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焱 | 非典型说唱歌手
如果让鲁迅先生走出书本,走出电视剧,出现在流行音乐中,那应当是一种怎样的旋律?
2021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逝世85周年纪念日当天,一首说唱歌曲《大先生》上线网络平台。
新锐的网络语言加上新颖的表现形式,90后新疆小伙@陈焱FanCY联袂著名歌手曹曹(艺名)和水坝上的河马(艺名)唱出了鲁迅先生文学斗士的一面,也唱出了他在生活中幽默有趣的另一面。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鲁迅长孙周令飞先生也加入了这些年轻人的歌曲“帮唱”——「大声喊出他的aka」。
▲《大先生》MV
《大先生》开头的第一句歌词就是“大声喊出他的aka”,而这句歌词也贯穿了整首歌曲。
“什么是aka?”有网友在听完歌曲后发出疑问。
陈焱在采访中解释道:“aka是一个网络流行词,就是Also Known As的缩写,这个词在HIP-HOP嘻哈文化中很流行,是别名、笔名的意思。
大家都知道「鲁迅」其实是周树人先生的笔名,也是全中国最知名的笔名之一。而「大声喊出他的aka」意思就是大声喊出鲁迅先生响亮的名字”。
刹那间的灵感,把鲁迅先生的笔名和街头文化中说唱、潮流的部分结合起来,这在陈焱看来,将会成为一次很酷的尝试。
为什么会想到要为鲁迅先生创作一首歌?
早在2018年,陈焱就在自己原创的英文歌曲《random call》的封面里埋下了伏笔。而2021年作为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也是鲁迅先生逝世85周年。考虑再三,陈焱决定创作一首说唱歌曲表达对鲁迅先生的敬意。
▲歌曲《random call》封面图
在《大先生》的歌词中,陈焱最喜欢的就是描述鲁迅先生日常的一些句子。
“我查了很多资料,包括先生写给许广平先生的书信等。我还发挥想象,假设先生穿越到现代,会有哪些日常?于是就有了‘先生是泰斗是大咖是大家,儿子说你太逗带他先打卡后晒娃,先生像司南北斗指引我们南北东西,上了年纪中年男子玩不转智能手机’等有趣的画面。”
而提到与周令飞先生的合作,在陈焱看来,这也算是一种巧合促就的“意外之喜”。
当陈焱带着歌曲初稿的demo去鲁迅博物馆请研究鲁迅的专家们帮忙看看歌词写得是否妥帖时,恰好听闻鲁迅先生的长孙周令飞先生正好在博物馆里参加纪念鲁迅活动的消息,他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拿着自己的作品初样给周令飞先生看。
因为这首歌的写法非常生活化,又偏嘻哈,陈焱拿给周先生时还有点担心。然而和周先生聊完以后,担心便转化成为了欣喜。他发现,其实现实中的周先生是一个非常时髦、思想前卫的人。
已经68岁的周先生能够很好地接受并且欣赏像陈焱一样年轻人们的风格与创作。正是在陈焱的盛情邀请下,周令飞先生体验了一把跨界的创作——现场为《大先生》录制那句别出心裁的歌词“大声喊出他的aka”。
陈焱回忆道:“当时我用手机现场给先生录歌时,先生还特地清了清嗓子,在那一刻我觉得他特别可爱。”
在周令飞看来,陈焱让他唱的这句歌词很嘻哈,就好像在和爷爷隔空对话。
在周令飞的记忆里,“其实我和大家一样,都没有见过爷爷,我的父亲对他的记忆也只停留到7岁。父亲曾告诉过我,爷爷是如何带回来牛皮纸包的点心,拆开后把纸叠得好好的收起来。
很多关于爷爷的作品和精神,我也是很久以后才能体会。而年纪大了之后再去回想这些生活的细节,我觉得这是一个更全面、更立体的鲁迅先生,文学家思想家之外,他是一个有温度、时髦、幽默、又有点浪漫的普通人。”
▲陈焱曾在演唱会上戴着鲁迅先生的面具演唱
透过这首带有跨越时代想象力的歌曲去看陈焱,他更像一个“非典型说唱歌手”。因为在他的歌里,你总能听到一种超越了互联网和云计算作用下——人与人的、人与社会的,关注意义,重现具体的声音。
也正如他自己所言:“我不希望我的音乐作品只是出现在娱乐版块。”
如果说《大先生》体现了陈焱2021年的思考,那么在2020年疫情笼罩下所创作的《呼吸》则更像是作为青年人的他“有一份热,发一份光”的最好写照。
▲《呼吸》MV
2020年4月,一首由全国34位高校学生同框献唱的抗疫歌曲《呼吸》冲上热搜,先后被各大主流媒体点赞并转载。
在这首歌里,我们听到了来自祖国大江南北的年轻人的声音,感受到了Hip-Pop式的节奏与张力,也认识了这次演唱的发起者,同样也是歌曲创作者的陈焱。
对陈焱来说,2020年自己最值得自豪的并不是歌曲登上热搜,而是自己的创作能够为社会带来些什么。选择将《呼吸》所有的收益捐给钟南山医学基金会,也是他一开始就决定好了的。
“爱孝”的人运气不会差
在成为歌手之初,陈焱就给自己定过一个目标:要给像我爷爷奶奶一样的全中国的老年人们写一首歌!
