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为石器时代晚期,B为青铜器时代初期,A的现代化等于B化吗?
天是中华文化体系下建立的人文概念词汇,Sky是英语文化体系下建立的人文概念词汇,两者称呼不同、标准不同、边界不同、含义不同,谁对谁错?谁能代表了现代化?
中国和西欧都进入了铁器时代,中国文化体系下发展出来的冷兵器和西欧文化体系下发展出来的冷兵器,哪个代表了现代化?哪个理论是正确的?哪个文化体系是错误的?
反过来,英语哪一天发展到比汉语先进得多了,是否中国就可以用现代化的名义来消灭汉语了?
所以在我看来,A的B化是有问题的,因为A的最大利益只在自身文化体系下的石器时代发展后的青铜器时代化上,在A自身的文化体系一脉相承的发展线上、自身的道路上——因为B走的就是这样性质的道路,文化宗主的道路。
B充其量只能作为A用来参考和借鉴,纳入、转化、构建到A自身的文化体系中,无则从自身文化体系出发衍化并构出有,短则转化弥补成长,这说来说去都避免不了要将之完全消化,并使之成为自身文化体系的一部分才行。
而不是错把现代化当B化,反过来把自己消灭掉,化成B的附庸。
但我国如今的问题,却恰恰是源自把B化笼统地当成了现代化,以及呈规模性地、社会性地过度贬低了自身原有的文化体系道统与相关成果的缘故,从而引发了一大堆的源乎于此的问题。很多被人牵着鼻子指东往西走的病症,皆于此;很多虚无自身价值的问题,也关联于此。
究其因,却可以看出这些问题都并不存在于:“(1)A独力进入青铜器时代的发展路线中;(2)B独力进入青铜器时代的发展路线中”这两条A和B各自的独立发展路径上。
这些问题,可以说都是基于存在谬误的现代化认识下所引发的被发性的问题。而在它的时间性发展线上,也自然隐埋了以B对A实现文明演变、文明吞噬为结局的地雷,若成,则自然会长久地害及到A文明的归属人群的安全与利益。
反过来对A方而言,A要找到的,恰恰就是(1)那条路线上的自己,只有争取逐步递进并最终契合于那个属于自身发展线上的青铜器时代,才能消弭前述问题中存在的一系列的隐患,与相关的弊端。
由可辨见,文化文明发展的进程层面上,所谓的现代化,就如同已经过去的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一样,对于各文明各文化体系来说,实际上大家都能走到这个进程,关键是要达成核心促成条件,才会有后继演变的基础——如熟食文化的建立与发展逃不开要利用火与热这一核心条件。
但大家都走到这个进程下的各自的文化,却又是各表的。或者说,是有相通处,而又有大量的相别处的。不同文化体系下的诸多文化成果,在赋名、定义、标准、划界等方面上,是因人文各表而自然不同的。这就如同古中国建筑和古希腊建筑,汉剑和罗马剑,明代汉人服饰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意人服饰一般,相通处,源自读解同一本无字天书,不同处,源于人之文,明化天之文而各表的缘故。
由此可见,对于A而言,还是要跳出B的边际,建立A自己的文化体系延长线上的赋名、定义、标准和界定、颜色、性质等,要有A自己的尺子,用A自己的文化体系说A自己的话,去争取去实现A自己的最大利益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