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市场经济,苏联先进理论指导的计划经济,为什么没有明显的生产力优势?

​我现在的看法和之前有所不同,我现在倾向于认为计划经济从根本上就不可行,具体原因也非常简单:一个行为体,永远无法处理它自身产生的所有信息。

在讨论计划经济为什么不可行之前,必须先探究计划经济的基本特质,也就是计划经济究竟是什么。

计划经济的缘起是什么?

源自19世纪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哲学家对经济系统运行状态的观察、认知、推演和理解,他们依据自己观察和推演的结果,得出了一个结论,认为市场经济体制存在缺陷,认为这种根本缺陷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激化了一系列社会矛盾,他们认为这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会导致整个市场经济体系不可持续,因此,需要设计一套全新的经济体系以替代市场经济体系,从而规避市场经济体系的内在缺陷,进而达到人类社会的理想状态。

近代以来,崇奉并推行过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都会提及一个概念,叫“制度优越性”,这个措辞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源生的,持有这一观念的国家普遍认为,自己持有的计划经济体制相比较市场经济体制具有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能让奉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规避市场经济体系的缺陷,从而在国与国的竞争中逐步胜出,进而淘汰掉其它形式的经济体系,然后把全世界逐步引入到共同的计划经济体系内,以此实现社会制度竞争的最终胜利。

这是计划经济体系的第一个基本特质:它是被设计出来的,而不是“生长”出来的,它被设计出来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规避市场经济的缺陷,从而在体制较量中展示出制度优越性,进而胜出,它的目的性非常强。

计划经济是如何规避市场经济缺陷的?

计划经济的设计者和构思者认为,市场经济的缺陷在于失控,在于构成市场经济体系的诸要素在一系列失控状态的叠加下最终导致体系本身的难以维系,这集中表现为一系列问题,例如破产、垄断、阶级分化等等,而要规避失控造成的问题,就需要进行控制,通过对经济体系中的变量进行控制,从而避免失控状态的总叠加,进而规避市场经济的缺陷,而控制的最佳方式,就是制定计划,用计划来解决失控问题。

经济计划的关键特征是什么?

经济计划的关键特征大致为五条,计划本身可以有无数种细节层面的调整,但是在基本特征上必须遵循这五条规律,不遵循这五条规律,则计划本身无法成型,无法执行。

1.计划的制定必须足够集中,这样才能满足经济的统筹性。

经济不是一个个孤立个体构成的总和,而是一系列互相关联,互相扰动,互相影响的体系构成的有机共生体,它的内部各部分之间有极强的相互关联性,这种关联性是不可打破的,你想要冶金,就必须先采矿,只对冶金进行计划而不对采矿进行计划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此,为了满足经济的统筹性需要,计划的制定过程必须足够集中。

2.计划的制定必须是权威的,这样才能确保计划的有力执行,同时确保计划具有全局性。

计划必须被有力执行,这无需赘述,有计划但不执行或者执行不彻底,等于没有计划,权威性是计划可以被执行的保障。

同时,要执行计划经济,计划的制定必须有全局性,因为你管理的不是一家店铺,一家公司,而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经济体,所以计划的制定必须位于高层,只有通过高层的权威性才能统摄全局,进而完整的覆盖整个经济活动,只管理冶金而不管理采矿是没有意义的,你不光要管理采矿,还要管采矿设备的制造,矿业的运输,林林总总,必须无远弗界。

人是一种伪社会性生物,我们无法像虫巢意志那样构成自组织和自管理,因此计划的制定和管理必须位于高层,高层的权威性既保证了计划的执行,又保证了计划的全面,所以它是必须的。

3.制定计划的高层必须位于后方,只有位于后方,才能做到统筹全局和具有权威

制定计划的高层不能位于经济活动的前沿,它必须统筹全局,冲锋陷阵不是统帅的工作,那是士兵的工作,统帅去冲锋陷阵的结果,是按下葫芦浮起瓢,顾此失彼,最后输掉整个战争,一个统筹全局的经济计划制定者如果过度干涉一线经济活动,必然导致计划的全盘崩溃,不光经济这样,其它事情也这样,凯申公空投手令而为天下笑的原因正在于此,二战苏联西方面军司令巴甫洛夫被枪决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他以方面军司令的身份,自降身份为集团军司令跑到前线去,指挥部找不到他,整个方面军的指挥链从最高层级开始断裂,最后部队失控,也就是说,别说是亲临一线很危险,就算自降层级都是很危险的。

