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能拿这么高票房,说实话,控评控狠是最主要原因?

【本文来自《《长津湖》票房升至中国影史第二,成2021全球票房冠军》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银烛秋光
  •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我又来看某些人的哀嚎了。
    某些人为了踩《长津湖》,连逻辑都不要了。
    《长津湖》上映差不多一个月,票房已经达到中国电影史第二位,位列今年全球票房冠军,上映差不多一个月,工作日依然有1700+的日票房,面对这么高的票房,某些人还是不肯面对现实,发出种种奇谈怪论:
    1、“我看了就代表我认为它好?”——你看了的确不代表你就认可它,但它已经上映近一个人,依然有大量观众去看,这说明了它在大众的口碑还是挺好的,不然早就像《唐探3》票房那样断崖式崩溃了。
    2、“资本消费爱国热情,赚爱国的钱”——不让资本拍爱国的赚钱,难道你们想资本拍恨国片?又或者拍既不爱国也不恨国的《小时代》一类的电影?
    3、“票房高是因为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包场”、“这部电影三观不正,夹带私货高级黑”——所以按照他们的逻辑,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包场看一部三观不正,夹带私货的高级黑电影?

这部电影能拿这么高票房,说实话,控评控的太狠是最主要原因,其他电影,能控个四五天都很牛逼了,但这电影前一周完全看不到差评,一片叫好,过了十天才慢慢其他声音,过了半个月才有很多人说有问题。B站豆瓣微信,一号看的,写了几百字,发出去都是被秒删,尤其是B站,只要说不好,就是秒删,差不多十来天发其他视频才有可能不被删。

这就是一部及不及格都成问题电影,靠着炒作爱国情怀贩卖爱国情怀,还在大肆歪曲历史的来灌输虚无飘渺的超级英雄主义来取得这样的成绩。说实话,所谓的兄弟情谊和港式社团式的打斗风,承担不起这样的票房,但是资本靠着一波操作,这爱国钱赚的太爽了,就按13亿成本来算,他们爽不爽。

反正以后再有这种电影,我是会打着大大的疑问,不会在第一时间去看了,去年是金钢川,今年是这个湖,两部片子足够让人学会点什么,我想大部分被忽悠得观众会在以后有所选择。这电影是在透支这类主旋律电影的票房而已,资本屁事没有,大赚特赚,受伤的却是真正要做事的人和消费者,在看了功勋第一篇之后,这样的感触越来越深。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