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人的最大特点,就是一个“闯”字

【本文来自《现在我们锦州最出名的产业是烧烤,其它的没了,我就是唱着《从头再来》走向失业的》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东北工业化基地主要是历史原因取得的,毕竟解放前日本人在那里的建设是实实在在的(而英国在殖民地就不会这样)。一个地区工业能力的建立与维系是有条件的,科技人才、熟练工人、配套的公路铁路、资源禀赋、国家的产业政策等等等等。

当年决策者为什么要下决心走入市场经济?要改制?其实就是钱闹的。你这个企业可能很重要,但总赔钱国家养不起,尤其当这种赔钱的企业数量多了,国家的负担就更大了。下岗潮其实与解散生产队是一样的,大锅饭吃不起了。从效率的角度分析,大锅饭其实效率挺高的,但人性的弱点也暴露无余,轻易打不破的铁饭碗必然会滋生“闲人、懒汉、偷奸耍滑之徒”,因为这种经济体的管理者内心里不把单位当成“私产”,为了“公家”的事自己得罪人,管理者感觉不值,所以这种体制从设计之初的高效率一步步堕落到了低效率。

东北的下岗潮比全国其他地区要严峻的多,不过也正是老工业基地打破了铁饭碗,一批技术人员进入了全国范围内的私企,给当时技术储备低的私企注入了人才。

东北人的最大特点就是一个“闯”字,我认识很多东北人,他们身上确实存在一些不可爱之处,但很多祖辈都是从关内“闯”来的东北人身体里仍然流淌着“敢闯”的血液,相比之下,全国有很多地方的人都爱守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坚守贫穷”。我们感叹海南岛东北人多时,不得不承认,他们是真敢闯。

国企的大锅饭不好吃,这是实践检验得出来的教训,所以国家只会在能源、铁路、军工等事关国计民生的行业仍然让大型国企吃垄断饭。

再多说一句题外话。前几天观网讨论过三年自然灾害的话题,没时间参与。其实每一个自干五当年都会面对这个话题。这里说一下我的认识。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粮食饥荒到底是怎么来的?自然灾害?苏联制裁?还是其他?这个问题我问过我父亲,他的答案是大跃进之后“准备实行生产队”,这个改制造成了粮食的巨大浪费。本来农民自己养活自己,粮食处于一个“紧平衡”的状态,吃不好也饿不死。生产队制度之前农村进行了大范围的动员,那一年秋收,本来各家各户地里的粮食不能收到自己家了,要集体收割,上交生产队,这时人性的弱点就暴露了,收秋的农民不再“颗粒归仓”,很多粮食就那么烂在了田地里,没人珍惜这些“集体的财产”,同时一种新的制度管理者也没有经验。然后是吃食堂,原来在农闲时,农民是不舍得吃“干饭”的,只能喝稀饭,食堂一开可就“天天能吃饱了”,有人意识到了危机,但这种声音一出现就会被另一种声音淹没:党中央、毛主席会让咱们挨饿吗?就这样,该收的粮食在秋收时浪费的一些,刚吃食堂时又“奢侈了一些”,粮食危机也就出现了。

当然,话也要两头说。原本农闲时,农民少吃粮食是因为没有太重的体力活,生产队之后,农闲时也进行了大量的农田水利建设。当然以后包产到户也没有说的那么美好,真正让农民吃好还是化肥的功劳与化纤技术的引进,原本很多用来种植棉花的土地可以都用来种粮了。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