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尼塞”火箭项目被喊停,俄罗斯登月再添变数

作者:兰顺正

首发自:中国航天报

500

近日据俄新社报道,俄罗斯“进步”火箭航天中心总经理德米特里·巴拉诺夫向媒体表示,该中心已停止“叶尼塞”超重型运载火箭的技术设计。虽然俄方也称不排除在对相关方案进行调整后重启设计工作,但是“叶尼塞”项目的被喊停明显预示了俄罗斯探月工程将遭遇巨大障碍。

近年来,月球、火星等深层空间的探测工程在航天界可谓炙手可热,而俄罗斯在眼见美国、中国等航天大国各自取得成果的同时,也希望通过实施类似的项目来彰显自己的大国雄风。由于超重型火箭是人类走向深空以及登陆外星球的必备条件,因此俄罗斯同样将此类装备作为航天领域的研发重点。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在2016年开始启动超重型火箭的相关论证工作,2018年1月俄总统普京签署总统令,批准开始研制超重型火箭。2018 年 3 月,俄航天集团向能源公司订购超重型火箭草案设计,完成正式合同签署和技术任务书的下达。2019年1月,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总裁罗戈津正式将新型超重型火箭命名为“叶尼塞”;2月,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向俄联邦政府提交研发超重型火箭的联邦计划草案;10月,进步国家设计中心举行评审会,通过“叶尼塞”初步概念设计方案,火箭的研制工作进入方案细化阶段。

按照一开始的规划,作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研发的首款超重型运载火箭,“叶尼塞”的一级将由6个配备RD-171发动机的助推器以及搭载RD-180发动机的芯级组成,二级则有可能采用安加拉-A5V 的氢氧二级,或者联盟号-5 的缩小版——联盟号 6 的一级。早前预计,“叶尼塞”火箭近地低轨运载能力为88 ~103 吨,月球轨道为 20 ~27 吨,将在2028 年完成首次发射,未来会搭配鹰飞船完成包括探月探火在内的一系列深空探测任务。另外,后继型“顿河”火箭计划在2030年之后首飞,该型火箭将在“叶尼塞”的基础上,再增加一级氢氧发动机,使其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到130吨,月球轨道运载能力达到32吨,可用于发射俄罗斯的月球基地模块。

此次“叶尼塞”项目的停顿无疑让俄罗斯探月工程遭遇了“当头一棒”,而这背后的主要原因就是囊中羞涩。俄国家航天集团公司执行董事亚历山大·布洛申科表示,实施“叶尼塞”超重型火箭的登月计划大约需要 1.7万亿卢布,其中9000亿卢布用于制造有效载荷和载人飞行器,对于俄政府来说,该项目过于庞大。很显然,1.7万亿的造价太高了,俄罗斯航天局已经承担不起这样的耗费,于是只能紧急叫停,而“叶尼塞”的受挫也折射出目前整个俄罗斯航天产业所面临的困境。

众所周知,苏联在航天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曾为其带来巨大的声望、荣耀与实力。苏联在航天领域创造了大量的历史纪录,是第一个成功发射卫星、成功进行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发射空间站的国家。这些成就奠定了苏联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石,同时苏联也将太空优势作为确保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

然而 20 世纪 90 年代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衰退,其航天产业也遭受了重创。当时国家对火箭、卫星订货急剧下降,科研人员大量流失,航天工业整体水平下降。同时俄在轨卫星老化且数量大幅减少, 2001 年俄罗斯的 90 颗在轨卫星中,有 68 颗接近寿命设计年限,43 颗军事卫星多已老旧,24 颗导航卫星中只有 14 颗能发挥功能。进入新世纪后,为了重新树立俄罗斯的大国地位与威望、确保国家安全,俄罗斯政府多次强调发展航天的重要性,并将航天技术及其运用作为国家优先发展领域。而且为确保在航天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俄罗斯在其《俄联邦空间活动法》中,把航天活动规定为“国家最高等级的优先发展项目”,致力于依靠航天技术增强其经济、科技和国防实力。但是即使如此,俄罗斯航天还是在艰苦中跋涉。

因为国家投入严重不足,俄航天部门的质量控制日益滑坡,导致发射信誉下降。从2010 年以来,俄罗斯火箭发射出现了十多次大小事故,有些造成星箭俱毁,有些造成部分损失。2016-2017 年还发现了发动机制造过程中存在大量质量缺陷。其中质子号火箭的失败次数最多,从 2010 到 2015 年质子号火箭每年发生一次星箭俱毁的事故,2012 年和 2014 年还各发生了一次部分失败。2016 年和 2017 年虽然没有发生失败,但分别只发射了 3 次和 4次。同时SpaceX 等私人航天企业的崛起、美国重新恢复载人航天发射能力、“宇宙神 5 号”等运载火箭失势导致的俄火箭发动机出口路径断绝等一系列问题,使得俄依靠国际商业航天市场获得的收入大大降低。另外,自201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西方对俄罗斯实施制裁,俄罗斯从西方获取长寿命卫星零部件的途径被彻底断绝;再加上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和油价下跌的打击,使得俄罗斯经济进一步恶化。各种因素叠加,俄航天预算遭到进一步削减就不难理解了。

除了经济问题外,“叶尼塞”也面临着技术障碍。此前预计,该火箭应于2021年10月完成设计工作,但该项目的设计规划一再改变。在设计之初,“叶尼塞”的助推级与一级都考虑采用俄罗斯较为成熟的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技术。在2019年9月初,有报道称俄罗斯开始生产RD-171液氧/煤油发动机,该发动机重10.3吨,推力超过800吨,当发动机运转时,燃烧室可产生2700万千瓦的热功率,另外发动机涡轮泵功率将达到18万千瓦。不过据称由于液氧/煤油发动机不利于火箭回收与重复使用,所以一直为外界所诟病。去年12月俄国家航天集团总裁德米特里·罗戈津称,该项目将被修改,以应用更多的新技术,按照新规划它将使用更先进的甲烷发动机。今年1月,俄罗斯科学院空间委员会也建议推迟超重型火箭的研发工作。当时俄航天领域专家谢尔盖·克里切夫斯基表示,超重型火箭计划并没有被取消,但该项目可能将根据新型发动机的需求,对气动外形等诸多设计做出调整。

综上,随着“叶尼塞”项目的停滞不前,未来俄罗斯的登月计划必将被拖住后腿,变得前景不明。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