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早期在澳门发展史也值得搜集整理

 

    笔者参加由澳门中联办台湾事务部组织的「澳门媒体涉台报导江西湖南参访团」的活动,昨日首站是「英雄城市」南昌,而且第一个项目就是参观被誉为「八一军旗在这里升起」的「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结合到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习近平主席号召全党全国人民学习党史,因而也就具有特别的意义。

     澳门地区作为中国的一部分,因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同样也在澳门地区发展组织活动。除了人们熟知的柯麟、柯正平昆仲的隐蔽战线活动,尤其是后者创立了中央驻澳机构的奋斗史之外,其实在此之前,中国共产党就已经在澳门地区进行活动,而且也曾经为接应南昌起义的南下大军进行了准备工作。笔者日前呼吁「抢救南光史」,其实搜集中共早期在澳门地区活动的史料,也同样重要。

     实际上,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即重视在港澳地区开展工作,利用港澳的特殊环境,进行革命斗争。中共的早期领导人很早就开始关注到澳门。据笔者手头掌握的资料,一九二二年澳门「五二九」事件发生时,张太雷即向社会主义青年团广州执行委员会提出,通电警告葡萄牙政府,组织关于葡案的宣讲队。张太雷并在中共创办的《广东群报》上发表了声援澳门工人的文章。在大革命时期,中共已经在澳门建立党组织,名称为中共澳门特别支部,由广东省委领导,成员曾发展到数十人。但大革命失败后,其工作一度陷于停顿。南昌起义后,中央令广东暴动策应南昌起义。省委即开会贯彻。叶季壮、张培道接通知到澳门参加省委召开的会议,讨论响应叶挺、贺龙大军南下工作计划。会后,叶季壮在澳门新桥召开五邑地区党员会议,省委也派干部参加,研究贯彻省委关于「全力接应八一南昌起义大军」指示,决定派党员回到各地乡下发动群众,开展迎接起义大军的准备工作,以响应叶贺南下。

     中共「八七」会议决定由张太雷、杨殷、黄平组织临时南方局,负责两广、闽南地区的暴动以及一切军事、政治事宜。南方局和广东省委在香港召开联席会议,决定由张太雷负责全面工作并兼任广东省委书记,杨殷负责南方局的军事和肃反两个委员会的领导工作,并兼任广东省委委员,负责工委工作。会后,杨殷在澳门依靠潘兆麦建立南方局军委和肃反委员会领导机关,并任主席,潘为两委会秘书,协助杨主持工作。为打开工作局面,杨殷建立工作网,派人到广东各地恢复党组织和群众组织。他自己则经常化装来往于港澳和省内各地指导工作,向各地同志宣传、贯彻「八七」会议精神。杨殷派杨青山做交通联络员,经常来往港澳,并负责收集《红旗周刊》稿件带往澳门交由杨章甫托熟悉的印刷店秘密印刷,用广告招牌纸作封面伪装,然后由杨青山带到香港分发各同志。党组织还调派广东省农会的黎诚到港澳地区工作。他先到澳门,住在杨章甫和苏南家里。他的任务是住在澳门,出发到内地工作,传达党的「八七」会议精神。黎去一个地方工作十多天,任务完成后,就返回澳门一次,接着又到另一地方工作。

   

     一九二七年十月,为组织配合策应广州起义,杨殷以做生日为掩护,在澳门宴诞酒店召开南方局两委联席会议,参加者多为粤汉、广九、广三等铁路工会的骨干,还有省港罢工期间的干部。会议研究贯彻「八七」会议精神的具体方案和准备广州起义的武器问题;布置组织铁路工人回广州参加起义。萧一平也在澳门联络中山、顺德农军策应广州起义。党组织先后派𧝁荣、王士烈、梁广、黎诚、刘吉棠、杨青山等一批同志从港澳回广州参加起义。十一月初,五邑地委在澳门召开会议,传达贯彻省委指示,成立五邑暴动指挥部,由叶季壮兼任总指挥,派出党员深入五邑地区,动员群众暴动配合广州起义。

     广州起义失败后,大批起义人员转移到澳门。为了解决吃饭问题,新会县总工会委员长吕棠把自己的一个孩子卖掉,得来的钱用以帮助组织渡过难关。党在澳门的机关负责接待和安置从广州撤到澳门来的同志,为他们解决食宿和出路问题,还对党员进行登记。当时在澳门负责这些工作的有杨章甫、潘兆銮、萧一平等同志。被捕押在番禺监狱的黄健(后来与杜岚结婚),事前接地下党秘密通知即将起义。广州起义时听到枪声即号召难友砸断锁链一起冲出狱门,参加暴动,失败后他也转移到澳门,找杨章甫报告参加广州起义经过。经党组织同意作登记。一九三零年十二月,中共广东省委发出第十八号通告,要求各地党组织加紧布置年关斗争,其中有「在香港、汕头、澳门等地方成立失业工人委员会来号召这一斗争」的内容。

     由于香港、澳门的特殊环境,也为东南亚共产主义组织的活动提供了良好条件。一九三五年四月,越南党代表大会在澳门召开,制定斗争策略。会议召开近两个月的时间。大革命失败后转移到泰国的中共党员苏惠,陪同泰国共产党支部局负责人之一的刘漱石到澳门参加大会。苏惠的任务是带孩子租住一小楼二间房掩护大会秘书处。越南党一位称「阿何」的工作人员也住秘书处打印会议文件。这次会议宣布共产国际已接受越南党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

      会议结束后,越南党的负责人胡志明到秘书处来住,他要求苏惠帮助找到中国共产党的关系,并建议苏惠写信回家把妈妈接到香港来帮助带小孩,以便工作。于是,苏惠便从澳门转到香港,通过香港《大众日报》主笔任毕明找到中共中央派到香港开展统战工作的宣侠父,便将胡志明急于与中国共产党联系的要求向他作了汇报。宣侠父很重视,即约见胡志明,为中国共产党与越南党的联系建立了一个「通道」。

      一九三九年九月,中共南方临时工作委员会成立,薛尚实为负责人。在南方临时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广州市委(书记王均予)、中山县委(书记孙康)等各地党组织相继成立。根据斗争形势和澳门的群众基础,广州市委、香港市委认为澳门成立党组织的条件已经具备。一九三七年六月,广州市委委派杜晓霞、廖锦涛赴澳门开展建党工作。八月,杜晓霞、廖锦涛吸收澳门中山纪念中学的余美庆入党。十一月,中共澳门支部成立,此为澳门正式成立中共的党组织。一九三八年一月,澳门支部改为澳门特支。同年五月,广东省委将澳门特支交香港市委领导,由周伯明负责指导。十月,广州沦陷,广东省委职工委书记梁广以及杨康华、温焯华等奉命经澳门撤到香港,成立粤东南特委,梁广任书记。澳门特支由粤东南特委领导,具体由杨康华负责指导。澳门特支后发展为澳门工委。

              澳门中共党组织发展的另一个管道是中山县工委。该工委组织干事兼鸦岗学校党支部书记叶向荣,在澳门接收了陈少陵的组织关系。此后,叶向荣每周或每两周与陈少陵联系一次。后来,叶向荣将陈少陵的组织关系转交澳门党组织。

         此后,澳门的中共组织几经沿革,如「走马灯」般转换,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期间。直到柯正平来澳之后,才较为稳定。

 

 (发自南昌)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