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通告,被骂到哑火
原创 林孤 林孤小姐 今天
1
继西安地铁事件后,舆论尚未完全平息,西安又上热搜了...
9月7日,西安政府发布官方文件通告:
“为了不影响第十四届全运会相关赛事的正常进行,2021年全市试鸣防空警报时间由往年的9月18日调整至9月30日(星期四),请广大市民予以理解和支持。”
通告一出,没有等来广大市民予以的理解和支持。
剧情陡然翻转,西安市民和广大网友,把西安一起骂上了热搜。
9·18的历史事件,不必多说,中国人都知道,9·18防空警报的历史意义,也已经深刻地刻在中国人心里。
基本上全国各级城市,都是统一的在9·18这一天,拉响防空警报,“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少数城市除外,青岛的防空警报试鸣日是每年的11月14日10:00~10:30,因为历史上,11月14日,是青岛沦陷日。
但是绝大多数城市,都是在9·18这一天拉响警报。
西安每年的防空警报,也是9月18日这一天,只是今年要举办全运会,西安决定修改日期,延后到9月30日。
骂街的网友们忍不住问一句:
防空警报,有必要给全运会“让路”吗?
2
西安防空警报的鸣放时间,一共是9分钟。
发放预先警报:10时00分至10时03分,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时间3分钟。
发放空袭警报:10时06分至10时09分,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时间3分钟。
发放解除警报:10时12分至10时15分,连续鸣放,时间3分钟。
一年就一次9·18,防空警报三次也就9分钟,10点开始,10点15分结束,一共就占据15分钟时间,全运会的赛事安排,15分钟都不能留给革命先烈和曾经的遇难同胞?
“我看不懂,但我大为震撼。”
全运会的相关赛事筹办,就偏偏会受到防空警报这15分钟的“影响”?
我们见证了今天的和平生活,却一转头就忘掉了昔日的苦难历史。
羞辱先人!
3
1938年10月25日,侵华日军占领汉口岱家山,武汉沦陷。
至此,武汉经历了长达7年的日军占领期。
2004年8月1日,武汉市正式施行《武汉市人民防空条例》规定,每年10月25日的下午4点,在武汉三镇上空鸣响防空警报。
2019年10月25日是武汉沦陷81周年纪念日。
彼时,恰逢军运会正在武汉举行,为确保赛事正常进行,武汉政府决定对有赛事的场馆局部进行保障,对25日当天有比赛项目的场馆周边两公里范围内的警报器进行了封存。
(警报试鸣持续30分钟,16时整预先警报、16时15分空袭警报、16时27分解除警报,连续鸣响3分钟。)
比赛照常进行,防空警报照常拉响。
“武汉军运会期间,警报试鸣照常响起,更强调了我们珍爱和平的信念、军队保卫人民安全的职责。”
西安全运会,就不能学着点武汉军运会?
4
在网友的声浪讨伐之下,西安政府最终确定了全市鸣笛防空警报时间的通告:
此前的修改日期通告,作废。
9月18日,防空警报照常拉响。
糊涂通告,朝令夕改。
发通告和修改通告,一来二去,被网友骂了两次。
架不住铺天盖地的舆论攻势,@西安发布 关闭了微博评论。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5
一年前,我曾写过文章——《千年古都,毁于赵书记的7.17亿》
——西安作为千年古都,兴于历史,败于官僚。
一个星期前,央视点评西安地铁通报引发舆论争议:不能“各打五十大板”了事!
“多一些合规合理,多一份温度担当,让公众看得懂、信得过。”
当天晚上,央视新闻评论官博二度下场,对于西安的另外一番话,意味深长。
“要向西安市民道歉,全运会临近,一座城的努力,被一个【愣娃】破坏了,城市形象躺枪!该道歉的是西安地铁,该反思的是西安的城市管理:公共管理水平,没跑赢地铁。知耻而后勇,好好发展。”
长者的谆谆教导,不过才过去一个星期,西安防空警报的通告文书,再次被网友骂到哑火。
不争气啊!
上一次,毁掉西安形象的, 是一个愣娃,是西安地铁。
这一次呢?
6
上一次,西安被央媒怒怼,是去年冬天的洒水车事件。
2020年12月14日,陕西西安。
气温—5℃到1℃,凤城二路一路段洒水车洒水导致路面结冰多人摔倒。
有市民怒斥,早晨路上全是冰,不少骑自行车和摩托车的人摔倒,“都摔这么多人了,还洒水!”
不少市民表示,天冷了有霜冻,洒水车却坚持每天洒水,这几乎已经成了西安每年冬天保留的特定“节目”了。
同一日,西安市雁翔路青龙寺段,因为路面结冰,造成多起车辆追尾事故。
“背锅”挨骂的环卫车司机却表示很委屈:
“一天四车水,每天都要拍照发群里,领导只看你洒水了没有,没洒就扣钱……”
新华社亲自下场点名批评:“官方道歉,央媒质疑:【老问题】怎么老是出问题!”
洒水车事件、西安地铁事件、西安防空警报修改日期通告事件...
一桩桩一件件,这些锅,这些让西安城市形象受损的事,西安人民可背不动。
大唐不夜城,盛唐文化的璀璨明珠,不能总是顶着舆论压力被人民群众骂到黯然失色吧。
咱下次再发通告,也先看看民情、听听民意。
不要总是趾高气昂地一意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