另一方面,制定计划的高层位于后方,也有利于确保计划制定过程的公平和公正,这种公平和公正本身就是权威性的来源之一,不公平且不公正的计划会导致权威性受损,而缺乏权威性的计划是执行不下去的,某种意义上说,制定计划的高层与经济前沿是必须保持隔绝的,否则,光一个黑市和递条子就能整垮你的整个体系。

4.计划必须是可量化的,必须是具体的

笼统的计划等于没有计划,光有指导原则而没有实施细则的法令注定是一纸空文,这在经济层面尤其明显,要让经济计划具备可操作性,它必须足够具体,而具体的极致是数学,通过获取数据,再通过数据去制定经济计划,是经济计划的唯一途径,模糊概念是不能被运用于经济计划中的,因为概念的模糊必然产生可解释的空间,而可解释空间会让计划的执行个体倾向于对经济计划做出有利于自己的解释,这将导致计划的不可执行,只有定死了,没有解释余地的数字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计划经济的实质是试图用数学去模拟整个经济的运行,然后根据模拟结果来制定计划,它具有“预测未来”的性质,记住这一点,这一点非常重要。

5.计划必须先制定而后执行

计划不能是事后诸葛亮,这个很好理解。

计划同样也不能边制定边执行,且不说时效性问题,最关键的一点,经济活动不是条块分割的,是混杂关联的,且经济活动在时间维度上不是孤立的,而是连续的,因此计划必须先期做出,否则会失去时间维度上的统筹性,进而导致计划本身不可执行。

计划经济的制度保障是什么?

计划经济的制度保障通常表现为:生产资料甚至生活资料全民所有制,经济活动事实上的军事化管理,配给制以及对计划外行为的严厉管控,乃至禁绝。

然后我来说一下我的观点,为什么计划经济不可行。

一个行为体,无法处理它自身产生的所有信息,这只是一个比较总括的回答,具体而言,表现在这么几个方面。

1.经济活动中,有大量的信息是非数据的,不可量化的,但这些信息是真实存在,且对经济活动有较大影响的,而且这些信息在整个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所有信息中,其占比不低于那些数据的,可量化的,可采集的信息——如果不是远远高于的话。

认为经济活动完全是一场数字游戏是彻底错误的,因为经济活动首先是人的活动,经济的实质,是在人的主导下,物质财富围绕信息流动的过程,而这些构成了经济活动的信息中,有相当一部分(或者说大部分)由人的意图组成,人的意图有大量模糊的,虚拟的,主观的,非量化的,完全随机的,无限发散的,非理性的,突发性的部分,这些部分构成了经济活动中的关键因素,比如“品牌”这个概念就是不可量化的,但有谁能否定“品牌”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呢?类似的还有“好吃”这个概念,这也是一个高度主观化的概念,但“好吃”与否,直接决定了食品行业的存亡,且完全相同的一个东西,在不同群体间的认知和概念完全不同,比如南方到底需不需要集中供暖,学校宿舍到底需不需要安装空调,小孩子该不该玩游戏,在此类事关经济活动的争议性问题中,观者的视角决定了事物的性质,此类信息是无法处理,无法量化,进而无法被纳入到由数字和具体指标构成的经济计划中的。

2.对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信息的观察和处理,本身也是一种经济活动,且这种经济活动对经济活动全局具有极强的观察者效应,对经济活动所产生的信息进行观察和处理这一行为本身,会导致经济活动所产生的信息被扰动、干涉、进而失真或者失去时效性,而据此制定的经济计划,也将无法对经济活动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

观察者效应对整体经济活动的干涉极其强烈,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活动的复杂程度增加而增加,这导致观察并制定经济计划的成本同样与日俱增,这种成本有些是可支付的,有些是不可支付的,苏联末期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制订一年的经济计划所需要的时间,已经超过了一年,这还没算物质成本。

3.经济活动中的大量信息需要获得具有极高时效性的迅速反馈,此类信息往往产生与生产和交换环节。

以生产信息为例,此类信息的反馈对于生产力的自我优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它是内生性产业技术迭代能力的关键支柱,是具体工艺过程的改进、积累和储备的必要环节。

