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想想,你比黄克功如何?

 |是不是党员|

前些天,有个同志给我发来了一些截图。截图里,是某个同志在那里发牢骚,意思是当年也是在一线战斗过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而现在,别人是赚的满盆满钵,升官的升官,发财的发财,而他什么都没有,心里产生了不满的心理。其实,如果牢骚话到这里结束了,也就算了。图片上,他却开始对其他的同志开始诋毁,而且还说了一些非常不合适的话,甚至有一些很过分的内容。发给我的同志想我劝劝他。

我看过那个对话之后,想了想,就回了一句:我记得他是党员?你问问他,是不是党员?发来图片的朋友说问问看,过了一会儿回复我:他是党员。我说,如果是党员的话,你就发一句话过去:打报告,退党,然后想干啥干啥。如果不退党,就自己买票到武汉来,我请他吃小龙虾,然后带他去参观一下纪律建设陈列馆。

过了一会儿,朋友发信过来,说他认错了,就是心里不舒服,发发牢骚。过了一会儿,那个同志自己给我打来了电话,很委屈的说了很多,我没有打断他,听完之后,我搞明白了,是有个岗位他觉得他可以胜任,然而最终组织却任命了其他的同志,所以心里不平衡了。他委屈的哭了出来,我安抚了老半天,然后跟他说:没有人可以一直在高光之下,不可能一帆风顺的。但是纪律就是纪律,以后可不能胡说八道了。他也表示明白了。我跟他说,抽空来一趟武汉,小龙虾到季节了,我请他吃虾,食宿路费我都包了。他说现在忙,抽空了一定来。我说,刚刚说话那么重,跟你道歉。他说,没啥,也幸亏我提醒了他,要不然还不知道会说出什么话,做出什么事情来。

挂了电话之后,我想了想,还是跟他所在当地反馈了一下信息。有事,组织内部的渠道是畅通的。通过两边沟通,我就明白,其实组织待他不薄了。只是,他的能力和工作岗位的需求,事实上已经不匹配了。他是个好同志,很努力,也想做事,然而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他也终于到了跟不上的时候了。当地的同志知道他有情绪,也已经在着手安抚他的情绪了。

时代变了,能力跟不上了,很正常。有情绪,发泄发泄也正常。但是,不能说过头话,更不能去做过头的事情。因为,纪律就在那里。

500

 |每个党员都该去看看的地方|

武汉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全名叫做: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馆。我个人觉得,这是个全国党员同志,都应该来看看的地方。党史教育,包括党纪历史的教育。来看看,在很多时候,就可以让脑袋清醒清醒。

500

我们党从建立到今天,由小变大、由弱到强、步伐铿锵、无往不胜的原因是什么?我们承担使命、汇聚民心,一直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原因是什么?四个字:铁的纪律。

这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道理很简单,每个人都懂。但是,党的纪律是怎么形成的?是从哪里来的?很多同志搞不清楚。简单介绍一下,纪律建设,是从无产阶级政党理论建设过程中,就已经被强调过的事情——

马克思、恩格斯把必须绝对保持党的纪律特别是严明党的政治纪律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一条建党原则,指出了党的纪律对于无产阶级政党和党所领导的事业的极端重要性。1859年5月18日,马克思在致恩格斯的信中明确指出:“我们现在必须绝对保持党的纪律,否则将一事无成。”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413页

恩格斯认为,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中,“胜利的首要条件是严格遵守法律,而一切革命的高调和喧嚷都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失败。这种纪律是一个有成效的和坚强的组织的首要条件,是资产阶级最害怕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540页

在反对巴枯宁主义斗争中,恩格斯强调:“没有任何党的纪律,没有任何力量在一点的集中,没有任何斗争的武器!那末未来社会的原型会变成什么呢?简而言之,我们采用这种新的组织会得到什么呢?会得到一个早期基督教徒那样的畏缩胆怯的而又阿谀奉承的组织”。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519页

500

简单的说,我们革命的导师,从理论上,很早就给我们给出了指导。

而我们党在建立之前,“铁的纪律”,就已经在我们党构建的计划中。

500

而当我们党成立的第二年,第二次全国大会,就修改了党章,专门写了纪律——

500

这,当然不是说说而已。

在这个陈列馆,我看见了在课本上学习过的“黄克功案”。

500

黄克功,江西南康人,1927年参加革命,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入党。参加过井冈山斗争和两万五千里长征,历任红军班长、排长、连长、营政治教导员、师政治部宣传科长、团政委。在二渡赤水的娄山关战役中立大功。延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二期第15队队长、第三期第6队队长。 

这个履历看起来,是不是感觉很普通?

