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宾夺主,韩国激烈争夺“中国年”始末

世界上几乎每个民族都要“过年”,只是“过年”的时间不一样。当前大部分国家过的是“阳历年”,伊斯兰国家过的是自己的“宗教节日”。而中国等亚洲国家则是过着“农历年”。

由于中国古代有发达的天文观测手段,是世界上最早科学地使用历法的国家,同时由于古代中国文化的影响深远,中国周边“过年”都深受中国的影响。例如日本(近代后改为公历年)、韩国、朝鲜、越南、蒙古以及周边不少民族。

500

那中国原创的农历年,英语到底叫做Chinese New Year还是Lunar New Year呢?在2008年之前西方国家内部没有什么争议,统统叫做Chinese New Year。不过中国自己翻译为Spring Festival。只是西方国家一般也不接受这种翻译,还是依旧叫做Chinese New Year。

事实上中国还不如翻译为“chunjie”呢。比如日本把豆腐按照日语读音翻译成“tofu”,把围棋按日语读音翻译为“go”,让西方人先入为主地误认为这是日本的原创。如果一开始自信地用音译翻译成“chunjie”,可能就没有后来那么多麻烦事了。不敢音译恰恰是缺少文化自信的体现。

结果因为Chinese New Year这种说法,后来遭到韩国为主的亚洲一些国家的挑战,明明农历新年源于中国,其它国家偏偏不服气,喧宾夺主。对于这个译名的争议,最近十几年来,外网对农历新年的翻译慢慢发生变化,“中国”正在被弱化。

500

韩国人的白色春节用汉字

过去英国历任首相,无论是卡梅伦还是特蕾莎·梅,每年的新春贺词中用的都是Chinese New Year。但是因为中国和海外华人,越南、朝鲜、韩国等也和我们同一天过农历新年,当中人口规模最庞大的国家是中国,西方人很自然地直接把农历新年称为中国新年。最近几年,要求改名的声音越来越大,因为不少韩裔和越南裔认为,他们也过新年,所以不应该用“中国年”来指代。

韩国人的行动力大家是有目共睹的,这几年一直在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路上狂奔,还有民间对中韩文化归属问题的争夺也是沸沸扬扬,中国传统文化都被他们抢占得七七八八了。这次,韩国人又出手了。

有一个韩国民间团体“韩国之友”给Google公司发电邮,抗议搜索Lunar New Year时,会自动显示为Chinese New Year,而且会在页面顶部和右侧信息框中提供中国年的资讯。他们还说,这样做不尊重其他国家的传统文化,也不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Google答应了他们的诉求。现在搜索Lunar New Year,顶部信息只会提供搜索所在地的农历新年时间,右侧也不会再提供中国新年的信息。但若用户设定语言为英文,并用中文搜索农历新年,右侧信息栏还是会直接显示为「Chinese New Year」;若以韩文「新年」搜索,右侧信息栏则会显示为「Korea New Year」。

此外,最近有中国网友发现,今年很多外国品牌都不说Chinese New Year了,韩国网民更是直接跳过了Lunar New year,改成Happy Korean New Year(韩国年)。

500

事实上,Lunar New Year翻译并不准确,它指的是阴历的新年。阴历是按照月球的月相周期变化来安排的历法,一个月只有27天7个多小时。而我国的春节是指农历新年,是阴阳历结合,有闰年大小月。有中国网友认为,用Lunar New Year代称我国春节是非常荒谬的,有去中国化、弱化中国影响的嫌疑。

韩国为什么不正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还有一个事实韩国人没有说。许多东亚国家同属中华文化圈,文化上长期受中国文化的浸润濡染,农历新年的庆祝活动起源于中国是无可争议的,在古代中国又是文化主力军,再加上人口迁移,有些国家地区的人民都是中国人的后裔。文化习俗在地化之后,结合当地的传统才有了今天的样貌。

