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胡不法先王之法,孔学礼制做为旧社会关系的理论核心基础,自然是需要被否定

【本文来自《谢茂松:从孔夫子到毛泽东》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反对是反的阶层固化。如何实现合理的阶层流动,唯才是举。说到底是分配问题。是作民之主的家天下,还是民做主的公天下?财富的支配与分配,是自环还是公均?

批孔的目的在于制度建设等上层建筑构建的需要,在于经济基础的改变,在于对宗法礼制旧秩序理论的根本否定,更在于保障国人个体的解放。

在春秋战国时期,四民(官吏、地主、工场主、资本家)的政经地位逐渐获得解放,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对孔子思想的进步意义予以肯定,认为其代表民众的利益。

那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过去先进的,现在成为了阻碍社会发展的桎梏,要从对四民的解放进步到对全体国民的解放,新的社会建设就需要打破旧的秩序牢笼。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孔学礼制做为旧社会关系的理论核心基础,自然是需要被否定。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