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看懂,为什么中国世界工业体系最完备的国家

建国初期毛泽东感慨,“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国家困难缺乏资金的情况下,这是聚拢财富,把国内分散的资金,全部集中做大事。

500

私有资金,犹如人的10根手指。经社会主义改造之后,就聚集成团,变成拳头。

中国第一个一五计划,156个工业项目。

当年咱们学苏联,因为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最好的国家。根据苏联专家的建议,中国应该将工业建设放置在东北三省,以及沿海各省。与苏联工业环环相扣,组成上线链关系,更有利于工业的发展速度。

但在一五计划公布的头几天,毛泽东喊来周恩来等人商量,在菊香书屋决定不能完全模仿苏联。之后其中一半的工业项目被放到西部,也就有了之后的三线建设。

500

所有企业都集中在沿海各省,东部富裕了,但是西部没有工业支撑,东西地区的财富就会失去平衡。

军工业集中在沿海各省,也不利于安全。战争期间容易遭到敌人的攻击。

在大三线建设的基础上,毛泽东又提出了小三线建设。很多企业被下放到农村。这个思路形成的工业建设,一环套一环,各地环节能够独立运行。都是独立个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这样的工业布局,每一个环节都集中着各类企业,为将来的中国工业体系完整,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500

和平时代,三线建设可以维护中国各地的财富平衡,让中国大地每一处都能享受到工业所带来的福利。

战争期间,哪怕遭遇核攻击,一个环遭到战争的破坏,并不影响其他环的正常运行,军工业不需停产,对敌人依然可以形成战斗力。

抓住中国工业的这条主线,就会发现改革开放的后四十年,就是中国前三十年的继承。

500

前者我们学习美国,把国外的资金吸引进来;后者我们学习苏联的经验,把工厂盖起来,人才培育出来。

根据最新消息,工信部部长肖亚庆9月1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自2010年以来,中国制造业已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

中国工业拥有41个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是世界上工业体系最为健全的国家。

500

中国重点产业跻身世界前列,一大批高端品牌走向世界。重大工程捷报频繁,嫦娥飞天,探测火星,万米海沟探底,北斗三号,百万千瓦级水轮发电机组、航母,大型客机试飞……

中国500种主要的工业产品中,40%以上的产量都是世界第一。(左担道)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