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万块钱的车能叫「车」吗?

500

  说实话,作为一个从小生活在车轮上的上海小囡(nan),儿时关于出行最深刻的记忆就是爸爸妈妈开着当年国内大卖的「老桑」——上海大众桑塔纳,带着坐在后座的我跑遍上海市区的各个角落。

  那时懵懂无知的我也从此开始迷恋上这种头尾长长、中间方方,爸爸转几下钥匙就能让这个大家伙「苏醒」起来,推一下中间的「杆子」就能带我和妈妈去任何想去的地方,无论风雨都能把我安全接回家的大机器。

  当时,我觉得会开车的爸爸妈妈可伟大了。我常常时不时地把手轻轻搭在换挡杆上,让爸爸每次换挡都带着我的手。这是我人生中体会到的第一份「驾驶乐趣」

  当我在车里大喊着「等我以后长大了,也要像爸爸妈妈一样会开车!」时,大家都笑了。其实我当时真的很不能理解,因为在这辆汽车上,我去过好多同学们没去过的地方,见到了路边许许多多稀奇古怪的人和景。汽车就像我心灵中的一把钥匙,带着年幼的我开始慢慢解锁这个世界。

  随着我慢慢地长大,对于车的认知也越来越多。但由于一些家族背景和父母工作的缘故,直至目前接触到的车型大多都是德系家用车。对于「汽车」我也有了一种先入为主的概念,认为车就理应是有着车头车身车尾三个空间、开车和停车都需要瞻前顾后估算好大小。

  所以,当我第一次见到宝骏 KiWi EV 时,人就傻了。

  这好像颠覆了我对车的理解。

  01重「色」轻友

  9 月 24 日下午,炎热的杭州。都已经快到 10 月份了,秋老虎的存在让杭州的天气还如同夏天一般,室外气温仍然高达 30 度。

  当我带着一身行头到达酒店楼底看到整整一排的 KiWi EV 时,已经是汗流浃背。倒不是因为早晨的热浪有多么的难以忍受,主要我也是第一次接触这种纯电 A0 级微型车,对于这类车我是完全没有概念的,而他们又有着在汽车市场上创造了销量奇迹的兄弟车型五菱宏光 MINIEV,心里自然是紧张中带有着一些些的期待。

  我想看看,在 MINIEV 的「传说」下的 KiWi EV 会给我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第一眼看到这个外观,真觉着有点不一般。

500

500

  不同于我们见到的其他 A0 级微型车常用圆润可爱的设计风格,KiWi EV 的整体设计风格还是比较方方正正且有棱有角的。外形风格上会让我联想到初中玩过一款名叫「山脊赛车」游戏里的一款隐藏小跑车 Angelus Kid。

500

  方形的前大灯组设计和整车设计语言如出一辙,不会显得非常唐突。LED 环形日间行车灯也增添了不少品质感。

500

  车辆充电口位于车头 logo 下方,慢充交流口是全系配备,车辆充电口位于车头 logo 下方。但在低配车型上只配备了一个交流慢充口,想要直流快充口的话需要花钱选装。这点就挺奇怪的,虽然 MINIEV 也没有快充口,但 KiWi EV 作为一款比 MINIEV 贵出一倍的车款,想要快充竟然还得花钱选装?要知道同价位电动车可都几乎标配了直流快充口。

500

  来到车身侧面,KiWi EV 也和大多数微型车一样采用了四轮四角的设计。四个轮子几乎完全占据了车身边缘,虽然车身长度仅 2,893 mm,但轴距却有 2,020 mm。

  极短的前后悬让整体的车辆没有车头车尾之分,加上车身四周采用了将近 90 度的切角,让整个车身从视觉上看就是一个「一厢车」造型。

500

500

  四轮垂直占地面积几乎等于座舱面积,再加上上黑下绿的拼接颜色营造出悬浮式座舱的效果。这太有赛博朋克飞船感了。我尤其喜欢车尾部分这个两段式设计,直接在视觉上把座舱和车体部分分离开了。

500

  让我稍微拉近一点距离,可以发现为了营造「一厢车」的设计感和车身的一致性,A 柱部分做了一个向前延展的设计,分离式 A 柱可以减少驾驶视野盲区。门把手也采用了同级少有的隐藏式设计。

500

500

  KiWi EV 前后的轮胎尺寸都是 155/70 R13 的国产玲珑轮胎,是一款专为微型电动车打造的轮胎。对于节省能耗上这套胎会有所帮助,胎噪方面也控制得不错,但是过于窄的轮胎宽度在抓地力方面会有点力不从心,且 13 寸的小轮毂在日常道路的舒适性也不够好,稍微过大一点的坑或者减速带就能明显感觉到轮胎有点「吃不住」了。

