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都拿核爆指南当成“儿童读物”

【本文由“观察者网用户_277332”推荐,来自《美国政府网站更新“核爆应对指南”?有关部门辟谣》评论区,标题为观察者网用户_277332添加】

看看最新版的。我小时候都拿核爆指南当成“儿童读物”。

其实那是一本为应对复杂国际局面编写的普及“三防”知识手册、里面图文并茂、翻看起来也是饶有兴致。

大概是父亲或者母亲单位发放的人防宣传资料,前后几十页的小薄册子。紧后面是防生化防细菌战的内容,有些小动物让人厌恶。不过最有意思的还是防核爆这部分,里面有各种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还有在不同距离上,如何利用车辆掩体以什么样姿势(弯腰曲腿抱头、还有卧姿什么的)来躲避核爆及冲击波。里面还有幅原子弹杀伤半径的图表,常令我冥思苦想。

60后70后,一般都是在核威慑阴影里面成长起来的。尽管小小年纪,也知道广岛原子弹爆炸(那时候还不知道还有长崎)。也知道担心害怕也没有用,原子弹爆炸谁也跑不了;再说就算真扔原子弹,也未必一定会光顾到我们黑龙江。所以也就不害怕了。

但是感觉挺紧张的。对核战争以及随之而来的不可知命运感到惶恐不安。

大概是到83年84年时候,哥哥从大学里面拿回一本书——《第三次世界大战》,结尾有美苏相互向对方投掷原子弹的描述。记得西方被摧毁的城市是英国的伯明翰,作为报复美国同样在明斯克扔下了原子弹。最终导致各加盟共和国分崩离析、苏联解体。

结果一直等到87年美苏签订中导条约,心里头才算一块石头落了地。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