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杀死了那个白男

【本文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死亡是一种幸福,是非常深邃的幸福·是在痛苦不堪的徘徊后踏上归途,是严重错误的纠正,是从难以忍受的枷锁桎梏中得到解放。-----(德)托马斯.曼《布登勃洛克一家》

自2000年来,全球的自杀率下降了29%,共计280万条生病被拯救。但,美国不在这些国家之列。

在美国每年自杀的人数,是他杀人数的两倍。在全球自杀率下降的同时,美国的自杀率在过去20年里,上涨了18%。

如果以年龄划分,16岁到64岁的工龄人口涨幅最高达到了34%。如果以性别划分,男性的自杀率涨了将近50%。如果以种族划分,每10次自杀事件里,有7起来自于白人男性。

500

为了了解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英国广播公司(BBC)的记者来到了全美自杀率最高的蒙大拿州,在夏令营和米苏拉小镇里,记者尝试着通过当地人的经历,去探究究竟是什么让那些自杀者按下扳机。

500

(2018年10月18日,BBC,《是什么正在杀死美国的白男们?》)

1. 珍妮一家

蒙大拿西部的弗拉特德湖是记者到访的第一站。这里,正开展着为期4天的暑期夏令营。

这个夏令营的主题是:铭记。

500

(夏令营门板)

“这里的小孩,都经历过家庭成员的逝世。”夏令营的负责人缇娜·巴雷特介绍道,“去世的原因大多都是自杀。并且这位家庭成员,有很大一部分是父亲。”

500

(珍妮一家)

在这里,记者遇到了第三次参加夏令营的珍妮一家。

珍妮和她的丈夫,里克,都是老师。两人在学校一见钟情,在你来我往的书信中确认彼此。

“他可靠、强大,但他确实在情绪上有些冷淡。”这是珍妮对最初的里克的评价。

后来,两人结婚了,经营着外人看起来平淡、幸福的生活。但里克的内心却依旧无法平静。一天,里克送完小女儿莉莉上学后,回家拿了一把枪,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死前,他给珍妮发了一条短信:我爱你。

看到短信的珍妮马不停蹄地赶回了家,在储物间里,原本用来存放枪支的柜子门开着。

“灵魂离去的速度有多快,我可以随他而去吗?”这是珍妮对最后的里克的想法。

500

(里克)

虽然今年已经是珍妮一家第三次参加夏令营了,但是不管是大女儿艾比,还是小女儿莉莉都很喜欢这里。

艾比觉得,在夏令营,所有人都有着相似的经历。不用冗长的解释,大家都懂的。莉莉觉得,夏令营能够让她释放自己的情绪,做自己,接受自己。

而对于死去的父亲,珍妮一家的反应却截然不同。

“我还好。我只是默默走开了。”年幼的莉莉没有太多的话语要说。

而年长的艾比思考了很久后,耷拉着脸说:他是最好的父亲,最好的朋友。但我还没原谅他,他说好陪我跳舞会的第一支舞的。

500

(艾比)

02.曾经的伐木工人

夏令营的小朋友们聚集在一起释放情绪,而距离夏令营不远的米苏拉县里,也正举行着另一场聚会。

在蒙大拿西部的米苏拉县里,人们正欢庆着一年一度的博览会。热闹的气氛,让人一时难以想象,这个小镇在过去5年里,自杀率上涨了整整50%。

500

(当地集会)

对于这个城市居高不下的自杀率,约翰·林根,这位土生土长的米苏拉人,有着自己的看法。米苏拉早期的经济完全取决于木材行业,砍伐、搬运、加工,那是一个几乎只有男性的世界。

今日的米苏拉和1964年的米苏拉,完全不是一个城市。

在经济尚可的上世纪,米苏拉的男人们几乎都从事着与木材行业相关的工作。那个时候,人们的身份认同很大程度是取决于工作的。

在陌生的社交场合里,人们相互搭讪时,开口的话通常会是:你是做什么的?不管答案是伐木工也好,是加工工人也好,这通常都代表了人们有一份日常稳定的工作,有还不错的收入养家糊口。

而今日,如果你再问人们这个问题。答案会复杂得多,‘我无事可做’、‘我还在找工作’,但人们还是那些人们。当民众长时间以一份工作来标签化自己,而有天那个标签不再存在了,那么人们如何去定义自己?

500

自我定义是一方面,实际的经济危机又是另一方面。

不再有能力养家糊口,这对于这些生长于西部的传统牛仔而言,又是另外一个精神层面的折磨。

这是一种辜负,对家庭,对妻子,对孩子的辜负。

在米苏拉这个小镇里,还有许多人生活在传统的西部文化里。

自给自足的观念仍然深入人心,不能依靠别人,一切靠自己的想法依旧根深蒂固。小男生们自小就被教育要坚强、勇敢、不惧,独立。

然而,当现实的打击到来,人们无法再依靠自己的力量摆脱泥潭时,这些人却不知道该如何与人倾诉自己的窘境。当你只能靠自己打破困境,然而你能力又有限的时候,却又只能自己默默承受的时候,选择就开始变少了。