18岁上大学离开新疆的陈焱,没什么机会再回家乡,只能节假日回来看看。也正是因此,他与家人们在一起的时间也愈显珍贵,《孙子宾法》就是在这样的情感催化下产生的一首歌曲。
陈焱把它作为献给家里老人们的礼物——以音乐的方式,唤醒自己与老人们的回忆。
就像陈焱所说,“我相信一些小的细节在唤醒我的同时,也唤醒了千千万万的听众,有关他们与家里老人的故事。老人是被社会忽略、跟时代脱节的一辈人。
同时,他们其实又是奉献最多的一部分人,他们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为祖国做了很多的贡献,吃了非常多的苦,我希望用这种方式去表达我对他们的爱和尊敬。”
在石河子出生、长大的陈焱,从小就是被爷爷奶奶们带大的,也因此听到了许多关于他们那代人最初来到新疆,在新疆生长的故事。
建设兵团、建设石河子、建设新疆,这是陈焱没有经历过的事,但在脑海里,关于这一切的印象却早已被深深烙印。
“老实说,我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新疆石河子人,对兵团军垦文化这一块都十分缺乏了解,其实挺惭愧的。所以我希望能通过这种很潮流、很酷的方式,让更多的年轻人对新疆、对石河子的历史和我们兵团的精神文化产生兴趣、产生共鸣。”
虽然 MV只有短短三分多钟,但陈焱却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去打磨它。在他看来,这是属于两代人隔代的共同回忆,所以他必须要花心思去做好它,对这份感情负责。
“还记得中间有一个镜头是奶奶在吹泡泡糖,我觉得这是一件很酷的事,因为有一个反差在里面。大家或许会觉得老年人都是那种中规中矩,很沉闷的形象。但通过老人吹泡泡糖这样一个举动,从观感上你会觉得它很有趣。
其次,我奶奶并不是装着在吃泡泡糖,而是有故事的。奶奶告诉我,在我非常小的时候,她和张奶奶为了逗我开心,就买了很多的泡泡糖,两个人整天在家研究怎么吹泡泡糖,天天吹,却怎么都吹不起来,但为了逗我笑,最终学会了吹泡泡,泡泡一吹响,我就会笑,她们也特别开心。即使现在再听到这个故事,我心里还是会不由自主地感动。”
陈焱想把奶奶给他讲的这一段情景重新还原到荧幕上,让大家看到之后会想起来:哦!是不是小时候家里的老人也会买泡泡糖来吹,就是为了逗自己开心。
除了和奶奶的回忆,MV里还有一个很酷的画面是陈焱跟爷爷的互动——爷爷拿着擀面杖去敲他脑袋上顶的锅,就像在敲鼓。
为什么当时想到了这个?因为在陈焱的心里,爷爷就是万能的,他什么都能做!
“我爷爷原来是机械厂里的工人,所以我小时候打的老牛,带到学校的扫雪铲、推雪板、风筝,甚至是快板儿,在记忆里,只要是我想要的东西,爷爷都能为我做出来。
有时候看到家里的老物件,我总能别出心裁,发挥它意想不到的作用。比如说擀面杖,你可能觉得它除了擀面还能干嘛?但在我眼里,它能当一个鼓棒敲这敲那。”
这是成龙的电影带给陈焱的一些灵感。成龙在武打的时候,随手抄起了什么都能成为武器。陈焱在家里也是如此,随手拿个东西,他都能把它变得跟音乐相关。
“所以从爷爷万能的角度上来讲,鼓就像是锅,擀面杖就是鼓棒,当爷爷拿着擀面杖去敲我头上的锅就像是在拿着鼓棒敲鼓。而就是这样一个小创意的拍摄,爷爷也玩得很开心。
对于我家老人来说,让他们很开心的事情就是收获了不一样的体验,他们也成为了朋友们谈论的一个话题。甚至可以很自豪地去跟他们的老伙伴们吹牛聊天,‘你们看见没!我跟我孙子拍了MV,还上了中央电视台!’”
