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阅兵式有多强?都在这15个关键词里了

全国热热闹闹看大阅兵的时候,我们带你不仅看热闹,还能看出点门道。

话不多说,以下15个关键词,请配合阅兵式直播使用。

关键词一:直20

本次阅兵最先亮相的装备是拉开帷幕的空中护旗梯队,它们是来自陆军航空兵的直升机大机群。

挂旗直升机是直20,这是一款10吨级的通用直升机,是当前和未来很长时间人民军队最重要的直升机型号。在上次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上,直20首次亮相,那次它还是被众多“老兵”呵护在编队中的新兵蛋子,这次已经是毫无疑问的主力了。

500

直20丨作者供图

经常看好莱坞战争片的朋友可能会说,这不是黑鹰吗?

确实,直20从外观上看与美军的H-60黑鹰直升机有些相似,那可以理解为类似的使用需求带来的“趋同进化”,不过比黑鹰年轻许多的直20有很多后发优势,比如材料和电子设备。如果要区分两者,可以从它们头顶的“风扇”作为分类依据,直20的主旋翼有五片桨叶,而黑鹰只有四片。

直20还不只是以“旗手”的身份出现在直升机方队里。

在整个编队后方,还有压阵的直20T。T是“突击”的意思,与普通的直20不一样的是,直20T在机身上插着一对不短的“翅膀”,下面挂着很多的导弹和火箭。直20T在作战时会为其他的直升机提供火力压制服务,清扫机降场附近的地方地面目标

除了这两个型号,直20还有众多的其他分身,只是在这次阅兵中无缘登场。

关键词二:直升机

直20只是空中护旗梯队中的一种直升机,在编队里你还能看到13吨级的运输直升机直8、6吨级的专用武装直升机直10、4吨级的侦查武装直升机直19——其中机动灵活的直19还会为大家在空中写下80的字样。

500

直10丨作者供图

在这铁翼飞旋的时候如果你旁边的朋友说“快看直升飞机”,你就可以呵呵一笑纠正ta“是直升机,不是直升飞机”。

确实,在航空业内,飞机被严格定义为“固定翼飞行器”的俗称,而直升机属于旋翼飞行器的范畴,所以不能叫直升飞机。旋翼的空气动力学比固定翼更复杂,很多航空院校的直升机设计专业是独立的。

不过,旋翼和固定翼的界限正在逐渐模糊,一些兼具两者属性的特殊飞行器正逐渐出现在天空之中。下次阅兵看到长得像直升机还跟直升机编队在一起的,可就真不一定是直升机了。

关键词三:坦克

作为地面装备方队的排头兵,陆战之王坦克当仁不让。

坦克编队中打头阵的是目前解放军陆军装备的重量级装备:ZTZ-99A主战坦克

500

99A坦克丨CCTV

知识点出现了,装备编号是它的大名:第一个Z代表“装甲兵”,T代表“坦克”,第二个Z代表“主战”,99代表定型年份1999年,A代表改进型。

99A坦克重量接近60吨,装备一门125毫米坦克炮,可谓盾坚炮利,是与美国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德国豹二主战坦克不相上下的顶级装备。

不过主战坦克虽然厉害,却不是万能的

前阵子美国陆军成立250周年阅兵,美国首都华盛顿的街上临时铺上了200多块钢板,这才让几辆坦克在阅兵式上遛了一小圈。如果不铺钢板,华盛顿的那些老街就会被坦克轧坏。城市里如此,战场上同样会遇到问题,比如在河湖密布的热带和亚热带,以及高海拔的山区高原,重型坦克都难以施展拳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上次国庆阅兵首次亮相,但仅仅时隔五年就缺席本次阅兵的——ZTQ-15轻型坦克诞生了。

简称15式轻坦的它,看起来它跟大哥99A非常像,但是放在一起就能看出来身量小了许多。15式轻坦的重量只有35吨左右,不但可以在主战坦克难以施展的复杂环境中作战,还可以装进战术运输机快速抵达距离前线最近的野战机场,主打一个急先锋。

