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重视成绩差的学生,把每个学生培养好,现在能有这样的教育问题吗?

【本文来自《考大学本质不是划分三六九等,而是要把年轻人分流到真正适合的轨道上去》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吃藕态博爱出
  • 让他把【天赋】这个词先解释解释吧🙄。
    区分他所谓“天赋”的,还不就是考试成绩?
    如果不用成绩来划分天赋,搞什么日常评价,那又变成了学校和教师的权力寻租。
    知识分子家庭,有钱有权家庭,他有的是办法在学校以外给孩子开小灶,而且耳濡目染的起点就比一般人高一些(但不是决定性)。
    一般老百姓不卷行吗?
    只是说,要改进学校的工作方法,不能把学生进步的压力全放在家长身上,什么事都让家长干——现在有些老师给家长布置任务一套一套的,但老师自己连判作业都懒得搞。🙄🙄🙄

大家都陷入怪圈了。教育的逻辑不知道什么时候从培养每一个人成才转变成了培养了多少清北高材生。

试想,如果不是选拔成绩好重点培养,而是越差的学生我们越重视,争取把每一个学生培养好,我们能有现在这样的教育问题吗?真是悲哀!!!

不要说我理想主义,不要说做不到。教育逻辑错了,就从根本上侵害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受教育权力,而这能不让家长们焦虑吗?我们是否愿意去做呢?

现在的学校当然普遍不愿去做,不会这样做。好的学生越来越好,差的就听天由命,撒手不管。所以择校,拼命培训竞争有限的大学名额,教育机构也有意重点支持部分大学的发展导致大学水平不一,这些就是我们面对的现实。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