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丽!瑞丽!瑞丽!瑞丽!
文 | 挪威
图 | pixabay
第 625 篇文章
6月份,湖北省干驿镇发布了一份通告,列了很长一段名单,上面有个人的姓名、住址,甚至包括部分身份证号码。
目的是督促名单上的人回国。
而且如若不按通知归国,后果将非常严重:
注销户籍。
*来自湖北省干驿镇的官方名单节选。
这帮人目前都涉嫌疑似偷渡中缅边境到缅甸那边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具体而言就是电信诈骗,杀猪盘之类的。
在中国,你听到的大多数以亲戚名义或恋爱杀猪盘之类的手法进行诈骗的活动,源头都在中缅边境那一带。
在一些不明真相的人眼里,缅北似乎是淘金之处,但其实是犯罪天堂,毒品、枪支、各种非法勾当的窝藏点。
可一直有人铤而走险,偷渡到那边。
这一次整治的力度很大,名单被这么直白地公告出来,是很少见的,另外就是后果,明确地告知这些人,再不回国投案,户籍会被注销。
对这帮人而言,可能也不算大事儿,本来人就没有生活在那边。
但更严重的后果,是户籍注销的连带效应,会直接影响到尚在村里生活的老婆孩子。
根据村委会公布的惩戒措施,除了户籍注销,还有针对直系亲属的「十个一律」。
我看了一下内容,人不回来,家里真的会完犊子。
一律不为其直系亲属提供新宅基地;
一律不为其直系亲属就业出具无违法犯罪证明;
一律报请人社部门暂停其直系亲属养老、医保待遇;
一律取消其直系亲属集体收益分配资格;
一律不再为其直系亲属新增人口分田;
此通告据说在滞留缅北的中国人圈里广泛流传,结果所有人都坐不住了。
这谁扛得住,再不回去,皮都会被家里人扒了,再加上缅甸疫情肆虐,医疗完全不靠谱,很多人蠢蠢欲动,干脆回去得了,投案就投案。
效果立竿见影。
事实上,不只湖北发了通告,江西、湖南、河南、福建、广西等地也都在这么干。
*江西警方发出的通告
于是短时间内,大批中国人集体从缅甸回国。
投案自首。
中缅边境,回国自首的最佳路径,就是从瑞丽口岸入境,大量人流都往这边涌。
这个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向来是以翡翠玉石和旅游闻名的小县城,霍然被推上了疫情的最前沿。
以前防疫,最主要的威胁是偷渡,而现在,是这些回国自首的人员。
如果处置不好,分分钟就是一场蔓延全程的疫情。
所以云南特地在瑞丽畹町边境设置了一个自首点,畹町边境派出所特意成立了先锋队,派出精干警员进驻自首点工作。
从1月份到现在,共完成了超过六千名自首人员的核查、检查和转运。
但各地发布「注销户籍」的通告之后,任务量越来越大了。
最多的时候,一天接收了243人。
有的队员,3个月直接瘦了5公斤。
*警方给自首人员做核查
瑞丽官方也不断抽调人手支援边境的同志们,据说原本在机关坐办公室的职员也都下沉到基层去防疫了,办公室都没人了。
但这也只是杯水车薪。
原因很简单,人越来越多了。
瑞丽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表示,大量境外自首人员基本上都选择从瑞丽入境。
(目前)尚有上万人在等待入境。
*21世纪经济报道
这么多人排队等着投案自首,也算是一种奇观。
但随之而来的,就是瑞丽巨大的防疫压力。
瑞丽不是北上广深,不是省会,不是任何一座强悍的一二线城市;瑞丽只是中国西南边陲的一座小城市,人口不过才二十多万而已。
这就是一个小县城。
这里人力、财政、医疗以及各方面的资源都只是小县城能级,而它要面对的,却是整个国家在缅甸滞留人员归国的处置压力,为国挡病毒,难度不可谓不大。
10月28日,前瑞丽副市长写了一篇文章,《请救救这个英雄的城市吧》,直接亮明身份,呼吁大家帮助瑞丽。
政府的公共财政,缺少雄厚的经济基础,绵长的边境线防护,一轮又一轮的疫情支出,已经让这个城市不堪重负。
确实是难。
五波疫情,四度封城,近7个月的停摆。
别说瑞丽,换任何一个城市来,也经不起这么大的折腾。
目前,这座小城市已经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这是瑞丽疫情防控指挥部在回应中说的,尤其是医疗资源,满足不了需求。
当然,别忘了,还有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
前几天国务院新冠疫情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的媒体直播间里,突然涌入大量云南瑞丽的网友,留言说希望大家能够关注瑞丽,关注瑞丽的防疫压力。