15式轻坦的主要武器是一门105毫米的坦克炮,在我国火炮专家的努力下,这门小一号的坦克炮也可以让敌方主战坦克闻之胆寒。不过,轻巧还是要做出一定的牺牲和妥协,防护力就是轻坦的短板。

主战坦克和轻型坦克,各有侧重的不同重量级选手,互相补充才能发挥最大的作战效能。

不过在进入21世纪之后,坦克面临了全新的战场环境,对它们的生存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主战坦克陷入甲弹对抗的漩涡,敌人的弹药威力越来越大,我方的装甲就越来越厚;

为了击穿敌方越来越厚的装甲,我方坦克炮的口径也越来越大;

为了装得下越来越厚的装甲和越来越大的坦克炮,坦克就变得越来越大,大到成本和机动性都无法承受。

所以主战坦克的发展已经停滞很久了,99系列主战坦克顾名思义是上世纪末的产物,它的那些竞争对手更是上世纪80年代甚至70年代的产品。除了我国这种幅员辽阔环境复杂的国家,轻型坦克也一般不受重视。

坦克的未来在哪里?请看下一个关键词。

关键词四:双离谱

这次阅兵中陆战装备的最大亮点,无疑是人送绰号“双离谱”的新型坦克

“双离谱”是什么意思,已经变成了一个大型的文学创作,比如“作战指标离谱、实现方式离谱”“国际上横向对比离谱、国内纵向对比离谱”“强得离谱、贵得离谱”等等诸多演绎,总之,一个“离谱”已经不足以描述这种新型坦克的惊世骇俗。

如果只是一打眼,这辆坦克绝对没有大哥99A那样吸引眼球,它的个头跟15式差不多,按照传统按重量排座次的方法应该是一辆轻型坦克。

但是如果你细看,离谱之处就比比皆是了。

500

双离谱有多离谱?丨CCTV

首先,它的炮塔上没有任何可以供人出入的可见开口

美国M1、德国豹二,炮塔里有三名成员:一名是车长,一名是炮长,第三人是装填手。这三个人加上驾驶员构成四人制车组。法国勒克莱尔、俄罗斯T-90和我国的99式,采用了自动装弹机,省去了一个装填手,构成三人制车组。

而“双离谱”坦克的炮塔,显然是一个无人炮塔,炮塔里只有各种装备,没有成员。阅兵现场来看,它只需要两个成员,其中一位戴着一顶非常科幻的头盔,似乎有VR眼镜加持

VR眼镜看的是什么呢?这得更加仔细的观察坦克上的细节。

在炮塔上有很多大型的光学观察瞄准设备,它不再像传统坦克一样需要穿透炮塔的装甲把战场情况用纯光学的方式传输给成员,而是采用了电子化的方式,直接通过电缆或者光缆把信号传给车体内的成员。这有点像国产新能源车的“透明座舱”概念,把分布于车体各处的摄像头和激光雷达等信息合成到屏幕上,让驾驶员可以眼观六路。

再仔细看,炮塔四角各有一块不起眼的平板结构,那应该是四部相控阵雷达

四面相控阵雷达,以前这是高端军舰的配置,它给坦克提供了超越光学的全方位信息感知能力。无论白天还是黑夜,不管是敌人的无人机还是反坦克导弹,四面相控阵都可以做到远距离发现和跟踪,让新型坦克变身成为战场上的观察哨,变成在即时战略游戏里揭开地图黑幕的探路者。

有了强大的信息感知能力,防护就不再需要拿重甲硬扛了。新型坦克炮塔顶上有左右各四个“圆筒”,那是主动拦截弹,不管威力多大的炮弹和导弹,都可以被它在安全距离拦截。

再看看火力,新型坦克的坦克炮炮管居然不是圆柱形而是多边形的

这种设计让人想起了隐身战斗机,球形或者圆柱形是最不利于雷达隐身的外形,不管雷达波从何处射来,都会有一部分原路反射回去。所以追求雷达隐身的装备上都尽量避免球形或者圆柱形的结构。这样说来,“双离谱”也是考虑了雷达隐身的需求,自己装备雷达,但是不给对方雷达留下一点破绽

