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的必然结局。

在中国历史上,有两次最伟大的文化革命,一个是上古时期绝地天通,人神分处;一个是当代新中国翻天覆地,人民解放。从古代文献的只言片语中,看绝地天通,是一场君权与神权的斗争,伴随着人神分处的政治巨变,随之而来的是史巫分化,传统文化思想发展的肇始。

文化者,文章教化也。文化自然以教化为中心任务,天然的为统治阶级服务,贯彻统治阶级思想意志。入世的传统文化的基本以儒家文化为主体,所依托的统治阶级为奴隶主和封建地主,传统儒家文化贯彻宣扬的自然是奴隶主、封建地主的利益及意志。儒,诸侯保氏以六艺教民者。所以以六艺教化是儒家传统文化的传播展现,而诗书礼乐易春秋所围绕的核心在于统治阶级的道德仁义宣扬。

行之所处谓之道,可见之行是为德。道德二字之形义也诠释了此意。一个首代表人,人行之处为之道。甲骨文的德字,行直也;金文德字直下加心。直,正视之目也。故德为可见之行。道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扛什么旗。在传统文化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万物,万物自然。这是天人合一的道。古代统治者的统治之道就是用中,建中立极,允持阙中,即中庸常道。用何尊铭文武王登基诰天的韵文“余其宅兹中,或自之乂民”最能体现儒家文化思想的根本“中庸之道”。文王受兹大命,此大命就是统治阶级所标榜的统治合法性。以余一人为中,垂拱而治,也就是儒家文化的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就是传统文化围绕宣扬的中道根本。德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走什么路。臧武仲论铭:“天子令德,诸侯计功,大夫称伐”,王者所行即为德。朕簋“文王德在上”,微子之命的“德垂后裔”,就是帝王之行,泽被后世。传统文化的道德,就是扛“大命在我”的旗,走“一人为中”的路。

历史是纵向的延续,社会是横向的铺展。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天翻地覆的人民解放,文化的发展也有了新的方向。党和政府以“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是新时代之道;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中国人民在人民领袖的带领下走马克思主义的丰功伟绩,就是新中国之德。当代中国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不同,在于其人民性的公天下与传统文化中的私天下的不同。文化对统治的意义自不言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块阵地丟不得。有数千年积累的传统文化,是古人思想的结晶,自然有其可取之处,时移世易,文化的土壤在改变,文化的服务对象已变更,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有可取之处,但其只能被批判的继承。中国文化的复兴,不会是传统文化的复兴,而是人民性的中国文化之发展兴盛。文化复辟,只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罢了。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