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 | 印专家:印度反华认知正使其陷入两难境地

点击立即阅读全文:重磅 | 印专家:印度反华认知正使其陷入两难境地

500

导言

莫迪政府近年来奉行的亲美反华政策近期已引起诸多反弹与反思。印前驻土耳其和乌兹别克斯坦大使巴拉德库马尔(M K Bhadrakumar)撰文反思印当前外交方向,对美印靠拢态度谨慎。作者认为,莫迪政府先预设认为“印度需要追随美国”,正是这种预设催化中印两国冲突,而这种冲突反过来又在印度加强了依附追随美国的观念。作者未提及的是,保持对华友好才是印度在大国间维持战略自主的关键基。印外交自主性下降的源头是莫迪政府对华“被迫害妄想症”,而非中印实力差距或者中国对印政策变化。南亚研究小组特此转载“武大边海”编译的文章,供诸位读者参考。

500

图源网络

自独立以来,印度一直在贯彻一项杰出的外交政策,但现任政府却稳步地使印度成为了美国的“准盟友”,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范式转变。这一现象还催生了一种观点,即正是中国对印度施加压力才迫使后者加入美国阵营。

目前印中关系的急剧恶化始于2017年的洞朗对峙。当时,印度军队首次进入中国领土,我们因此而洋洋得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然而,这一事件造成了严重的后果。首先,事件发生后,中国军队在锡金边境附近建立了长期存在。其次,不丹决定直接与中国联系,自己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500

2021年G20峰会领导人合照。图源:《今日印度》

2019年,随着印度人民党在选举中大获全胜,必胜的信念(Triumphalism)再次高涨。莫迪政府改变了查谟和克什米尔的政治地位,重划印度北部边界。回过头看,尽管如今克什米尔山谷像墓地一样安静,几乎没有什么骚乱和暴动,但中印边境却出现了旷日持久的军事对峙。

然而,这种受害者式的叙述最终产生了这样一种假设,即只有追随美国,印度才能和中国人“算总账”。这种观点看起来天衣无缝,实则不然。事实上,印度政府早已相信印度需要使其外交政策与美国的印太战略保持一致,并认为这一观点不需要经验事实提供支撑。关键问题在于,妄想症患者总是偏激而不可控的,关于冲突不可避免的假设本身就很可能为冲突创造条件。

如今,美国似乎不满足于只建立一个挑衅性的四方机制,不久前还把印度拉入包括以色列和阿联酋在内的第二个四方机制。西亚的四方机制没有纳入沙特阿拉伯、土耳其、埃及、伊朗等地区强国。任何一个关注也门和苏丹局势的人都应该知道,这一机制仅仅是美国在西亚的另一个扈从国集团,印度难道可以在其中拥有重要的地位吗?事实上,西亚的四方机制只是美国的另一条反华战线。

西亚的四方机制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对通过曼德海峡的中国船只构成威胁还有待观察,但它已经使印度与伊朗的关系复杂化。中国如今是以色列在东亚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和在全球范围内的第三大贸易伙伴。至于阿联酋,它是中国在海湾地区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并准备通过充当中国的地区门户来获益。阿联酋一直视中国为石油出口的重要市场,并正准备在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中扮演重要角色。阿联酋领导人希望利用中国的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本国的智能城市、武装无人机、医疗健康以及可再生能源项目,以促进整个国家的现代化。

在印度,人们普遍认为美印伙伴关系非常重要,但同时也高度怀疑美国的意图和真实想法。印裔美国政治家妮基·黑利(Nikki Haley)和担任国会印度核心小组(India Caucus)的共和党众议员迈克·沃尔兹(Mike Waltz)上周在《外交政策》上联名发表了一篇文章,取名为“与印度结盟正当其时”(It’s Time to Formalize an Alliance With India)。他们认为,印度是一个“摇摆国家”(swing state)。美国有机会在印度建立战略基地,并借此保护美国在阿富汗和更广阔地区内的利益。这篇文章发表的时间非常巧妙,正好在布林肯构思西亚四方机制两周之后,在美印“2+2”部长级对话之前。这难道是一个巧合吗?

阿富汗战争结束以后,美国绝望地发现,它的地区战略就像无头苍蝇一样不知该何去何从。在上周的东盟峰会上,东盟成员国都对澳英美联盟的成立深感不安。因为这一联盟不仅弱化了东盟的中心地位,还有可能助长地区军备竞赛。顺便一提,澳英美联盟还削弱了跨大西洋伙伴关系的可信度。

另一方面,到2025年,中国有望在人工智能、微处理器、计算机、电动汽车和其它关键技术领域超越美国。中美两国在国防和贸易领域打响了“战争”,而技术为两国之间的“战争”提供了弹药。中国正在建立一支令人印象深刻的现代化海军,以支撑其在太平洋的抱负。美国需要加强自己的舰队,它需要更小、更灵活、更智能的舰船,但美国负担不起这一成本。拜登的跨党派基础设施法案和美国家庭计划的实际成本接近5.5万亿美元。随着联邦政府年度财政赤字达到2万亿美元,美国分析人士预计,承受如此重担的美国政府很难击垮中国的产业,美国政府需要尽可能弱化其“保卫台湾”的承诺。

特朗普的关税战只会给美国消费者带来负担,法里德·扎卡里亚(Fareed Zakaria)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了一篇措辞尖锐的评论,指出“美国正退回到一种冷冰冰的、僵化的国际观,一种黑暗且零和的国际观,在这种国际观中,我们寻找罪魁祸首为我们的问题负责”。美国的经济困境并非一时之病,而是源于系统性失败,如基础设施和制造业崩溃。

拜登政府对中国几乎一无所知,印度人应该因此而保持警惕。美国在军事上与印度建立了有史以来最紧密的联系,但却在经济上完全抛弃了印度,任印度接受命运的摆布。

本文转载自“武大边海”微信公众号2021年11月5日文章

原标题为《【专家评论】巴德拉库马尔:进退两难的印度》

本文来源于《论坛报》2021年11月1日文章

作者MK Bhadrakumar,M. K 巴德拉库马尔,为印度资深外交官,曾担任驻土耳其和乌兹别克斯坦大使

编译者为侯盈

本期编辑:穆祎璠 陈珏可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