此类信息的产生和反馈,需要依赖一定的场景需求,缺失了此类场景,则信息无法产生,或者就算产生了也无法被及时反馈,此类信息往往出现在经济活动的最前沿,甚至出现在经济活动的具体环节中,它是特定经济活动场景的一部分,此类信息长期没有产生,或者产生后没有发生及时反馈,这种现象我称之为“信息淤积”,长期的信息淤积日积月累之后,就是产业技术迭代乏力,生产力因缺乏自我优化而发展趋于停滞,落后产能大量累积,技术进步停滞不前,最终导致经济体系难以为继。

有工科背景的人应该都知道,很多具体工艺环节的积累都是逐渐调试、优化、试错出来的,它必须产生于经济活动的前沿,而此类信息产生场景的前沿性和分散性,与经济计划制定过程必须位于后方且高度集中的刚性要求形成了不可调和的结构性矛盾,这也是为什么说计划经济缺乏“活力”的原因,不是计划经济体系下的生产者缺乏改进工艺的意图,而是改进过程因为对整个经济计划形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式的扰动而无法被纳入经济计划中。

这还只是生产环节的信息,交换环节的信息就更多了,且时敏性更强,为什么我们都说“商机稍纵即逝”“宁失数子,不失一先”?这就是对经济活动在交换环节的高时敏性信息的及时反馈的朴素说法,比如你半夜看动画片时,偶然看到网站页面上孤独的美食家也更新了,于是你点开观看,越看越饿,突然想要吃烧烤,突然想要喝粥,突然想要喝奶茶,这种需求也就是一瞬间的事情,过了也就过了,但计划经济体系是无法把这种突发性的交换信息纳入计划中的,因为计划在一年前就制定好了,你让计划制定者怎么预判你在一年后的今天半夜因为看了一段视频而突然想吃烧烤呢?这其中的关联性要如何被纳入经济计划呢?这还只是吃烧烤这么小小一件事情,其它事情呢?

另外经济计划要想有效执行,必须依赖庞大而专业的技术官僚群体,没有他们具体经办大量事务性工作,计划无法有效执行,但官僚有一个问题,作为个体的官僚或许倾向于改变,并且对现状不满,但作为一个群体的官僚,则天然倾向于维持现状,哪怕现状对官僚不利也一样,而经济活动前沿信息的反馈进而导致的经济活动的改变,本身就是在打破现状,这导致官僚群体天然倾向于抵制经济活动前沿信息的反馈。

经济的执行必须依赖官僚,但经济的改进又被它的执行层所抵制,这就形成了结构性矛盾。

无数此类事情叠加的结果,就是表观层面上计划经济体制缺乏“活力”。

信息淤积的具体表现就是消费者的大量需求无法得到及时满足,产品质次价高不受欢迎,落后的厂房日复一日生产着根本不受待见的落后商品,消费者也捏着鼻子日复一日的消费这些过时产物,整个经济活动“静态”了。

这种“静态”随着产业技术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而后果越来越严重,因为生产力越进步,经济关系越复杂化,而越是复杂化的经济关系,对前沿经济信息反馈的需求就越强,计划经济体系在实际运行中阻断了这种反馈,事实上妨碍了复杂化的经济关系的运行,这导致了新的业态无法产生,新的岗位无法增加,生产力的发展受到了严重遏制。

改开之初,很多人挑着针头线脑,小吃小饮,批发衣服,倒买倒卖都能发财,根本原因就在于社会对能够迅速反馈前沿经济信息的经济活动已经极度饥渴了,这些小商业迅速填补了这种需求,所以才有了顶着长途运费从广东批发衬衫到内陆卖一样能发家致富的情况。

很多计划经济国家改革之后,本国的产业大量破产,这固然与私有化进程中的混乱和贪污有关,但很多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业太过落后,根本无法满足市场需要,也根本无法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先进产能竞争也同样是事实,比如苏联制造的圆筒状洗衣机,体积大,重量大,噪音大,动静大,洗个衣服跟地震似的,这当然打不过轻便灵巧安静的日本电器,民众抛弃地震制造机转投日本电器是不能被指责的。很多人对计划经济体制下消费产品的美好回忆,往往是因为在那个年代“只有这个”,但优劣是在比较中产生的,和市场经济体制下推陈出新的产品相比,那些老东西除了情怀之外其实一无所有。

为什么那么多国产老牌子,老字号挨个倒下?因为它们企图用信息淤塞环境下的静态经济活动,存活于一个信息反馈越来越重要的动态经济环境中,几十年了就那么三板斧,焉能不败?