500

约翰觉得,白人男性们曾经拥有过很长一段时间的风光,然而社会变化太快,适应不了这样的变化,或许也是原因之一。

“如果我不再是老板了。那我是谁?如果我的上司是个女性、甚至是个穆斯林女性,那我又是什么?这不是我成长过程中的社会,但它是现在的社会。”

500

(约翰·林根)


03.忙碌的警察

克里斯·卡梅伦是米苏拉县的一名警察。据他所说,在过去三年里,有关精神疾病和自杀的报警率翻了一倍。

在警车上,记者还没来得及和克里斯搭上话,报警通知就进来了。

500

(警车)

总台要求克里斯到一户人家去查看一下。房屋的主人独自居住,曾有过抑郁症,并写下过遗书,有人久久联系不上他,怀疑他已经自杀身亡了。

​在面对有自杀倾向的市民时,克里斯在反复确认对方情绪稳定之后,这么强调到:“不要伤害你自己。如果你需要任何帮助,请联系我们,好吗。”

500

(克里斯)

这是克里斯今日接到的第三起疑似自杀的状况检查。

之前两起分别是:尝试着在自家前院里饮弹自尽,以及走进枪店里尝试买枪自杀。

“这浪费了我们很多资源。每一次出警,我们都需要两名警察。而当我们处理这些案件的时候,其他地区可能在发生严重的犯罪事件,但我们却赶不过去。”克里斯这么说着,却又不得不驱车奔赴下一个任务点。

500

(克里斯)

枪支,是美国人自杀最常见的方式,蒙大拿尤其。

04.48小时的医生

在米苏拉,自杀未遂的人,会被带到当地的一家接受心理诊疗。而近年来,这里的医疗压力在不断增加。

布鲁斯·贝特,是这家医院里的一名专业医生,对于他的工作,他是这么形容的:“十分混乱”(lot of chaos).

500

(布鲁斯)

布鲁斯就职于急诊部门,一周工作时长48小时。在这48小时里,他平均能见到大概20个病人。而这20个病人里,大约有14个是因为自杀问题而出现在他的诊室。

不幸的是,这个趋势正朝着坏的方向愈演愈烈。从他进入这个医院工作开始,因自杀而被强制送往医院的人,每年都在以20%-30%的比例上涨。

但即使是这样紧缺的情况下。蒙大拿精神疾病预防与管控的经费还在不断被消减。

“我知道的服务项目里,大概有30%的服务会因此消失。这里会更加繁忙。”布鲁斯说。

500

在诱导自杀的所有可能里,布鲁斯把矛头指向了酒精、孤独、以及贫富差距。

“酒精使人丧失理智,变得冲动。而孤独使人受伤,精神上的伤害,肉体上看不到,但是大脑感受得疼痛,难以忍受。”

 而贫富差距所带来的问题,约翰是这么解释的:

你和一群有钱人擦肩而过,只有你穷困潦倒。这对中年白人男性而言是十分难受的,这会让他们觉得他们在给他人增加负担,他们没有创造价值。而当贫困差距拉大时,这样的情绪会被放大,人们会被一遍遍的提示‘你是那个蛀虫’。因此,越是贫穷的地区,越多的人想要结束生命。

而蒙大拿有着全美增速最快的贫富差距。

500

05.自杀未遂的独居者

“一旦我失去了工作,我就去自杀。“63岁的罗梭是这么打算的。

500

”我没有任何可以证明自身价值的东西,就像机器上一个不起眼的螺丝钉,是时候被替换了。”

在过去的40年里,他一个人生活在父母遗留下来的房子里,陪伴他的只有他的狗。

受常年抑郁影响,几年前他尝试过自杀。

500

那天,罗梭走进房间,拿起枪往外走。他的狗紧紧跟着他。

该如何处置陪伴了多年的宠物?罗梭思考许久,决定带着它一起离开。于是,他往枪里放了第二颗子弹。

小狗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它抬头看着主人,就那样静静地看着他。

那一瞬间,罗梭下不去手。

500

记者问“为什么要自杀?”

罗梭把原因归结于孤独,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他的世界简单到只有他自己和一条狗。而孤独这种情绪有时是很致命的。

500

罗梭:“生活在这个国家,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如果你不是一个具有竞争力的人,比如我,生活会很不容易。美国人们一向是崇尚争上游的,人们不喜欢输家。”

罗梭:“我们的生活里充满了不正确的普世价值,美国人们似乎就应该是强壮无敌的超人。就像是漫威里的超级英雄那样,随时随地准备拯救世界。然而,现实是,我们都只是一般的普通人,我们做不到。”

500

在第一次放弃自杀后,罗梭在自己的手上纹了一个大大的分号。

“当一个句子以分号结尾的时候,这个句子就还没结束,之后还有内容。这是我对自己说人生还有后半段,别放弃。”

 

是什么导致了白人男性的自杀率不断飙升?在五段采访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释。

但可以确定的是,沟通是唯一的解决方法。

在影片的最后,有这么一段话:

人生总有起起伏伏。每个人都会不时地遇到压力。如果,人与人之间都愿意互相倾诉与倾听,那么绝望也就不再多。

共勉。

(完)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