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制造,正在上演一场大翻车

文章来源:公号“吴教授来了”

即将到来的圣诞假期,美国人民可能会感到很失望:一些想送给亲朋好友作为圣诞礼物的服装、鞋帽根本买不到。

日前,一位白宫官员警告,美国民众在圣诞假期可能面临物价上涨和货架空空如也的局面。原因依然是令拜登政府抓狂的供应链问题。

供应链问题不仅出在美国的港口,还出在货物的源头,尤其是越南。

世界第一大运动品牌耐克,有一半的鞋类产品产自越南。受疫情影响,耐克在越南的鞋子产量已经减少了1.8亿双,商品库存降到30年来最低。

“越南制造”一度被视为“中国制造”(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强有力替代者,越南防疫也被视为中国防疫的最佳队友,防疫效果一度比中国还好,2020年经济增速比中国还高一大截。

但是,“越南制造”为什么突然间就在疫情面前翻车了?

(一)防疫“模范生”滑落

截至11月3日,越南累计新冠确诊病例约93万,是中国的7倍多;死亡超2.2万人,接近中国的4倍。其中,死亡人员集中在越南的制造业重镇胡志明市。

500

(越南疫情状况)

早前的越南防疫可不是这个样子。疫情爆发之初,越南跟中国一样,采取“早期清零”策略,防疫效果非常好。新冠流行一周年,越南每百万人口确诊病例近26例,妥妥的全球防疫“模范生”。

防疫做得好,经济也就相对更早地复苏。2020年越南经济增速2.91%。其中,工业增加值3.36%。越南的经济指标放在全球也是“优等生”。

如今,防疫“优等生”滑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越南面对来势汹汹的德尔塔变种病毒,防疫出现战略性失误:放弃“动态清零”策略。

今年4月份,越南政府大幅放松防疫限制,从学校、工厂到商场,人们不再佩戴口罩,各地一片繁荣景象。

同时,一些越南“公知”大肆批评政府的防疫管控,鼓吹西方国家“与病毒共存”的观点,并提倡越南也实行“群体免疫”。

“公知”带动的舆论压力,让政府防疫行动顾虑增多,反应相对迟缓,并没有即使采取严格措施防控德尔塔病毒。

例如,4月中旬,德尔塔病毒已经在印度肆虐,传播到越南只是时间问题。在这个节骨眼上,越南“国祖”雄王公祭活动照常举行,成千上万的人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就群集在一起。

等到5月,越南疫情就炸了锅:当月新增病例4179例。要知道,从2020年初疫情爆发,到2021年4月末,越南累计确诊病例还不到3000人!

到这时,越南才赶紧采取严格的防疫措施:停工停产,防疫第一。这场严格的防疫战,从6月初开始打响,越南经济数据也开始跳水式下滑。大量工厂关闭,随之陷入绝境。

三季度,越南经济同比下滑6.17%,创1986年革新开放以来最大跌幅,越南经济陷入史上最严重的衰退……9月,越南退出市场的企业数量超过新注册企业数量,全国超过4万家工厂停工,仅胡志明市就超过12000家,比去年同期多了1/4。

防疫“模范生”成了防疫“慌乱生”。一着不慎,越南制造直接进入歇菜模式。

(二)百万工人大逃亡

为了控制住疫情,越南政府真是拿出了吃奶得劲,提出了“三就地”政策。

也就是说,为了最大限度保证部分企业生产,又防控疫情,越南政府要求工人们在工厂里就地生产、就地用餐、就地住宿,避免与外界接触。

“三就地”可不是随便一家企业都能负担起的。有人测算,一家拥有2500名员工的工厂,每名员工平均每月的住宿和接送费用约合13600元人民币,而越南工人月平均工资也就1500-2000元。

但是,企业能负担得起,并不代表工人们受得了。试想一下,每天工厂大门紧闭,工人就围着生产线转,连续作业、超小范围活动。这种状态竟然要持续三个月!

结果,到了7月份,倍感压抑的工人开始了逃跑计划。越南平阳省一家工厂内一名员工被确诊为新冠后,数百名工人逃离工厂。

到了9月份,工人们实在扛不住了,政府实在扛不住了,越南决定解除封锁保生产。这一解封,不但没保住生产,工人们还炸了锅。

在越南大街上,数以百万级的工人骑着摩托车上演返乡“大逃亡”。在胡志明市解封的前一晚,工人们早早打包好行李,解封当天就骑着摩托车急匆匆往家赶。公路检查站的工作人员不放行,结果几百号工人直接来了个暴力大闯关。

500

(9月21日,疫情防控放松后河内街头)

政府直接傻眼了,为了不出大乱子,只能安排专车带路,希望工人们有秩序返乡。据越南卫生部统计,10月1日至8日,越南累计返乡的15.7万人中,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有1000余人。越南政府预计返乡人数可能超过200万人。