那我们换个说法:黄克功少年时代就参加红军,经历了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参加了保卫中央苏区的几次反“围剿”战役。

特别是在那艰苦卓绝、无比悲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黄克功在四渡赤水和夺取娄山关等著名的战役中立过大功,担任过师宣传科科长和团政委。

到抗日战争爆发时,出生入死、身经百战、战功卓著的黄克功已经是八路军的一名旅长了。当时他年仅26岁,年轻英俊,笑起来很有感染力,再加上个人有着辉煌的经历,很是受到人们的热烈追捧。

黄克功的功劳,不可谓不大,能力,不可谓不强,背景,不可谓不深。他是红小鬼,是经历了那么多战役,为数不多活下来的红小鬼。

然而,他的人生,却葬送在他自己的手里——因为他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

500

刘茜,原名董秋月,山西定襄人,在太原市友仁中学读书时,思想进步,是民族解放先锋队负责人。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她“愤暴日侵凌,感国难严重”,积极响应党的抗日号召,在党组织的护送下,冒险通过敌人的一道道封锁线到达延安。

她充满了抗日救国的热情,在从延安给哥哥的信中说:“我并未把自己估计多高,只不过尽力而已,吃苦受惊当然是有的,但为了国家又有什么可说。”到延安后,刘茜先入抗日军政大学第十五队学习。在抗大,她生气勃勃,努力学习和工作,几次要求上前线,被校领导誉为“年龄最小,表现最好”的学员。

刘茜到抗大第十五队学习时,正好黄克功在第十五队任队长,遂与黄克功相识。两人经过短期接触,感情尚好,经常通信往来,渐涉恋爱。

1937年9月,陕北公学成立,抗大第十五队全体人员拨归陕北公学,于是,刘茜也随队转入陕北公学学习。但不久,黄克功被调回抗大任第六队队长,刘茜仍留在陕北公学。以后两人接触少了,关系渐渐疏远。黄克功见刘茜与其他男同学来往,心怀嫉妒,加之听了一些风言风语,就觉得刘茜在陕北公学另有所爱,对他不忠诚,就去信责备刘茜并要求立即结婚。刘茜对黄克功的反复纠缠,渐生反感,屡次劝说、批评无效后表示拒绝结婚。黄克功则认为“失恋是人生莫大的耻辱”。

黄克功和刘茜之间有过一段短暂的热恋,但随着两人交往的加深,他们对爱情及婚姻家庭认识的巨大差异很快就显现出来。对于夫妻在婚姻中的地位,刘茜认为:“就是夫妻在合理的社会制度中,互相的也是各不依靠,而是帮助,你认清点!!”同学董铁凤转述刘茜对她说过的话,刘茜对黄克功不满意的地方是:“她觉得他只认识一天,便要求她结婚。”

此外,两人的观念差异还体现在交友问题上。由于工作及性格的原因,刘茜与其他男性有较多的接触,这使黄克功心怀妒意,以致无端猜疑,认为她“随处滥找爱人”,而刘茜曾告诉黄克功:“我们像亲兄妹一般的过着生活来到延安,但我们是同学只[之]合,而没有和其中之一个产生什么爱的,我们一块游山玩水,一块打球,一块讨论,无形中失去了男女之界。现在仍是那般的。”

在后来的调查中,两位调查者都认为刘茜与其他男同志仅有工作关系,与外面(白区)及其他人之间亦没有信件往来。

而刘茜在拒绝黄克功之后,黄克功却恼羞成怒,杀害了刘茜,一共开了两枪。

之后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黄克功在1937年10月12日,经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被判决死刑立即执行。在判决之后,导师的亲笔信也到了现场,被要求公开宣读。此时,黄克功还觉得自己或许有救了,可是听完信,却惭愧的低下了头,然后喊了几句口号,被执行。

导师的信里写了什么?大家可以自己看看——

500

500

500

写到这儿,再看看现在,我就忽然想起来一些做出过一些贡献,却后来被依纪依法处理的一些人嘴里的风凉话。在那些人心里,他们曾经立过功,做出过一些贡献,获得了一些成绩,于是吃点儿喝点儿拿点儿,没啥。

还有一些,虽然并没有犯什么错误,但是也是一天到晚以功臣自居,似乎什么事情都是他做的,别人都没有做事,别人都没有他辛苦,就他讲奉献,明明已经过的很好了,组织也待他不薄,他却一天到晚牢骚不断。

现在想想,真的是这样的吗?我就想问问:你就想想,你比黄克功如何?

500

最后,我真诚的推荐每一个党员同志,都可以到武汉,到这个纪律建设历史陈列馆来看看。或许在这里,我们会想起来很多事情:一路走来,想想当初为谁扛起枪,为谁上战场,为谁打天下,为谁赴国殇;看看现在,是否还守住初衷,是否还挺直脊梁,是否已经忘了本,是否还记得爹娘。

就这样吧。

你回首时

青山白云的景象

山水不渡我

琴声不渡江留你在心上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