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结束说说桥本大辉和肖若腾的男子全能决赛

这次奥运会肖若腾在男子全能决赛中顶着男团比赛未能获得金牌的巨大压力6项全部成功,但是依然以0.4分的分差输给日本选手桥本大辉。

比赛完的当天晚上舆论瞬间沸腾,接下来还吵了好几天,什么理中客 二鬼子 精日都是上了。现在奥运结束,或许可以少点激动地情绪看看这场比赛了。

这场比赛结束后有个现象是平时就比较关注体操的爱好者,和在奥运会这样的大赛才关注体操的一般观众观点产生很大差距,另外一个现象是一些退役的体操名将的观点和体操爱好者互相指责我还是比你懂体操。

说明体操项目的规则每个周期都大改,但是还是做不到大家都通俗易懂。体操规则CODE OF POINTS每个奥运周期一版,周期中还时不时更新,几百页规则对于任何人来说哪怕你是运动员教练有时候都不太拿得准,一般观众可能就更疑惑了。现在的体操规则时不时会出现直观观感和最终打分结果不同的情况,加之每个国家绝大多数观众都希望本国选手取得好成绩,前体操名将里面这种感情就更突出,加之本次比赛是中日之间的较量,胜负早就超过体操比赛而已,大家情绪激动也正常。

但是体操比赛还是在一个规则下面比赛,结果是多方面的因素,如果选手实力不存在显著差距,而是非常接近的水平,就存在你可以拿,他也可以拿的情况。历次大赛分差非常小决定名次,同分决定名次不止一次发生,确实体操不是田径游泳绝对的客观,争议总是无法避免。

所谓国际规则国际裁判有时候确实呈现一种双重标准,即使是奥运会的比赛无论是D组裁判E组裁判甚至上面的高级裁判组,虽然能在奥运比赛打分的裁判级别都是最高的一级或者二级。但是每一届比如某些国家裁判给特定国家高分,难度分乱算,对于不同选手标准不一都时有发生。毕竟时人打分不是机器打分。就像这次俄罗斯的各个体操名宿认为冠军应该是获得铜牌的俄罗斯选手纳戈尔内的,而我们看来纳戈尔内的表现还不如第四名的中国选手孙炜只是因为他名气很大孙炜相对名气小一些最后排在了后面。

这时我愿意把中国的前体操世界冠军范晔的评论复述一遍“作为一个中国人我确实希望肖若腾拿到这次的金牌,但有的时候我们不得不遵守规则。”虽然范晔这句话很多人听了不会高兴,觉得这是对自己人严格,对别人宽松,但是目前中国体操还是在国际体联FIG的组织下比赛,有些因素我们不能把握,但是把握能把握的,绝对可以争取好成绩。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