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是否可以从改善城市体育健身场所出发

   全民健身,讲了很多年了,但是身边能够持续坚持锻炼的人,并不是很多!年轻人大腹便便的比较多,还有一些虽然不是大腹便便,但是身体单薄,肌肉力量十分弱,可能和现在社会流行的男孩中性化风气有关吧。

   其实,如果能够在城市社区形成锻炼的风气,那么很多人耳濡目染也会加入锻炼的序列,也会减少很多年轻人柔弱到连十个引体向上都拉不了的情况。但是,看看我们现在的城市建设,城市规划者或许会有动力去建设大型的体育场,去建高档的健身会所,因为这些都有利益或者政绩驱动。但是,却很少舍得拿出地皮和资金去建设一些社区级别免费的开放健身场所。各个小区虽然有场地,但是,小区的物业更热衷的是种些花花草草、或者是安装一些老年人健身用的设施,连个标准单双杠都不愿意按,说白了还是怕担责任。

  从我身边角度去看,实际上周边学校、企业内部篮球场、运动场并不缺乏,但是,这些都是不对外开放的,我旁边就有一所技校,一个标准的足球场,平时很少人运动,到了寒暑假,更是冷冷清清,但是,学校是没有意愿去开放的,毕竟开放后,除了多了管理责任外,如果出了事情,学校更是有拎不清的扯皮风险,所以干脆铁将军把门,省心省力,这就需要国家和政府从全局去考虑,该补贴就得给出补贴,该有政策就应该给政策,这样才能充分盘活城市的健身设施,推动全民健身的顺利开展,而不是光出两个文件,喊喊空洞的口号!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