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就卢旺达大屠杀承诺负责但没道歉,幸存者:非常失望
【文/观察者网 周弋博】
当地时间5月27日,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 (Emmanuel Macron)访问卢旺达,并在公开讲话中承认法国对卢旺达大屠杀负有责任,还承诺将加大努力,将当年实施种族灭绝的嫌疑人绳之以法。
不过,马克龙虽然试图请求卢旺达人原谅,希望两国能够友好相处,但却并未进行道歉。
这种“话术”并没能让卢旺达大屠杀幸存者们接受,“我们不想听他谈论法国在这场种族屠杀中的责任问题,我们想听到他的正式道歉,我真的很失望。”
事后,马克龙在同卢旺达总统保罗·卡加梅(Paul Kagame)举行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道歉’并非(此时)合适的措辞”,自己也并不乞求得到原谅(I cannot grant forgiveness)。
马克龙在卢旺达基加利的大屠杀纪念中心发表讲话 图源:路透社
据美联社当地时间5月27日消息,法国总统马克龙当天到位于访卢旺达首都基加利的大屠杀纪念中心,在向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遇难者纪念碑献花圈后,发表了一段公开讲话。
马克龙表示,法国在这次种族灭绝事件中“并非共犯”(was not an accomplice),但却最终与卢旺达的“实施种族灭绝的政权”站在了一边,因此在这次事件中承担着“压倒性的责任”(overwhelming responsibility)。
“法国在卢旺达负有历史和政治责任。它的责任包括,正视历史,认识到长期以来对真相保持沉默给卢旺达人民带来的痛苦。”马克龙说,“只有那一晚的亲历者才有资格去原谅,并给予一份名为宽恕的礼物。”
马克龙讲话视频截图
不过,马克龙的这番言论,并没能取得他口中“那一晚的亲历者”的好感。
“我们不想听到他谈论责任,谈论法国在种族灭绝中扮演的角色。”卢旺达大屠杀幸存者丹·卡伦齐(Dan Karenzi)表示,“我们幸存者想听到马克龙向我们正式道歉。我真的很失望。”
卢旺达大屠杀幸存者协会“Ibuka”也表示,马克龙“没有明确道歉,也没有试图请求原谅”。
该协会负责人埃吉德·恩库兰加(Egide Nkuranga)指出,马克龙“试图”解释这场大屠杀是如何发生的,以及他们应该承担什么责任,但他并没有真的这么做。
更何况,马克龙来访卢旺达一事,还给了不少当地人“获得道歉”的希望。
卢旺达民主纲领党(Rwandese Platform for Democracy)在马克龙演讲前就曾发推表示,希望他“真诚道歉”,并向种族灭绝受害者“承诺赔偿”。
讲话结束后,马克龙同卢旺达总统保罗·卡加梅(Paul Kagame)出席联合新闻发布会。卡加梅在会上表示,马克龙的话比单单一个道歉更有价值,他说出的是真相。
“这是一个具有极大勇气(tremendous courage)的举动。”
马克龙与卡加梅
马克龙则表示,将加大努力,将当年实施种族灭绝的嫌疑人绳之以法,同时承诺不会赦免这些人。
据美联社分析,马克龙还试图解释自己没有道歉的原因,“种族屠杀是无法忘却的,会一直伴随在人们心里(one lives with it)。”
据路透社报道,马克龙还在会上表示,“‘道歉’并非(此时)合适的措辞”,自己也并不乞求得到原谅(I cannot grant forgiveness)。
发布会现场,马克龙与卡加梅均表示,法国和卢旺达的关系翻开了新的一页。
据悉,马克龙曾公开承诺为卢旺达带来10万剂新冠病毒疫苗。
马克龙到访卢旺达
1994年4月至7月,卢旺达图西和胡图两大部族发生大规模暴力冲突,共有50万至100万人惨遭屠戮,其中大部分遇难者为图西族人。
卢旺达政府2008年曾发布报告说,法国方面对大屠杀提供了“政治、军事、外交和后勤上的支持”,对大屠杀发生负有责任。法国政府随即驳斥了这种说法。
20多年来,两国围绕卢旺达大屠杀相关历史问题矛盾不断,并一度断交。
今年3月,马克龙委派的历史学家得出调查结论认为,当时的法国政府对卢旺达大屠杀负有“重大责任”,使可预见的大屠杀最终发生。随后,两国关系出现好转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