归结而言,计划经济本质上是试图用数学去模拟经济的运行,再通过这种模拟制定出计划,但经济活动本身就不完全由数学构成,由于人的存在,导致非数学,乃至非理性因素在其中占据了不少于数学和理性因素的比例,这导致企图用数学去模拟经济的企图从一开始就注定是失败的。

更进一步的说,经济活动属于社会活动的一部分,企图用数学去模拟经济,本质上是企图用数学去模拟社会,换言之,企图预测未来,这怎么能不失败呢?金灿荣不也说过了吗?社会学者预测未来十测九空,剩下一次靠蒙。

我们时常嘲笑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总是把人视为经济学理性人,其实计划经济学家也有这个问题,只是他们在方法路径上的分歧掩盖了这种底层逻辑上的一致性。

这并不是大数据或者互联网的问题,大数据和互联网也只能让人更高效率的处理那些可量化的部分,那些不可量化的部分是无法被处理的,根本而言,这是一个拉普拉斯妖的问题。

另外计划经济在实践中还表现出以下几大致命缺陷。

其一.计划经济体制下,计划的制定者往往表现出企图用行政意志去扭曲、消除价值规律的意图,但从实际结果来看,往往最后要付出的代价反而更大。

实际上,价值规律是无法被消除的,因为价值规律的本质是物质的时空属性,时空属性是不能违背的,行政意志对价值规律的所谓扭曲,本质上是消除了价值规律在货币层面的表现形式,但价值规律本身并没有消失,它只是转移了,或者转移为原料的额外消耗,或者转移为工时的漫长,或者转移为交换的停滞,价值规律恒长久,你此时此刻亏欠它的,今后必将偿还,拖得越久,欠的越多,还的越狠。

其二.治权和产权的分离。

计划经济体制往往以全民所有制为支柱,全民所有制实际上是打碎了生产资料乃至生活资料在社会层面的所有权之后,将分散后的所有权由行政权力代为持有,但行政权力不可能具体经手每一笔经营活动,因此只能由代理人担负经营权,这就导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实体虽然名义产权归全民所有,但实际操控权往往归代理人所有,这又进一步导致了两个问题。

1.代理人操持经营权,但收益归全民所有,全民所有制下,代理人只能获得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而无权通过经营权获取额外收益,于是,代理人要么当和尚撞钟,做泥塑木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完成计划赋予的任务即可,改进?对他有什么好处?要么徇私枉法,以权谋私。

计划经济体制下,工厂群体实际上形成了一个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乃至形成代际传承的特权集团,那时候工厂的岗位形成了近亲繁殖,血缘传递的局面,老子死了儿子接班,妈死了女儿顶上,这种局面还获得了户口的制度保障和商品粮的物质保障,这种特权通过厂办科教文卫所谓的工人贵族乃至工人宗族由此形成。

一件工作的实际掌权者,往往并不是它名义上的掌权者,而是经手具体工作的经办人,办事人员通过把持具体工作,垄断议事日程,逐渐由职能部门演变为决策部门乃至权力部门的事情在人类历史上一再上演,别忘了,苏共总书记一职一开始也是负责给办公室打杂的,后来当所有人发现办公室离了这个打杂的,地球都不转了的时候,它就成了最高职权。

最近一个职能部门演变为权力部门的例子,出现在阿富汗,中情局用阿富汗把自己打造成了美国对外政策的大老爹,民主党花了整整两代总统才斗倒它。

这也是为什么社会主义国家在私有化进程中,代理人往往能通过各种手段侵吞国有资产的根本原因。

2.治权和产权的分离实际上进一步割断了计划制定方和经济活动方之间的联系,就像腓特烈招谁惹谁了

所说的一样,为什么勃列日涅夫意识到苏联产百事可乐喝起来像鞋油之后,才能给百事可乐工厂批外汇买糖浆,因为勃列日涅夫实际上是计划制定方的总代表,而可乐厂的生产经营人员是经济活动前沿人员,对于可乐厂而言,它只要完成在某时间期限内生产X瓶可乐的计划任务即可,至于可乐喝起来像鞋油,那是糖浆厂的问题,关他屁事,而只有在勃列日涅夫突发奇想跑到可乐厂参观视察并品尝之后,才能意识到鞋油问题,并给可乐厂批外汇买进口糖浆,也就是说,计划制定方(勃总)要对生产前沿(可乐厂)产生的经济信息(可乐像鞋油)形成及时反馈(批外汇买糖浆),只能依赖于计划外行为(唐突跑到可乐厂参观),这对于计划经济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讽刺。