最后听听声音,与轰隆隆的99A和15不同,新型坦克可能会静悄悄地驶过阅兵现场

因为这是一辆新能源坦克,采用了增程式混合动力,柴油发动机连接发电机和电池,由电动机驱动。

和新能源车一样,它的好处就是可以提供更大的扭矩和爆发力,让需要在战场上灵活走位的坦克拥有更强的机动性。

同时,在需要隐蔽待机时关闭柴油发动机,噪音和红外信号降到极低,减少被发现的可能。

最后,不管是相控阵雷达还是其他电子设备,都是耗电大户,混动式动力结构可以满足它们的巨大电力需求。

总之,离谱,同时也是给坦克这种百年老装备的新答案

关键词五:高超迭起

在海战装备方队里,几款写着YJ两个字母的导弹格外引人注目。

YJ是鹰击的拼音缩写,是我国反舰导弹的代称,这次展示的YJ-17、YJ-18C、YJ-19和YJ-20均为首次亮相。

先来看YJ-18C。

按照命名来看,这是之前阅兵亮相过的YJ-18反舰导弹的改进系列化型号;从外观看,与基本是光滑圆柱体的YJ-18不同,YJ-18C的弹体呈多棱柱形,与“双离谱”坦克的炮管一样,肯定是处于雷达隐身的考虑。

剩下几位,都是高超的高手。所谓高超,是高超音速的简称,指的是五倍音速以上的速度。

500

某民间公司的高超音速飞行器丨作者供图

来说YJ-17。

500

YJ-17丨CCTV

上次国庆阅兵惊艳亮相的DF-17导弹,是中国高超武器的初次登场。这次的YJ-17,看起来与DF-17颇为相似,但是编号不同,意味着巨大的不一样

DF是“东风”的拼音缩写,是我国地对地导弹的代称。DF-17意味着它是攻击地面目标的,而YJ-17意味着它的目标是船。船是会移动的,所以,从DF-17到YJ-17,从固定靶变成移动靶,制导控制的难度指数级增加:飞镖形状的高超音速滑翔体弹头既要以极高的速度在大气中机动,躲避对方防空导弹的拦截,又要精确控制命中一个几十米级别的移动目标,这需要海陆空天的全域协同和信息共享。

再来看YJ-20。

YJ-20,看上去跟之前在珠海航展亮相过的YJ-21导弹类似,外观的区别是与挂在轰炸机上空中发射的YJ-21比,YJ-20多了一截助推器这说明它可以从水面舰艇或者潜艇的垂直发射装置起飞,以极高的速度打击敌方舰艇

500

YJ-20丨CCTV

500

 YJ-21丨作者供图

另外,它的外形采用了一种经典的高超音速飞行器布局——双锥体构型。弹头由两个不同锥度的圆锥构成,这种外形经过大量的计算和风洞实验,可以在高超音速条件下做到有效控制

最后来说YJ-19。

500

YJ-19丨CCTV

YJ-19之前鲜有消息,我们仅仅能通过外形对它的性能进行分析。

一个铲子形的外观,前端是极为锋利的平直前缘,上表面光滑,下表面曲线形凸起,后端有一个方形的进气道——这是典型的乘波体冲压发动机飞行器的外形

所谓乘波体,乘的可不是水波,而是激波。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就是一种激波,它是空气在受到极度压缩,超过声速极限时产生的特殊现象。乘波体,就是在激波上冲浪的装置。

而冲压发动机,则是一种独特的发动机。活塞发动机靠活塞的上下运动压缩空气,涡轮发动机靠一串风扇来压缩空气,而冲压发动机,靠激波来压缩空气。

它的结构很简单,就是一根管子,但如何设计这根管子确是难题中的难题,尤其是所谓的超燃冲压发动机,需要在超音速条件下精确控制空气,并让燃料点火,有比喻称其就像在台风中划火柴。有了超燃冲压发动机,YJ-19就不只是像YJ-17一样在大气层中打水漂,而是真正乘波航行了

对激波这样的空气高速运动现象的研究,需要极端的条件,耗资巨大的高超音速风洞和算力巨大的超算中心,就是研究它们的基础设施。我国能做到高超迭起,这些基础设施功不可没。同时,在航展上和各种新闻里出现的各种奇形怪状的高超飞行器,意味着我们已经在高超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实际实验,造就了别人望尘莫及的领先