不光政府傻了眼,制造业企业(尤其是国际巨头)更是傻了眼。原以为疫情解封能够扩大生产,结果人都跑没影了。

10月6日,全球最大运动鞋制造商宝成集团在越南复工,但4万多名工人未复工,返工率低于30%,集团11月中旬前100%复工的目标落空。越南纺织成衣业约有300万名工人,其中约100万人处于离职或休假状态。

后来,越南政府为了鼓励工人复工,亲自给工人发短信,并提出提供返程交通支持,工厂也明确要提高工资福利待遇。结果,工人们根本不搭理这一茬。

越南三季度的经济数据已经够难看了,照现在制造业半死不活的样子,四季度的经济数据也不会好看到哪里去。

(三)全球订单大漂移

越南制造掉链子,但全球的需求依旧旺盛。各国人民不可能不穿鞋子、衣服。尤其是欧美政府采取“直升机撒钱”救济方式,好多老百姓的需求反而增加了。

500

(7月24日,首都河内道路上车辆减少)

这就更急坏了那些国际企业:有钱没法赚,这份清闲实在无福消受。尤其是像耐克、阿迪这类把主要生产线已经转移到越南的大型跨国企业,简直是要抓狂了。

耐克在越南的工厂停工,导致十周时间减少了1.8亿双鞋子供应。受此影响,耐克的股价一度从8月初的约175美元下跌到9月末的145美元。尽管最近股价有所回升,但也还没回到8月份的高点。

500

(越南工厂停摆,耐克无法按时交货)

耐克公司急,耐克粉们更急!焦头烂额的耐克公司不得已考虑订单转移。耐克的CFO迈特·弗瑞德表示,正在把其他国家的鞋类产能最大化,将中国作为主要的生产根据地。

实际上,不仅耐克,大量的企业已经开始被迫“另谋生路”。有统计称,在越南的欧盟企业,有18%已经将订单转移到其他国家,有16%正在考虑中。

另外,代表欧美韩投资者的四大商会联合致信越南总理,称现在至少五分之一的制造企业已将部分生产转移别国。

在这种情况下,今年上半年大量订单开始回流中国。根据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的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中国纺织服装同比增长11.9%,累计出口额达到1400.86亿美元。

世界就是这么奇妙。中美贸易争端开始后,越南劳动力密集型订单出现一轮井喷,谁曾想转眼间,从中国流向越南的订单又快速流了回来。

(四)“越南制造”幻象

无论是中国,还是越南,近几十年的崛起都离不开产业转移。

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中美贸易争端等,让大量中低端制造业把未来的发展希望寄托在了以越南为代表的东南亚国家身上。

越南必然会成为中低端制造的重要基地之一,但是拿越南制造和中国制造相提并论(哪怕是中低端制造),其实依然是不合适的。尤其是部分中低端制造转移到越南后,一系列“越南制造”的幻象也就开始破灭。

第一,越南工人工作效率无法与中国相提并论。虽然越南劳动力成本是中国的一半,但越南工人的生产效率远低于中国工人。在一家织袜企业,越南工人的单位生产率约为中国工人的70%-80%。而且,越是对技术要求较高的行业,越南工人的生产效率越低。

另外,越南工人的工作投入也不如中国工人。在中国,加班额外带来的报酬让工人们对加班态度相对开放,但是越南工人十分反对加班。特别是女性,家庭观念非常强,下班后要立即回家,这让很多企业表示很难搞。

第二,越南产业链纵深无法与中国相提并论。越南缺乏产业链纵深,上游原材料供给和配套严重依赖中国,增加了上游成本。

例如,越南承接了大量中国的服装产业,但上游产业如织布、染整业由于各地担忧环境污染问题而难以获准投资,仍然还要从中国进口,导致目前越南纺织业发展不平衡、缺少布料的现状,进而导致行业发展受限制、生产附加值不高。

500

(越南一家纺织业企业的生产线)

第三,越南当地管理人才境况无法与中国相提并论。越南企业用工来源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中籍外派人员,二是越南籍员工。由于越南加工制造的当地大多数员工是从农村出来的普通劳动者,整体文化水平和素质较低,缺乏社会经验、缺乏相关的培训和进修。

短时间内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难度很大。中国企业中层以上领导基本都得从国内外派,又增加了一部分成本。

第四,越南劳工部-伤残和社会事务部在关于越南外国工人管理的最新报告指出,截至2021年3月底,越南全国只有101550名外国工人入境。其中,管理人员和专家占到78%。

第五,越南的劳动力、土地成本优势正在快速消失。随着外商加速在越南投资建厂,越南劳动力成本、土地厂房租金等都在快速上升。一家企业负责人表示,在一些越南的工业重镇,工业园区租金价格基本上和国内一线城市工业园区差别不大,维持在每平方米4美元。

当越南依然在努力吸引中低端制造的时候,其优势的快速稀释,以及实现向中高端转型的资源禀赋匮乏,很可能不久的将来在越南造成一系列负反馈。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