500

500

  车尾方面,KiWi EV 的 LED 示宽尾灯采用了对称设计,刹车灯则放在了车尾下方。车尾设计仍然是和整体车身呼应的方正直线设计,精致感满满。

500

500

  可以说,KiWi EV 在外形设计上下足了心思,这也是它和同级别微型车市场竞争对手最大的不同。不仅对于 MINIEV,在目前国内的 A0 级微型车市场里能见到的车型几乎都走的最朴实无华的可爱风,KiWi EV 设计辨识度算得上数一数二的,既有属于自己的风格,又不会显得很怪异。这样好看的设计难怪路边骑三轮车的老爷爷在等红绿灯时都会忍不住看上两眼。

  KiWi EV 一共有六种颜色。配色加上名字就透露出了「年轻」两字。配色的增多和改变也是 KiWi EV 与其上代产品 E300 Plus 的区别之一。

500

  02配置就…

  先看一组数据对比吧。

500

  从车身尺寸上来看,KiWi EV 相对于同级对手而言就非常的不占优了,车身三围和轴距都不太理想。但好在前排的空间还是可以得到保障的,并不会感觉特别憋屈。前排头部空间达到了一拳以上,完全打通的前排地台也增加了通透感。

500

500

500

  座椅的质感则是中规中矩,座椅采用了皮革加缝线的设计,但座椅填充物有点硬,舒适度以及包裹性不高,打孔皮质能在长时间驾驶时稍微缓解背部的闷热。主驾驶 6 向手动调节并不稀奇,但问题在于调节座椅靠背角度需要拉座椅下方的把手,当拉把手时座椅会自动往前靠,需要用很大的力气往后才能正常调节靠背角度。不过考虑到这是为了方便后排乘客进出的设计,倒也情有可原。

500

500

  那说到后排就…两门车的造型也使得想要进入后排座椅必须把前排座椅放倒才能进入。但由于过小的车身,进入后排并不是特别方便以及前排正常坐姿(178 cm)下,后排乘坐空间几乎快到达了极限。即使牺牲一点前排空间换来的后排空间也只是将将凑合,但考虑到不到 3 米的车长,对于后排空间就不要做过多的期待了。

500

500

  但 KiWi EV 作为一款城市代步小车,一般来讲没有那么高频的使用后排的需求。大部分场景都是室内 2 人通勤用,后排一般拿来放点行李或者包包等。在城市里短途使用,KiWi EV 的空间还是够用的。

  后备箱可以通过车尾 logo 处的物理扳手打开。在空间方面,在没有放倒后排座椅时,是没有一点储存空间的,需要放倒后排才有空间可以使用,这一点和 MINIEV 比较类似。后备箱的开口大小还不错,后备箱能装得下的行李都能顺利放入。

500

500

500

  车内储物方面,由于没有中央扶手箱以及手套箱,前排的储物空间就只有门板上的空间了。前排座椅侧方还有一个可以挂手机的网兜,后排两侧的储物空间又大又深,还有专门放水的空间,这点给个好评。同时,前后排都带有 USB 充电口,整体的实用性还是能够满足的。

500

  内饰设计上谈不上特别惊艳,但也有不少小细节把控得不错。用料上虽然仍然以硬塑料为主,但黑金拼色的设计以及门板上皮质缝线也在细节中增加了不少品质感。整体的装配工艺非常到位,内饰覆盖件的接缝较小,在经过颠簸路段时也不会出现异响。

500

500

  车机屏幕和特斯拉一样全车只有一块,10.25 英寸的屏幕里显示包括车辆信息以及导航内容等等,但也保留了控制空调的实体按键。这点还是相当不错的,因为控制空调是使用车辆时会高频用到的功能,能够直观地调节空调在使用上还是会提升不少便利性的。

500

500

  整体内饰给我带来的感觉就是比较简约、精致,并没有过多花里胡哨的东西,但该有的氛围感和品质感还是给足的。这点就会比同五菱 GSEV 平台的 MINIEV 要好上不少。

  关于 KiWi EV 辅助驾驶的配备,因为我们这款车还没有开通辅助驾驶系统,所以并没有一个详细的测试。具体的数据也并没有公布,但根据其上一代产品 E300 Plus 的数据,全车共 12 个超声波雷达、1 个毫米波雷达和 4 个环式摄像头。我相信 KiWi EV 并不会落后于它。尤其是 4 个环视摄像头组成同级少见的 360 全景倒车影像,让本就小巧的车在倒车时更加得如鱼得水。

500

500

  不过在使用上,某些设计还是存在很多 bug。

  首先讲讲方向盘。虽然这个方向盘的设计颜值挺高,功能性相对于同级别车而言也是挺丰富的。但由于是触控反馈的设计,我在日常使用时手经常会误触方向盘控制按键,有的时候一不小心误触导致退出了导航,会在驾驶时造成不小的困扰。

500

  其次,不可调节的方向盘也会添加一些麻烦。尤其是对于身材比较高大的男性驾驶员来讲,可能调整好合适的腿部空间,再去操控方向盘会感觉有点够不到;当手能舒服地操控方向盘时又会显得腿部空间非常的局促。

  而方向盘的下方的金色饰条会经常在倒车打方向时挡住显示在仪表上的 360 倒车影像。正常驾驶座位根本看不到倒车影像情况,加上不可调节的方向盘,想要看清后方情况必须要人凑得非常靠前,在使用上也并不方便。这里建议可以缩小金色饰条的尺寸,能让驾驶者更容易看清后方影像。

500

500

  最后就是这个巨大无比的前台,会遮挡一大部分车前视野,在驾驶时前方的盲区还是比较大的。其实前玻璃已经到了车头了,但遮挡视野后会让我产生车头还在前面的错觉。

500

  03动态体验如何?