关键词六:激光武器

当科幻中的激光武器走入现实,你可能反而认不出它们了。此次阅兵式中的一些方盒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激光武器

500

你认出了吗?丨CCTV

这些激光武器在战场上最擅长的,就是防空

此时此刻,世界上仍然有许多现实的军事冲突,一些低成本的无人机和火箭弹,成为了让交战双方非常头疼的存在,即便发现了它们、即便用传统的导弹或者高射炮成功拦截,你还是输了——从经济上输了,因为简易无人机或者火箭弹,成本只是拦截它们的防空导弹或者高射炮的几十甚至几百分之一。

战争也是经济学,长时间的消耗会让防守方不堪重负。激光武器的最大优势就在这里,它每次发射消耗的只是电能或者一些方便加注的燃料

除此之外,它没有后座力,指哪打哪,几乎无需计算弹道,都是其他动能武器无法比拟的

当然,激光武器也有短板,比如高性能激光器本身就是巨大的技术难题:拦截距离每增加一倍,激光器的能量都要提升数倍甚至数十倍。我国的激光防空系统,不仅已经装备了人民解放军,还成功出口外军并取得了实际战果。

关键词七:忠诚僚机

坐着汽车通过观礼台的有很多无人机、无人艇和无人潜航器,它们都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成果。

500

忠诚僚机丨CCTV

500

忠诚僚机丨CCTV

在无人机队伍里,有几位非常眼生的新兵:它们个头不小,长相独特,看着像小六代战斗机似的,一看就身手不凡。确实,它们的使命就是战斗,而且是情况最复杂,难度最高的空战

要知道以往的无人机(哪怕是大型无人机),能执行的任务也都是些相对简单的侦查或者打击地面毫无还手之力的低价值目标。而空战,一切瞬息万变,与能在空战中占据一席之地的无人机相比,侦查和察打一体无人机的任务简直就像是小朋友过家家。

在现阶段,这些空战无人机还不能完全取代有人的战斗机,它们扮演的更多是打辅助的僚机角色。在复杂的现代空战中,先把这些无人机派出去,进行最危险的探路和试探任务,它们不仅仅是草船借箭式的诱饵,而是可以真正执行空战任务的绝不退缩的忠诚僚机。

为了配合、指挥这些忠诚僚机,请看下一个关键词。

关键词八:歼20S

五代战机歼20,如今颇有一些牛夫人的感觉。

2016年,歼20首次在珠海航展亮相时,在云层中龙吟而过,在现场和互联网上掀起了巨大的声浪。只是十年不到的时间,歼20已经成为世界上装备数量最多的五代战机,不但成为了航展和阅兵式上的常客,也在实际的空中对抗中向对手展示了自己的可怖实力。

500

歼20丨作者供图

去年的珠海航展上,歼20S以模型的形式进行了展示——这里的S,代表了“双座型”。这次阅兵,是歼20S首次亮出真身

500

歼20S丨CCTV

多了一个座位,多了一个飞行员,歼20S承担的角色,绝不是之前的双座型战斗机担负的训练角色。歼20S多出来的后座飞行员,是一个专注于电磁时空的指挥,他的主要任务可能就是引导包括忠诚僚机在内的各种无人机进行协同作战

关键词九:歼35

歼20已经不再是解放军唯一一种五代隐身战斗机,这次阅兵中出现了歼35的身影。从沈飞集团自筹资金的“小二黑”项目鹘鹰,到最美五代机歼35,这型飞机也走过了不寻常的研发历程。

此次阅兵最考眼里的时刻也到来了:在空中梯队里,有不止一种歼35。除了歼35,还有去年在珠海航展上惊鸿一瞥过的歼35A——前者是海军型号,后者是空军型号。大家能看出区别吗?

