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袭试飞团,这是我一辈子可以吹牛B的经历

【本文由“南海边的螺丝钉”推荐,来自《歼-20总师杨伟:目前已在研制更好的装备,军迷想要的都能成真》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为什么是成飞?为什么是西工大?当年成飞就是沈飞的儿子,是沈飞出人出设备一手建造了成飞。但是,成飞最终超越了沈飞。当年援建成飞的时候,沈飞把一些不太听话的,刺儿头的设计人员,都调去了成飞。其实这也成全了成飞。沈飞没有了这些鲶鱼,越发的保守。但是保守有保守的好处,沈飞的歼八,就是保守的策略,最终总算是搞成了。成飞的歼九倒是超前,最后下马了。

   所以在三代机定型会议上,沈飞的歼十三基本上就是完全用现有的技术,任何新技术,比如电传飞控,比如机载雷达,都不准备采用。因为当时国产的只有单脉冲雷达探测距离不到三十千米。比飞行员眼睛还要差。聊胜于无,所以只要测距器。电子设备极端的简化之后,沈飞认为可以获得极大的机动性。这是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打出来的经验。

   但是成飞的眼光更超前,成飞认为光有机动性还不够,还必须具有敏捷性。必须有先进的航电设备。由于航电设备的增多,发动机推力不足,在这种情况下还要具有敏捷性和响应性,就必须最大限度的降低飞行阻力,也就是必须采用鸭式布局。而且鸭翼与主翼的耦合,必须兼顾增升和飞控。非此达不到三代机标准。最后成飞的歼十方案获得通过。但是实施过程中成飞承担了巨大的压力。正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虽然成飞不会再去翻这些历史老账本,但是业内人士应该全都明白。

   我的母校西工大那就更牛逼啦!我们是航空制造专业,搞焊接的。上课之前千里迢迢先到大连实习一个月,操作技术达到出师的水平之后,回来才上课。上课老师不讲课,让我们自己看书。一个专题看完以后组织讨论然后老师系统性地再讲课。一年半之后去工厂做项目。不光是我们,教研室老师也承接外面的项目。为嘛?挣钱啊!

    不光是我们教研室,几乎所有的教研室都在挣钱。比如花动机设计专业,出动学生给人家设计所算涡轮叶片的弯矩。在没有计算机的年代,算弯矩就是要人多。有偿服务。这点钱设计所还是掏得起的。制图教研室按道理承接不到项目挣不到钱了吧?嘿嘿,人家挣钱比我们还要多。我们挣不到现金,只是给教研室增添设备,制图教研室是真金白银的大把大把的挣钱。他们的教师上课之余,给空军画花动机的解剖立体图。一比一的。人家只给你设计图,你要按照严格的投影关系把解剖立体图画出来。

     最牛B的辣个制图老师,不仅投影正确,画图速度还飞快。一个人顶好几个。老先生当年是国民党空军灰行员,专门开轰炸机的。我们问过他,是不是炸过延安,老先生的回答是,炸弹扔的不准。没炸着什么。

   这不是我们学校的发明,是跟西交大学来的。我们学校党委提出,科研养教学。当时国家困难,教育拨款很少。但是我们学校可是发扬了自力更生的精神。不断壮大了教研室的实力。我们教研室给当时的沈飞研发了一套焊接灰机起落架的专用焊机。收了沈飞一大笔钱。当然不是现金,是折成设备让我们学校教研室拉回来。当时好几个大学都在搞这个项目,都想挣这笔钱,但是只有我们把这钱挣到了。负责这个项目的老师讲解项目的时候,特别让我们注意,成功的关键,就是回路电感要小,只需把扁铜线绕一圈就够了。其他学校计算错误,不仅绕的圈数多,甚至有的还加了铁芯。结果电感量太大造成主回路电流不可控。

   在西工大读书的时段,西安市的军工厂全都参观过了。当时国家唯一一家钛合金冶炼轧制的902厂我们也去过了。全班三十五人,拿卡车拉着去的。大连实习期间基本上把大连的主要工厂全都参观了一遍。

   别以为那时候我们的教学设备就落后。我们有每秒六千帧的高速摄影机。英国进口货。是核试验之后淘汰下来的。售价很便宜等于白捡。但是由于有强烈辐射,很多学校就不敢要。我们学校要了。用这台摄影机拍摄的胶片,确实有一点灰雾。不过那时候对于环保还没有概念。而且几年以后灰雾就会衰减。就是因为有了高速摄影机,我们可以纠正当时的理论公式。另外还有纹影仪。这是拍摄超音速风洞试验才用的设备。

   最有纪念意义的,是在阎良172厂实习的时候,参观了轰六的装配厂房。以及试飞院的全部灰机。嘿嘿嘿,轰六的总装厂房是不准参观的。这是我一个人去的。轰六总装厂房前后门都有民兵站岗,拿着五六半。即便是本厂职工,没有出入证也不准靠近。试飞院就更不用说了。两道门岗。不仅要出示证件,不是试飞院的,岗哨还要打电话询问接待单位。

   但是,我就是这么堂而皇之地从大门进去了。好多年前我写了一个帖子,名字就叫突袭试飞团。哈哈哈。这是一辈子可以吹牛B的经历。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