对陈焱来说,这次创作有很多值得回忆的地方,而其中很特别的一点就是,他实现了家里老人们几十年来的一个心愿——穿一次婚纱礼服。
而除去“穿婚纱礼服”本身这一设计外,更让陈焱触动的是爷爷奶奶们穿着婚纱亲吻彼此的那一幕。
在MV里,陈焱特地为老人们设计了亲吻的镜头,但直到拍完他才知道,爷爷奶奶他们活了七十多年都没有这样做过——他们没有亲吻过彼此,直到这次拍摄。
“MV里的所有情节,都是真真实实发生在我和家人身上的故事。我弟弟也参与了这次拍摄,之所以设置了老中青三代人,是因为我觉得不光是给老人的一个回忆,给自己的一个留念,也是想让00后的弟弟他们这代人参与进来,去传递一种孝敬老人、关爱爷爷奶奶的传统美德。
作为人生中一个不可多得的经历,对我弟弟来说,以这种方式让他在未来能够看到自己13岁时唱歌的样子,也不失为一种意义。”
儿时的世界很小,三点一线,总是在自己家和奶奶们家之间穿梭。但回忆不会因为成长而丧失意义,孝顺也不会随着节气的完结而褪去热度。
聚火成焱,是焱热,也是梦想
陈焱与音乐的缘分开始于迈克尔·杰克逊的一盘录影带。那时他6岁,还是上学前班的年纪。
“我记得特别清楚,当时我出水痘了,没办法上学,机缘巧合下,我爸给我拿了一盒迈克尔·杰克逊的录影带回来,当时我根本不知道他是谁,只觉得特别酷,有了“一见钟情”的感觉,因此就着迷了。
就像《阿甘正传》里的小阿甘在年轻“猫王”的吉他下随节奏舞动那样。在那段时间里,每当父母出门上班,陈焱就会把录像带放到机器里,开始跟着迈克尔·杰克逊一起舞蹈、哼唱着那时还听不懂的旋律。
也正是这段经历为陈焱的音乐风格奠定了基础。
而陈焱正式想成为歌手是在澳大利亚留学期间,“我在澳洲认识了一些做音乐的朋友,他们当时会邀请我参加一些华语音乐节,让我帮他们写一些饶舌的歌。
自己当时也就是抱着玩玩的心态,觉得可以试一试。但慢慢地,我开始发现自己在这方面的天赋。我自己能写歌,那为什么不尝试写我自己想唱的东西呢?”
话虽如此,但陈焱的歌手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
在母亲看来,名校毕业,找一份安稳的工作才是正经之选,为什么要去当歌手?相较于传统的母亲,父亲的想法则更为民主、包容。
“年轻人想做什么就去做,只要老爸有能力去支持你,你就去干!这辈子别留有遗憾。”
体会过一次与篮球梦想错失,遗憾万般的陈焱,不愿重回噩梦。在母亲的全力反对和父亲的大力支持下,陈焱开始了追求音乐的旅程。
“其实我那一年压力非常大,16年毕业以后,我用了一年时间才下定决心。老实说,自己当时也在北京找了一份非常好的,央企的工作,合同都已经签了,第二天就准备上班了。
工作的确很好,但我一想到自己每天要西装革履地去做一件不是那么想做的事情,想到自己的第一首歌已经写了一半,音乐事业做了一半,都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哪怕我失败,我也认了。但现在做了一半,你让我去上班?当时真的是连着三天没睡着觉。”
最终,陈焱选择把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告诉母亲。母子连心,母亲也不忍看着自己的儿子在痛苦中煎熬,最终也还是松口了,“你还是先去把音乐的事情做好吧,以后哪怕你不能成,咱们再老老实实地去工作。”
也正是有了这些话,2017年过完年后,陈焱正式下定决心,一心做音乐,抛开一切,就是要做音乐。
无论是抗疫歌曲《呼吸》、写给老人们的《孙子宾法》,还是这首穿越时空、对话鲁迅的《大先生》,在陈焱的音乐里,总能感受到骨血里流淌着的传统文化与当代潮流嘻哈风格的激烈碰撞,正像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不只有一种声音。
下一步,陈焱将回归新疆,回到石河子,用自己的旋律演绎与这片土地重逢的故事……
也正如他所言:“我希望把舶来的文化与我们的本土文化相结合,去做一些很酷、很潮流的尝试,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发展说唱文化,再用说唱的形式把中国的文化推往海外,将它发扬光大。而这,就是我想做的事。”
主 编:阿布德吾力
副 主 编:刘美仪、艾孜则
版 块:疆来人物
版 主:许露琪
作 者:许露琪
校 对:乃赛拜
排 版:阿力米热
图片来源:陈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