500

歼35A丨作者供图

关键词十:我们还在飞图16

十几年前,有次中俄联合军演,一位前苏联空军老兵爷爷问我们的参演官兵“你们现在已经不使用图16了吧”。2025年的今天,如果这位老爷爷还健在,他依然可以在这次阅兵式上看到图16

图16,是前苏联传奇航空设计师图波列夫的喷气中程轰炸机作品,首飞于1952年,几乎跟共和国同龄。我国于1959年引进了这种机型,并在中苏关系破裂后凭借自己的力量完成了仿制生产,这就是我国的轰-6轰炸机

与在前苏联军队中服役时间不长的图16不同,轰六在我国扮演者极为重要的角色。

从1984年国庆大阅兵到今天,它是唯一一种每次都会出现的装备。从当年能造的最大的飞机和唯一堪用的轰炸机,到如今进行多次重大技术升级,轰六改进型号多到26个字母都快不够用了

此次与大家见面的是轰六K、轰六N和轰六J,它们都已经改到连图波列夫本人都不认识了:发动机和电子设备都是全新的,挂载的弹药也是全新的,甚至作战方式也是全新的。

500

轰六J丨大圣

500

轰六K丨作者供图

轰六,廉颇老,很能饭。请大家起立向老六爷致敬。

关键词十一:都是运9

在一众战斗机和轰炸机经过之后,是一些乍看都一样、细看龙生九子的四个发动机的螺旋桨飞机,它们都可以叫运9

500

四个发动机的螺旋桨运9丨作者供图

运9是我国在运8中型运输机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战术运输机,与运20形成轻重搭配,是我国空军力量投送的主力。

与它的运输机工作相比,人民军队更依赖运九的一大堆衍生型号,在民间它们被统称为“高新”。这些身上长着包、长着刺儿、长着蘑菇和平衡木,甚至长着钓鱼竿的运9,是现代战争中必不可少的关键装备。它们执行的任务包括电子侦察、电子干扰、目标识别、空中指挥、海上巡逻、深海反潜,甚至是让敌人的电视播放我们的节目。

运9,一个好用的平台。

500

 运9的电子侦察干扰机丨大圣

500

运9反潜机丨大圣

500

运9侦察机丨大圣

500

空警500A,也是运9丨大圣

关键词十二:大涵道比

空中梯队中最大最显眼的,非运20莫属。

500

运20丨大圣

500

直观感受一下运20有多大丨作者供图

运20,是我国航空工业制造的最大的飞机,官方绰号鲲鹏,小名胖妞,是一种大型战略运输机。和运9一样,运20也正在作为一个好用的大型平台变成各种各样的新角色,比如阅兵空中梯队中拖着三根管子的运油20空中加油机。

500

运油20丨作者供图

鲲鹏虽好,就是有点心脏病,说的是运20的发动机

2016年服役至今,大家能公开见到的运20都装着四台小涵道比涡轮风扇发动机,这款发动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

简单说下什么是涵道比。

一串风扇装在一根管子里,就是涡轮喷气发动机,把前头一级风扇做大一些,让它可以向后吹冷风,这就是涡轮风扇发动机。

用简单的热力学知识就可以推导出,能往后吹冷风的涡轮风扇发动机比单纯的涡轮喷气发动机效率更高,也就是更省油,而且风扇越大,省油效果就越佳——风扇吹冷风的外涵道和核心机吹热气的内涵道面积的比值就是涵道比,是描述一款涡扇发动机省油性能的基本指标。

作为一款老式的发动机,运20原配发动机的涵道比只有2多一点,而目前主流的商用大型喷气客机配备的涡扇发动机涵道比普遍在5以上

什么时候能为运20装上一款配得上它的大涵道比、大推力涡扇发动机?这不,阅兵空中编队里,出现了运20B的身影,它装着四台大涵道比发动机。怎么区分?就是更粗的!