前不久立春,热搜上有一条#韩国贴汉字对联庆祝立春#,大家发现韩国人一般在立春的时候贴春联,称为立春书、立春帖、立春祝和立春榜。上面写的话语都比较固定、传统。常常会写上“立春大吉,建阳多庆”的字句,表达对家人安康、国家稳定的祝福。而且韩国人的立春帖要在门上贴成对称的“八”字形。此外,跟中国喜欢红色春联不同的是,韩国的立春帖一般写在白色纸条上。

为啥韩国也有这个传统?根据资料记载,箕子是商朝纣王的叔父,商朝灭亡后,箕子带着一干手下远走朝鲜半岛,成了朝鲜半岛一代君主。这段历史,在朝鲜半岛史上称为“箕子朝鲜”。作为商朝人建立的箕子朝鲜,和商朝一样也崇尚白色,这种传统传到朝鲜半岛南部,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因此,韩国人在写春联时用的是白纸黑墨,甚至连包压岁钱的纸包也是白色的。(同样需要说清楚的是,箕子朝鲜、卫满朝鲜以及汉四郡、高句丽、渤海国是中国的边疆史,并非韩国史。韩国史是南部的三韩-新罗百济-统一新罗-王氏高丽-李氏朝鲜-“大韩帝国”-日本殖民统治-战后南北分治)

还有一种解释是,从西汉开始,朝鲜半岛上的国家就是中国的藩属国,不管中国朝代如何更替,一直在向中国称臣纳贡,自然受到华夏文明影响。

争议最开始发生在美国2008年之前,美国政要向全美亚裔拜年时还使用“中国年”。2009年,奥巴马上任后发表第一份全球性贺辞中,第一次使用“亚裔农历新年”(Asian Lunar New Year),经过媒体解释才得知,“亚裔农历新年”指的就是过去所说的“中国年”。奥巴马是一个很重视族裔关系的总统,所以才有改名这一举动,但也跟美国韩裔的不断施压有关。

500

春节是百分之百的中国年

美国人过去使用“中国年”,不仅是因为华裔人口较其他亚裔人口多,这里还有一段历史故事。清朝时,有大批华人跨海到美洲修铁路,华工要过农历年的习俗就在美洲大地上传开了。早期美国亚裔也是以华人居多,朝鲜战争以后,韩国人陆续移民美国,越战之后,越南人也陆续赴美,美国的亚裔人口结构发生改变,不再是华裔一枝独秀了。

韩国人开始抗议“中国年”这个名称,从社区到学校,再到各州政府,韩裔不断奔走施压,以致各州陆续改名。广东人是最早移民美国的华人,所以很多美国政客在春节拜年时会说广东话的“恭喜发财”,或者用中文普通话说“过年好”。也有韩裔要求政客学习说韩语的新年快乐,但是没有见成效。名称虽然改了,但是美国邮政总局每年农历春节推出的生肖邮票,仍是以中国生肖为版本。

500

中国春节

2019年的农历新年前夕,澳大利亚也出现“改名”风,唐人街的新春庆典活动第一年决定改名,把“中国新年”(Chinese New Year)庆典改为“农历新年”(Lunar New Year)庆典,为了显示这个活动不只是和中国移民有关。雪梨市政府也宣布改名,说为了顾及各国人的感受,包括越南、韩国和其他亚洲人。

中国模特儿刘雯2018年2月农历新年期间在社交网站发帖文,竟然就因为一句「Happy Lunar New Year」(农历新年快乐)惹祸,不少中国网友批评她为了迎合其他国家,故意不说「Happy Chinese New Year」(中国新年快乐),最后刘雯也要妥协,把留言改为「Happy Chinese New Year」。

500

美国人过春节

文化、种族、政治议题向来都是缠绕在一起的。近年出现数件与“农历新年”、“文化起源”有关的争议事件,背后不免让人感受到有一丝丝政治意味。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