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语言体系在建立过程中,从不排外。

【本文来自《中国的语言是约定俗成的,一些很好的词,大家都认为是贬义就会变贬义词,比如“小姐”》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违和先锋

    “霸凌”是从英语单词“bully”而来,本身就不是中文词汇。

    “考虑”和“考量”都在使用,词义而言“考量”表达得更细一点。

    “失踪”和“失联”都在使用,相对而言“失踪”(失去踪影,人间蒸发)比“失联”(失去联系)更绝望一点。

    “渠道”和“管道”词义感觉互不接近,怎么会把“渠道”叫“管道”的?

    “控制”和“掌控”都在使用,相对而言“掌控”比“控制”更具体更细,更强调实际控制的程度。

新中国建立后,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整语言词汇体系,这其中不乏外来的词汇,新中国的语言体系的建立过程中,从不排外。

现在我们抛弃了中国大陆成熟的、完整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采用台湾省的用语习惯和词汇,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上的不自信。

比如“考量”这个词汇,我检索了人民日报历年的文章,除了在50年代偶尔出现过,在此后则一直没有出现,均用“考虑”这个词汇。

还有“凤梨”、“车厘子”这些称谓,也是这些年逐渐学习台湾的用语习惯后才出现的。

再有一些专业术语,如“海试”、“阅舰式”,也是跟着台湾学会的。但是在人民海军的词汇中,这些是不存在的,相对应的是“航行试验(简称试航)”、“海上阅兵式”,而规定这些称谓的文件在网上随处可查,即中国国家军用标准《舰船通用规范》和《解放军队列条令》。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