可婚姻是用来公开展示和争脸的。

经济实力能解决婚内95%的问题,剩下的5%也可以靠金钱缓解。就比如花点钱请个比较靠谱的保姆,那么夫妻俩一年能少吵60多场架,生活能和谐300多倍。

500

当然,爱情的票数并不低。排第三的就是爱情。

我一朋友告诉我,她和老公在结婚前装的WIFI,密码是他们俩昵称的合体。十年过去了,前几天家里修宽带,她老公说“这个密码好恶心哦”......那时她便感觉:爱情真是个笑话啊。

有人说:我选了爱情,大概是因为,想离婚时偶尔会想起当初毕竟因为爱情,才热昏走入婚姻。强迫自己想想当初那个人也是很可爱的,反过来想想尼玛换个人时间长了也好不到哪去,于是维系住了婚姻。

500

排名第四的是“道德与法律”。

一个朋友说:法律要是不拦着,我可能早就抡菜刀了。

道德也起到重要作用,如果道德底线低一些,很多人的婚姻会加速破裂。《婚姻故事》里那段经典的吵架说得很明白,男的说“我明明可以和无数个女人缠绵悱恻的,就因为和你结婚了,我失去了那些快乐。”如果他没失去那些快乐,他肯定会更早失去婚姻。

道德还包括担当和包容,婚姻里的责任心其实没有什么外人来监督的,全靠自觉。如果你道德水准在及格线之上,至少不会见死不救。

500

排名第五:人道主义。

其实人道主义无处不在。之前我常想,明明横竖看不惯对方,甚至正在生气过程中,为啥做饭的时候还是没忘了给对方盛一碗呢?

答案是:好兄弟,讲义气。

在婚姻里我们可以为各种琐事争吵,可以因为不同的三观而不喜欢对方,但当我们一触及生存和关系,又不免要从最基本的人道角度去考虑,这就是人的善良吧。

长期的婚姻早就磨平了各种形而上的意识,取而代之的是潜意识里的“互相支撑”。

人道主义精神还包含很多,有无奈,有同情,有包容,有退让,也有利益的掺杂。上一代的好多女人都爱这样说:“要不是我,谁跟你过啊?”这样说姿态高一点,良心和面子都过得去。其实对于很多男人来说也一样。

真正伟大的人道主义,都是早就已经融化在了柴米油盐里的。

500

还有其他少量票数投给了“作业与补习班”,“保姆与家电”。

前者是在辅导作业和接送补习班的强关联体系内促进夫妻关系,保持婚姻不被撕裂;后者是有后勤保障的基础之上,被家务琐事和鸡毛蒜皮缠绕的恩恩怨怨渐退,从而为婚姻减负。

有人说:当初结婚的时候没弄清楚,反正现在只剩下孩子和补习班。

感觉婚姻有面包和奥数题就够了,其他的都是锦上添花。

“要是孩子爸爸天天下班后把娃的作业和辅导都整完,那他就老爱我了。”

“要是我老公能把所有家务都包了,甚至可以请个保姆处理一切,那我觉得我也没什么好跟他吵的了。”

所以每个人对婚姻的要求其实都不是很高,即使这样,也很少有人对自己的婚姻满意,总能挑出这样那样的毛病,但总是无伤大雅,能说出来的都属于矫情。

500

其实对婚姻的理解,一百个人有一百零一种解读,大部分人觉得首先得有比较平衡的经济基础免去贫贱夫妻百事哀的问题,然后呢有个孩子,给离婚设置障碍,再然后呢,守住道德底线让日子变得简单一些,再抱着人道注意精神让双方过得精彩一些,最后,跌爬滚打的战友情让人留恋,婚姻真正变得结实了。

婚姻,看起来是两个人相处,其实更重要的是跟自己相处。

拿我来说,我觉得大家在能接受的范围内尽量让步,但其实改变双方的观念确实没意义,哪怕企图沟通最后也变成互相的批斗会。所以婚姻更像是合伙完成一些事,而另一些事最好看淡,带好娃,各自尽量注意好自己的身体,这些是关键。

婚姻也有点像开公司,不同部门各自为营,谁管谁多了都有点嫌烦,但是必须得加点企业文化,否则也不像个好公司。

比如我们家的企业文化是:家庭地位取决于智商与情商之和,这一原则让我们在各种分歧面前都快速有了解决方案的优化排序。十三姐夫虽然智商还行,但情商为负数,于是总分落后,排名第四。有了这种文化架构支撑,很多事都好办多了。

只有企业文化搞得好,每个员工才能混得好。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