目前他们的生活状态是:
工厂停工、商铺停业、贸易停摆,孩子停课。
现在,你走在瑞丽城区,会发现很多铺面都关着,不做生意了,非常冷清。
*瑞丽街头铺面很多都关着
在大家都正常上班逛街的时候,时间在这里仿佛按下了暂停键。
瑞丽目前在学校上课的应该只有高年级的学生,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其它都可以等,但高考没办法等,至于其它年级,只能上网课了。
有些孩子已经在家上网课近8个月了。
买菜做饭也很难。
因为目前瑞丽处于严管状态,白天是不让出去买菜的,只有等天黑了、执勤人员休息的时候,才能出门买菜,跟打游击战的。
谁都不容易。
*澎湃新闻
我想象了一下这个画面,一到天黑,街边呼啦啦跑出来菜贩子,人群呼啦啦从小区里冲出来,快速逛完买完,各自回家。
魔幻得不像现实世界中发生的事儿。
大家现在已经习惯了核酸检测,从最开始的时候疫情来了才检测,到现在基本两天就要做一次。
有市民接受媒体采访,说自己已经做了100多次核酸检测,这玩意现在已经成了出门戴口罩一样的基本操作了。
为什么频率要这么高呢?
因为出入任何场所,包括商店、小区、市场,都需要做核酸。
可以说是核能级别的防疫操作了。
这是生活正常运转的人很难理解的,甚至未必能接受,但是瑞丽这座城市里的人的日常。
主政瑞丽的官员日子也很不好过。
我查了一下,从疫情爆发到现在,瑞丽已经换过三茬书记了,第二任书记到任时,还在全国优秀县委书记上榜上有名,但到任之后就经历了一波疫情,此后又被调离。
9月15日,第三次「封城」的瑞丽终于把病例清零了,大家以为能喘口气了。
没想到,10月1日,瑞丽又发现了一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城市再度陷入疫情。
昨天,在新闻发布会上,瑞丽疫情防控指挥部通报了归国自首人员的感染情况:
7月份以来,境外回流人员中检测出了716例阳性患者;
检出率持续在20%以上。
也就是说,平均每五个回国的,就有一个感染者,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漏洞,都完全可能引发一场疫情。
想想前段时间广州疫情,南京疫情,都是境外人员感染境内人员,最后引发社区传播,这也是广州要建国际健康驿站的原因,隔离酒店都未必安全。
而为了不让疫情外延,瑞丽采取的措施是:
非必要不离瑞。
对离开瑞丽的人进行审查。
这意味着什么?这相当于把整座城市变成了缓冲区,何等的担当和付出,说实话,我们都应该感谢这座城市的付出,绝对是核能级别的付出。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从去年1月到今年7月,瑞丽方面投入的防疫资金高达101008万元。
这已经完全超出了这座城市的承受范围,背后有国家在支撑。
当然,也有这座城市的人民在承受着。
他们要承受生活停摆,要承受不能自由流动,要承受收入下跌,要承受频繁的核酸检测,孩子要承受不能去学校上学。
很多抵边村寨的人们由于靠近边境,为了安全,不得不搬离,转移到政府安置的地方去生活,而他们原本的家园,将会变成缓冲区。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在今年3月份的时候,曾经针对全国边境口岸做过一份境外疫情输入风险的研究,并写成了论文《中国边境口岸地区传染病境外输入风险评估——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
根据此文的模型分析:
全国所有的陆路口岸中,境外疫情输入风险最高的城市就是:
瑞丽。
*来源:城市进化论
而在昨天瑞丽召开的疫情发布会上,官方向所有人道出了一个可能大家都不太注意的事实:
(瑞丽)没有发生疫情外延;
(瑞丽)没有发生死亡病例;
最高输入风险,和零外延。
你仔细想象,有哪一次全国性的疫情,是首先从这座边陲城市突破的?
答案是,没有,一次都没有。
都被瑞丽摁住了。
所以朋友们,记住这座城市,记住这座城市的承诺和付出,记住他们所承受的一切。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
我们欠瑞丽一趟旅行。
未来,春暖花开的时候,记得去那里走一走看一看,把旅行补上,把这座城市介绍给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