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前些年单一的市政12345电话的时候,一打就通而且解决问题很快

【本文来自《衡水一居民拨打12345热线反被训斥,涉事人员被停职》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说实话,前些年单一的市政12345电话的时候,一是一打就通,二是解决问题很快。但是,近一两年把所有的客服电话都强加给12345以后,实在是难打不说,解决问题的速度犹如蜗牛。

       在这里绝没有批评12345热线的意思,人家人员少、打电话的人多,合并后的12345热线接电话后,得把各种问题分门别类在再转给相关部门,自然就拖延了很长时间。

       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热线,比如12315、12318、12300,用户(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具体问题打过去,问题单一,接电话是专业部门的专业人士,简单问题直接答复,复杂问题也会很快答复,不占线、不推诿、基本不产生矛盾。

       现在的12345简直是个箩筐,什么问题都往里装,接线员就是单一的接线员,什么问题都不能直接答复,必须转给“有关部门”研究完毕再答复,打电话的人多,你想打通,对不起,你得有个好脾气,打一天打不通的有之,打三天打不通的更是有之,比如前一段时间某地发生疫情,所有本地户籍人员,无论你在天涯海角,健康码一律黄码,在外地的乡亲们想变绿码,必须拨打当地的12345或者关注一个公众号。有人为了改绿码,足足打了三天没打通。后来12345增加了三十多人接电话,才缓解了这个问题。当然这是当地非常时期的无奈之举,平时不会这么“热”。

       这足以说明,决策人在做出决策之前,一定要深入调查研究,一定要反复听取意见,一定要科学严谨论证,更要因地制宜,不能想当然。

       实践验证,12345把所有服务热线囊括到一起就是一个重大失误。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