更要命的是,糖浆厂的鞋油糖浆问题呢?怎么解决?如果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可乐厂发现可乐像鞋油,进一步发现是糖浆的问题,可以跑去找糖浆厂要求整改,糖浆厂要是拒绝整改要求,可乐厂可以去找别家,没了张屠夫,不吃带毛猪,就算所有糖浆厂都不能满足要求,可乐厂大不了转产矿泉水,去你妈的糖浆,反正天无绝人之路。

但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可乐厂从哪家糖浆厂进糖浆,进多少,什么时候进,这都是有计划的,你可乐厂临时更改计划,先不说糖浆厂和榨糖厂,计委的人就能炸锅,而计委的统筹性和全局性导致他们身处高层,且手握权力以保障计划的坚决执行,你敢破坏计划,计委就能扒了你的皮,在这种情况下,保障计划坚决执行的措施,反而成了阻碍生产力发展和工艺改进的最大障碍。

勃总只是把可乐厂的问题解决了,糖浆厂的问题实际上依然没有解决,糖浆厂因为市场选择的压力而改进工艺这一经济活动的前沿场景消失了,场景消失了,作为场景一部分的糖浆工艺进步也跟着消失了,无数个此类问题淤积起来,就产生了苏联的地震制造洗衣机。

说实话,勃总给可乐厂批外汇买糖浆的行为,本身就已经是一种计划外行为了,估计勃总下令的时候,估计计委的人嘴上不说,心里恨死勃总了,因为勃总一句话,他们就要把整个计划重新调整一遍,这一动,从糖浆厂到种甜菜的农场都要跟着动,大家嘴上不说,心里恨死勃总了,但勃总毕竟是老大,计委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然而问题在于,勃总品尝可乐并要求改进工艺,还批外汇给他们买糖浆的行为明明是促进生产力发展,改善人民消费环境的正确行为,做正确的事,要面临从上到下的阻力,这还是勃总这种最高领导人,其它人呢?

久而久之,谁还愿意做正确的事呢?

都说勃总执政后期日益僵化,不是他想僵化,是他不得不僵化,他至少是军人出身,见过血,闻过火药味,血性是有的,他还肯去尝可乐买糖浆,换你去,怕是明知道可乐一股子鞋油味,依然要违心的竖起大拇指,表示社会主义就是好,社会主义的可乐都比资本主义更有风味。

其三.社会动员化

为了保障经济计划的坚决执行,就必须有与之配套的强制措施,而这种配套措施往往表现为军事化管理,因为暴力是人类社会的元规则,而经济计划对执行刚度的极致要求又导致了必须有暴力为其保驾护航,这种形式被制度化之后,就成了军事化管理。

计划经济体制不光要有一个庞大的专业官僚集团组成的信息获取-处理体系,还要有一个手握刀把子的绩效审查员群体,完不成计划要被追责,要被惩戒,因为你完不成计划受影响的是全局,你是整个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一条锁链的强度取决于最脆弱的那一环,所以为了增强每一环的强度,对KPI的严管就成了必然。

贝利亚为什么伟大?就是因为他能身兼领导以上两者的工作,还管的井井有条,总是能提供超出斯大林预期的成果,这就是天才经理人,这样的人,放苏联能当元帅,放美国怕是能在华尔街当过江龙。

但是长期的军事化管理有一个问题,动员是有极限的。

动员,当代人类世界至凶至戾之物,出鞘必见血,近代以来战争开始的标志不是宣战,而是动员,动员的具体方法是世界列强不传之秘,近代中国留学生去西方国家求学军事科学,炮兵、工程、操典、条例、战略、指挥、舰队可以随便学,只要你学得进去,你想学什么学什么,但动员是绝不传授的,苏联传授中国的动员学说也是二把刀水平,倒不是苏联有意藏私,而是苏联的动员水平本身在列强中就不算高,当代中国能打造出全世界首屈一指的动员体系,是深知动员之要害,所以在这一领域以不计代价不顾后果的方式强力推进才有今日成就的。