500

装着大涵道比发动机的运20B丨大圣

运20,终于以“完全体”形式亮相了,这也意味着我国航空发动机设计制造水平达到了新的层次。如果你仔细观察对比其他机型的发动机,相信你会把“中国飞机心脏病”的帽子扔到太平洋里去。

关键词十三:大航母

虽然航母并不能开到长安街上,但是这次阅兵中,航母的影子无处不在

比如上面说过的,海军型的五代战斗机歼35,是为航母准备的;

又比如见过多次的歼15飞鲨,这次有歼15T的新型号亮相,所谓的“T”就是“弹射型”,那是为福建号和未来的其他平甲板电磁弹射大航母准备的;

500

歼15T丨作者供图

作为航母舰载机中最后的缺席者,这次阅兵中首次亮相的KJ-600,虽然个头不大其貌不扬,但却意义非凡。KJ,是“空警”的缩写,是我国对预警机的称号。KJ-600比起空军在运9基础上发展而来的KJ-500,要小一些,这个机体是为了在寸土寸金的航空上起降和存放而专门设计的。有了KJ-600这个空中指挥所,航母才可以发挥远洋独立作战的能力。

500

空警600丨CCTV

关键词十四:不止东风快递

地面装备压阵出场的,是战略打击集群,地对地战略导弹“东风快递”们

东风-5是我国最早具备实战能力的洲际弹道导弹,从上世纪70年代末参军入伍,一直是中国战略核打击的中坚力量,在1984年国庆阅兵中它就压轴登场,极大振奋了国人的精神。它还摇身一变,成为了长征二号系列运载火箭,是中国航天史上发射次数最多的运载火箭系列型号,至今仍旧是各种航天任务的主力军。

东风-5是一款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战略导弹,它稳定可靠,但是在机动灵活方面欠缺一些,主要依靠固定的加固发射井进行战斗值班。

这次出现的,是东风-5C,是东风-5这个老将的最新改进型号,更大的战斗部整流罩意味着它可以搭载更多的战斗部,进行全覆盖式的战略打击。

要论机动式战略作战,要看在此之前从未公开过的东风-61

500

东风-61丨CCTV

它乘着一辆八轴重型卡车,不过卡车上的圆筒并不是导弹本体,而是导弹发射筒。导弹的真身藏在发射筒里,需要的时候机动到发射阵位,竖起发射筒,立即就能投入战斗。

它应该是一款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洲际战略导弹,比起液体火箭发动机来,它出厂就是战斗状态,不需要发射前加注燃料。

在战略打击集群中,东风并不是唯一的存在,两个JL颇为引人注目

一个是JL-3,它是巨浪-3型潜射战略导弹,装在战略核潜艇里值班

相比于陆上的发射阵地,来无影去无踪的战略导弹核潜艇可以更加隐蔽地一招制敌。但是比起陆地上的东风,巨浪的难度大得多!

首先是尺寸,潜艇个头有限,巨浪必须以更小的身材实现洲际打击任务;再就是从水下发射,导弹要先从几十米深的海水中“游”到海面,再从海面点火直冲云霄,要知道水和空气是完全不同的介质,既要又要,是巨浪们必须要面对的“职业挑战”。

还有一个JL-1,它可不是早就功成身退的老前辈巨浪-1型,这是完全不同的拼音缩写,代表着一种完全不同的导弹序列——惊雷

500

战士们身后的JL-1丨CCTV

惊雷-1是我国首款空射型战略弹道导弹,所谓空射,就是空中发射。作战时,惊雷-1会被悬挂于轰炸机肚子底下,在空中投放点火。

谁来搭载它?有一款轰六为了挂载惊雷-1做了特别的改进,不妨考考你的眼力,看看能在阅兵式的空中分列式中找出它来吗?

关键词十五:歼10

歼10刚刚在实战中打出声威,但是在这次胜利日阅兵中却实实在在的有点退居二线的意思

其实歼10服役才20年,按照国际标准正值当打之年,比它早诞生20年的美国F-16至今不仅还是多国的主力,甚至还在继续生产中。

而此次阅兵,歼10只在两个编队中出现

一个是倒数第二个空中编队的歼10S双座型战斗教练机,这里体现的是它在战斗部队中充当高级教官的角色。

另一个是整个装备编队中拉彩烟收尾的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八一表演队装备了歼10SY和歼10CY两个型号,这里的Y是“表演机”的缩写,是对应作战型号针对飞行表演进行特别改进的结果。

歼10退居二线,意味着空军装备迅速迭代升级,全面从四代机跨越到五代甚至六代。这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建设的一个缩影。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