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的各省数量与年龄分布(留存文档)

谢谢编辑把我这篇回帖置顶,文章引起了很多争论,很多是我始料未及的。前些天我翻了翻评论,一直没有回复,我感觉争论已经离题万里,过于火热。现在等涟漪平覆,统一回答如下。

1,我为什么将大师的标准设置为钱学森先生。

因为我回答的题目就是“我们需要钱学森这样的大师,请问,近几十年来,为何再不出现?”。标准不是我设定的,我只是在“扣题”。

2,关于钱学森在美国经历的相关问题

这篇回帖是周一早上看到主贴后,匆匆写就,没有检查。谢谢个别网友指出问题。

可无论冯·卡门的出身,或者钱学森与JPL的关系,并不影响文章的结论。没有美国的国力支撑,无论冯·卡门还是钱学森的工作都不可能顺利展开。在那个年代能支撑相关研究的国家不超过5个,德、美、英、法、苏。

三两年前王贻芳院士敢提出超大对撞机项目,并能引起舆论争议,还不是因为他的祖国是中国,现在有钱了。如今搞高能物理的那帮人除了在中国可能“忽悠”成功,还能有哪个国家能独立建成这个项目?除非七八个国家联合,否则这项目根本搞不成。这真是一中国vs外国

3,为什么将理工科研究人员的学术生涯与祖国的强大与否联系?一切的起点来自几年前做的统计分析。

在继续行文前,我先写下一些注解。

a,院士,含资深院士与院士。资深院士是年龄超80岁的院士,两者就大的差别就是投票权的有无(懂的都懂),字面上的“资深”不是学术水平高下的区分。现在科学院资深院士大约占40%。本文如此划分院士群体,是因为现在资深院士以1941年划界,这一年份划分标志非资深院士的基础教育、本科教育均是在新中国完成的(少部分院士本科是留苏的,也是新中国资助的)。

b,科学院的简历是出生地,不是籍贯。学者被评为院士年龄大体是50~60,院士大体是出生在20~60年代的群体。结合当时的社会条件,可以大体假设院士的基础教育是在当地完成的。

c,本文只分析了科学院院士的情况,工程院我翻完第一个学部(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的非资深院士简历后,已经觉得完全不影响结论了,故没有再做工程院的分析。

了解这些后,我可以写下我的结论了。

1,资深院士这一群体有着明显的南北差别(按长江为界),南多北少,比例超过3:1。除了北方的人口少于南方、经济差别外,另一个合理的因素应该是战争,如出生于云南的7个院士,主要集中于昆明,其中的5个生于1930至1940年间。北方资深院士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张作霖的原因?),南方资深院士主要分布在上海、江苏、浙江、湖南、福建。

2,资深院士的分布更是呈点状。1949年前,当一孩童出生的那一刻,命运已经被固定了。民国孩童没有出生在上海、北京、天津、苏南(京苏锡常镇),前扬州地区(现扬州+泰州),成为院士的几率显著下降。351位资深院士中,这5个地区共135,上海57,北京18,天津9,苏南42,扬州地区9,其余的资深院士也有相当多数出生于南方各省城。这样的分布明显不符合人口的分布,合理的解释是经济因素,地区之间基础教育的不平衡,学生家庭的经济情况等原因。在资深院士进行基础教育时,城市与乡村、南方与北方、东部与西部差别是巨大的,那是文盲占90%的中国。

3,解放后,50年代出生的群体,因为某些原因(就不明写了),成为院士的几率减半。75~79岁院士占比为13%,70~74占6%,65~69占4%,60~64占11%。(数据引自科学院官网)。

4,解放后,无论南北、东西,院士的分布更加均衡。得益于社会的稳定、经济生活的恢复、基础教育的普及,在江苏、浙江继续保持院士的高产出情况下,上海、天津、云南解放后新院士的“产能”显著下降。陕西、山西、安徽、吉林、甘肃、湖北发力明显,河北、湖南、广东、四川、重庆、山东、河南保持稳定,个别省份零星突破。各省的变化是可以理解的,解放前南北、东西、城乡之间的基础教育差别是1:0的区别南北差距从资深院士的3:1,下降到40年代的2.5:1,50、60年代的1.77:1。随着各地基础教育在80~90年代的快速拉平(70后接受教育的年代),这一比例会更好的接近。直到建国百年90、00后开始评选院士时,这一比例可能会缩小到接近1.25:1(2014年南北人口数据比例)。

基础教育的拉平是会导致南北比例的拉平的。结合江苏的数据分布,以长江为界(苏南:京苏锡常镇,苏北:泰扬通徐淮连宿),早期苏南的独占鳌头更多的是因为基础教育领先普及而造成的,当60年代后苏北基础教育比较普及后,苏南的优势变小。

          总        资深         40年代           50年代           60年代后

苏南   75         42               6                    11                  16

苏北   39         15               4                     7                   13

南汇   1            1          (南汇1958年前属于江苏,后划为上海)

附:                                        各省院士数量与年龄分布

500

注:图中的数据排除了港澳台地区院士,华侨出身的院士与出生大陆,成长于台湾,后加入中国籍的院士。

综上,院士分布的变化得益于新中国基础教育的持续投入。而高等教育的研究投入,在进入 21世纪后更是迅猛增加,未来必将涌现更多高水平的结果。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