对经济进行军事化管理,事实上是以动员的方式搞经济,它可以在短时间内产生巨大的爆发力,深挖经济要素的潜力,对于短时间内提高经济水平有巨大功效。

但别忘了,一切力量都有代价。

动员的挖潜能力,是建立在巨大社会代价投入的基础之上的,它通过强制把社会运行的轨迹框套进既定轨道,用巨大资源投入碾碎社会阻碍从而实现政治目的,这个目的可以是战争,可以是超高速工业化,可以是应对自然灾害,当然也可以是发展经济。

这种资源的巨大投入效费比其实并不高,长期收益也很有限,边际效应严重,且成本随时间推移而逐渐上涨,这也是为什么没有什么国家闲着没事就搞动员,动员就意味着开战也有这一层原因在里面,你动员了,却不动手,那都不用敌人打你,你因为动员导致的巨大资源耗费带来的内部政治矛盾就足以动摇你的基本政治秩序,换言之,一个国家动员之后,想打也得打,不想打也得打。

计划经济实际上非常适合战时环境,因为战时环境下需求被极度压缩,经济关系被极限简化,动员需求和挖潜需求极度扩大,而计划经济非常适用于这种环境,所以它也被称为动员经济或者指令经济。

列宁当年构思计划经济体制的时候,就对一战德国军需总监鲁登道夫写的《总体战》一书推崇备至,他认为鲁登道夫这一著作中关于战时德国经济体制的设计将会是未来计划经济体系的重要参考方向,鲁登道夫写了这本书,就是为了总结在资源匮乏的条件下德国该怎么把战时经济维持下去,所以在其它和战争具有类似经济结构的事情上,计划经济也有着相当不错的表现,比如超高速工业化,但是一旦进入非战争环境,或者说这种战争环境有所松动,它的缺点会迅速暴露出来,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关系的逐渐复杂,计划经济对复杂经济关系极差的适应能力会让它自身越发难以维系,强行维系的后果往往是阻碍生产力发展和交换的正常进行。

军事化管理以动员方式管理经济,带来的后果就是成本高昂,很多成本初期不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严重,这种成本有时候不一定表现为管控成本的提高,有时候还表现为成本不变的情况下管控力度的下降,像是苏式怠工,这既是俄式传统斗争手法,同时还是长期动员环境下管控力度的下降。

社会意识像根弦,绷紧的久了就需要松一松,你如果为了防止松垮下来而一直让它紧,要么弦断,要么彻底松弛下来,再也绷不紧。

其四.严打计划外行为

经济计划是一盘棋,它必须覆盖经济社会的每一方面,它具有全局性,任何计划外行为对于一套精密复杂的体系来说都是一种破坏,为了阻止这种干扰和破坏,计划外行为会受到整个体系的全面打击,这种打击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是摧毁了社会的基本活力。

比如当年两次郑州会议之前和庐山会议之后的两次“刮共产风”“割资本主义尾巴”行为。当时在第二次郑州会议上对此类闹剧有过比较贴切的形容,“共”各种“产”,“一平二调三收款”,连群众自家散养的鸡鸭鱼鹅狗猪羊都作为“资本主义尾巴”被割掉了,某些地方组织的“分产队”形同鬼子进村,抄着棍子挨家挨户收缴财物,连盐巴辣子和墙上挂的大蒜都不放过,集体所有和全民所有混淆不清,和后世的三提五统堪称一时瑜亮。

中国农民难啊,前有鬼子刮民党,中有一平二调三收款,后有三提五统牵牛扒房。

前些年有人说中国经济基础还不稳定,工业化还不彻底,财政负担还很重,精准扶贫为时尚早,要我说放你妈祖宗八辈的的骡子拐弯屁,精准扶贫是来的晚了,这是千古流芳的德政。

之所以要“共”各种“产”,连基本生活物资都不放过,就是因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有时候是很模糊的,一个东西你拿来自己使就是生活资料,投入生产就是生产资料,而私人持有生产资料容易形成计划外的生产行为,于是,为了消灭计划外经济活动,就直接消灭计划外生产资料本身,所谓砍树挖根,破家刨坟,一个意思。