  一般大家讲到这种 A0 级代步小车,可能也并不是特别在意,基本上停留在够用就行的状态。根据前文的对比图,我们也能发现 KiWi EV 的整体数据表现确实也不够亮眼。但在续航和悬挂方面,我认为还是有一定惊喜的。

  作为电动车,尤其是微型电动车,一般电池容量大约都在 30—45 kWh 这个区间,当然也就不太可能拥有超长的续航里程了。对于 NEDC 续航里程只有 305 km 的 KiWi EV 想要去缓解电动车车主常有的里程焦虑,就必须要有更准确的表现续航里程

  经我简短时间的测试,在杭州 30 度的室外天气下,空调 5 档风,温度调到最低。经过 15.7 公里,城市道路以及城市快速路的真实行驶里程下,表显掉电只有 18 km,实际里程和表显掉电的比例为 1 : 1.14。

500

  KiWi EV 搭载的磷酸铁锂电池能拥有比较准确的表显掉电还是比较考验厂家 BMS 以及 SOC 算法的。但这终究只是短距离不详尽的测试,若以后有机会,我们会再进行更全面的测试。

  在动力和驾驶感受上。KiWi EV 动力形式用了同级别少见的后驱形式, 搭载了看上去并不大的 40 kW 电机。在加速层面上,起步加速感受非常轻快,60 km/h 以下的加速体感还是不错的,上了 60 km/h 以后就感觉有些许动力减弱。整车的操控性能由于车小和窄胎的缘故,让我感到非常轻盈小巧,开上去没什么压力

500

  但比较让我感到惊喜的是悬挂设定,其采用了前麦弗逊式独立前悬挂、后双横臂式独立后悬挂形式。由于后独立悬挂的缘故,底盘的滤震表现非常不错,没有松散的感觉,整体感觉紧致中带着舒适,日常驾驶还是挺不错的。但还是受限于 13 寸的小轮毂,遇到大坑或者修路的路段时,悬挂只能大喊「我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500

  04写在最后

  那当我们回到开头的话题,到底是什么会让我觉得颠覆呢?

  其实很好解释。我在没有试驾 KiWi EV 之前,我从来没有觉得这种 A0 级微型车能够被叫作为「车」。我一直认为这些车不过是为了满足牌照政策下无奈选择的代步工具,是无奈但必须去购买的车型。之前在上海车展上,我简单的静态体验过一次 MINIEV,那如同货车版的方向盘角度和极度狭窄的车内空间让我失望得直摇头,当时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买这种车?凭什么这种车销量上能够超越产品力比它高几个次元的产品?真的会有人去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去将就这类车型嘛?

500

  好吧,等我开始赚钱后,我确实发现了金钱的可贵。在上海地区,一部 3 万起步的车型、能够合法搭载 4 个人、能开进市区的上海绿牌,这确实挺香的。但这些却并不能引起我消费的冲动,我之前一直觉得我和前 BBC 的主持人「大猩猩」克拉克森有着同样的想法。

  开一辆不会让你每天都感到兴奋的车,不如去乘公交。

  但在开过 KiWi EV 之后,我想我心里好像又有些答案了。这辆车确实不快,但却很灵活、方便;这辆车并没有多么豪华,但至少外观内饰都给你十足的精致感;这辆车没办法承载我的灵魂,但至少是个四轮两门车、能让我舒适的代步。

  即使它价格实在有点高,最便宜的版本都要将近 7 万元;即使它的竞争对手都来势汹汹,都在抢占这块市场。但至少 KiWi EV 让我感受到了 A0 微型车并不完全和我之前臆想的一样。它颠覆我的,是让我开始由衷地认可这些车型。至少,一位父亲(或者母亲)在看到自己的孩子看着窗外的风景手舞足蹈时,ta 应该会觉得「有辆小车能开开可真好呀」。

  说实话,想到这些我感觉我悟了。对于车,我仍然有着发自内心的喜爱,只是我的身份从原本坐着车游历四方的孩子变成了如今我自己掌握着方向盘,我的要求开始变得越来越苛刻。在这一刻回想过去,我好像丢弃了原本对于车最纯正的喜爱

  好吧,我和「大猩猩」不一样,我想永远做那个坐在车里、看着窗外的风景变化就会莫名兴奋的小孩。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