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去工地不可怕,可怕的是学习打了水漂,师傅学历不如自己很打击人
【本文来自《“有人出生就在罗马,有人生来就是牛马。”一位土木工程up主为何让无数网友破防?》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上一代人,拿我父母来说,很多人文化水平很低,土木行业虽然辛苦、不体面,但是对于农民工来说,确实是能挣钱的,生活改善了,脏点累点但是能养得起家庭,所以他们能接受。
而对于时下年轻人来说,混土木的,当建筑工人的,大概只有那些读完义务教育就早早辍学的人,这没办法的事,他们是被教育所淘汰的一批人,只能认命。
而对于许许多多大学生来说,他们的职业畅想更多的是坐在写字楼里 轻轻松松就能赚钱。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现实很残酷,很多人不得不去接受他就是个搬砖的、打灰的。
这其实让大学生去工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辛苦学习十几年,仿佛打了水漂,他们的工友、师傅、老板很可能就是个小学毕业,这很打击人。
更何况,每天风雨里雨里去,过着牛马的生活,望不见未来的方向,不想吸烟的,要学着吸烟,不想喝酒的,要学着喝酒,每天在脏话堆里因为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拌嘴吵架,这值得吗?
进一步的我们会发现,几十年了,土木产业仍然是那个土木产业,熟练工人的价值可能远高于那些学了十几年年的学生。很多产业没有升级,而人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生活水平、教育成本却升级了,投入与收获不成正比。
中国现在是无可争议的基建狂魔,但几十年后呢?等那些没啥文化却又勤勤恳恳的人都干不动了,谁能保证后继有人?
一方面,中国应该趁此机会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捉住时下黄金时期。
另一方面,中国必须实现产业升级,这不仅是土木,更是其他各行各业的必然要求。
中等收入陷阱太可怕了,我相信,没有人愿意为一成不变的日子付出青春。
可喜的事,中国有这个能力,无论是碳排放政策还是新能源发展,都昭示着中国可以将工业锁死在国内,一步步的推进产业升级,让学生所学逐渐有所回报,而不是为了争夺某个行业的资格而卷个你死我活。
至于土木,以及更多的牛马专业,牛马行业,现在能做什么,我并不清楚,或许是对分配制度进一步调整,或许是维持现状,中国足够大,总有人愿意干。
但社会主义的工人,真的只能做牛马吗?
希望大家批评指正,我也只是个普通大四学生,未来,我也弄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