但问题在于私人和家庭持有生产资料并进行经济活动本身就是人类社会基础结构的组成部分,比如我自己腌一坛子咸菜去市场上出售,比如我家院子里有颗柿子树,收获季节我拿去卖,比如我家门口一群鹅下的鹅蛋我拿去兜售,这合情合理,但问题在于这种行为本身就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全局性构成了扰动,这种扰动会引发一系列难以预测的连锁反应,特别是巨量经济活动叠加之后,会导致计划经济体制本身不可持续,所以为了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行,就干脆消灭一切计划外经济活动,所以要“共”各种“产”。

当年为了解决家庭副业和经济计划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中央来来回回下了一大堆文件,来回反复,始终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最后直到改开之后,计划外经济活动合法化了,这种折腾才终于结束。

其五.黑市

黑市问题,我以前写过相关回答,黑市实际上承担了在一个因为奉行计划经济体制而失去了前沿经济信息反馈能力的社会,去填补前沿经济信息反馈能力缺失的社会职能,计划经济年代的黑市所满足的都是最紧迫,最热切甚至最基本的需求,比如我住的这个地方的几个老菜市场,都是当年的黑市集散地,当年是票换票、米换面、布换粮、酒换烟、甚至钢笔墨水换手抄版色情小说和外汇券换短波收音机的地方。

黑市交易是一门艺术,是一门学问,能够在黑市混的风生水起的人,那是真社会人,在那个年代认识一个这种八面玲珑神通广大的社会人,那是全家之幸,我一个姐姐出生的时候,她母亲没有奶水,为了买到牛奶和米布喂她,就是她父亲去找一个这种社会人熟人,靠这种关系我那个姐姐才能顺利长大,所以全家人都念他的好。

此类人往往凭借他的商业资源商业头脑在计划经济体制环境下给自己谋一个不错的生活条件,满足一些迫切需求,当代中国社会的“做人学”“办事学”及其进阶版本“成功学”即来自于此,这种黑市交易结构很大程度上甚至塑造了当代中国的商业生态,黑市早年还管一管,后来基本上就是假装管一管了,因为管事的人自己也要靠黑市交易满足生活需要,改开之初的大量政策,实际上就是追认了已经普遍存在的黑市交易的合法性。

而黑市的普遍存在,本身就是计划经济体制最大的扰动因素,当它普遍存在甚至事实合法之后,大量计划内经济要素没有进入计划内经济活动,而是外流到了黑市中,计划内经济活动本身日渐难以维系,并且这种外流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还事实上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时,计划经济体制的总消亡就已经进入倒计时了。

双轨制实际上就是这种外流的公开化,制度化,合法化和全局化,双轨制之下的种种乱象,就是计划内经济活动越来越难以维系,计划外经济活动对计划内经济活动的经济要素的虹吸越来越强烈,但是又要强行维系这种注定无法维系的二元结构,于是大量资源投入其中并产生了预料之外的结果,然后这类结果以经济社会的紊乱和社会失序为主要形式表现出来,于是有了价格闯关等一类破事。

但双轨制实际上颇有些无奈之选的因素在里面,因为要让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要么一点一点来,要么一步到位,而一步到位的结果就是苏联的“500天计划”,要求整个国家在两年不到的时间内迅速从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最后发生了什么我们也都看到了,休克疗法的结果就是吹灯拔蜡。

双轨制的实质就是一点一点来,虽然它乱象丛生,虽然它不完美,虽然它代价巨大,但终归是给社会的转型提供了,或者说拖延了足够多的时间,让新的,市场化的经济关系得以建立起来,结束了计划经济这种不可持续的经济制度,它实际上已经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结果了。

总而言之,计划经济体制本身就不可行,它确实规避了市场经济的诸多缺陷,但这种规避是以更巨大的代价和自身的不可持续为前提的,这其实颇有“我业治驼,但管人直,不管人死”的意思,我当然不是说市场经济是完美无瑕的,但完美的社会制度本就不存在,而截至目前,市场依然是配置资源,推动生产力进步,发展经济,创造就业的最佳手段,选择并成功过渡到了市场经济,是任何一个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的最佳选择。

当然市场经济因人而异,世界上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社会,那么作为从社会中生长出来市场经济体制,自然也不可能一模一样。

站务

  • 观网评论4月爆款文章↓

    4月初,美国财长耶伦访华,一时间“中国产能过剩论”被炒作起来,观察者网专栏作者陈经从“三个美国女人”的独特角度,阐释了中国产能包括新能源产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还对美国政......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