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夏邑: 实施“四步培养法” 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河南省夏邑县结合实际,创新举措,以提升基层干部整体素质,增强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目标,在全县农村基层实施了“把农民培养成新型职业农民,把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村干部,把优秀党员干部培养成村支部书记”的“四步培养法”。“四步培养法”有效破解了制约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瓶颈”,培育了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基层干部队伍。在2021年村(社区)“两委”换届中,全县共有1008名新型职业农民、1421名农村致富能手、691名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当选村“两委”干部。“村(社区)“两委”干部中高中(中专)以上学历数量较上届大幅度提升,平均年龄下降了10余岁,村级干部队伍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一、整合资源,把农民培养成新型职业农民
夏邑县作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按照“围绕市场选产业,根据产业办专业”的思路,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县委成立了夏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领导组,每年拿出专项资金用于开展新型职业农民中等职业教育。以回乡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务工人员、退伍军人等有一定知识的青年农民为培训重点,使他们掌握种植、养殖新技术。
二、分类施策,把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成党员
每年年初,县委制定发展党员工作计划,把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重点。针对不同类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分门别类的建立新型职业农民信息库,推广“支部+市场”、“支部+基地”、“支部+协会”等模式,采取示范引导、政策扶植、免费培养等措施,鼓励他们发展种植、养殖、加工产业,增强致富本领。同时对他们进行跟踪培养,在农村发展党员时,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发展对象进行重点培养,积极引导他们向党组织靠拢。
三、动态管理,把党员培养成村干部
一是注重素质提升。乡镇党委制定基层党员干部培训计划,每年每人培训不少于两次,有针对性地对基层党员进行理论知识、政策法规、工作方法、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培训,使一部分优秀党员脱颖而出,尽快符合村级干部和工作岗位要求。二是注重实践锻炼。在培养对象中开展“服务标兵”“先锋示范岗”评选等活动,让培养对象在岗位中亮出身份、亮出形象,强化党性观念和争先晋位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三是注重选拔任用。对那些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群众满意度高的培养对象,按照组织程序,推选到村“两委”班子成员行列。
四、选优配强,把优秀党员干部培养成村支部书记
为培养“双强”支部书记,该县着力选拔一批优秀村党员干部,作为村党支部书记人选进行重点培养。一是以县委党校、农广校为依托,对全县农村党员干部进行了大中专学历再教育,先后有3000余名名农村党员干部通过自考、函授、党校等教育方式,取得了大中专学历。二是对纳入村支部书记人选的党员干部,落实专人结对帮扶,帮助他们提高思想素质,增强服务意识,把表现突出的优秀党员干部培养成支部书记。三是对于政治坚定、带富能力强、在群众中威信较高的优秀村党员干部,乡镇党委按照组织程序,优先选拔重用,让其担任村支部书记,更好地发挥其“领头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