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几点建议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之一,老年人口数量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最重。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6402万人,占总人口的18.7%。预计2025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突破3亿,2033年将突破4亿。我国即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满足数量日益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来应对。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最基层,在应对老年人社区养老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一、老年人的迫切需求。
随着老年人身体机能的下降、患病几率的增加,对医疗和日常保健的需求更为迫切,但目前医养结合不足导致老年人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其主要表现有:一是对医养结合重视不足,78.5%的老年人有1种及以上慢性病,主要是心脑血管疾病和运动系统疾病,但是只有68.3%的老年人建立了社区健康档案;二是缺少专业人才,目前有九成以上的社区缺乏医疗健康服务人员,包括全科医生和专业护理员;三是基层医疗机构缺乏执行力度,只能为老年人开展定期体检、举办健康讲座等常规服务,上门看病、康复护理、心理咨询、应急救助等专业性较强的服务无法提供;四是老年人健康意识相对薄弱,缺乏正确合理的健康行为和生活习惯。
二、积极链接社会资源,加强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建设。
目前,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不足,康复设施建设也存在很大缺口。
首先,社区应及时建立一支专业人员与志愿者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从社区失业人群中选拔有一定技能、有爱心的人员组建一支居家养老队伍开展居家老年人照护工作,对成员进行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实行职业资格制度和技术等级认证制度,按培训技能考核的等级从事相应等级的服务,做到持证上岗,不断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其次,积极链接社会资源,筹措资金,改善、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完善老年文化体育设施和医疗保健康复设施,开展保健康复、常见病预防等知识讲座等。
社区养老服务事业作为和谐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它的发展不仅关系到亿万老人的切身幸福和安乐,也直接影响到和谐社区的建设乃至整个和谐社会的构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理解和共同参与下,我国的老龄福利事业会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