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飞机“迫降”?别这么大惊小怪

来源:“停机坪”公众号(id:tingjiping789),作者:加鸡腿儿

昨天下午,一则关于航班“迫降”的新闻突然在手机里弹出,包括央视等许多央媒在内的各大媒体都发布了消息,吓了我一跳,心想这个民航界的多事之秋能不能消停一会儿。

500

仔细一看,才知道事情的原委:一架从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市飞往中国三亚市的俄罗斯NordStar航空公司波音737客机驾驶舱前挡玻璃突然出现裂痕,飞机进行了约两个小时的盘旋飞行进行空中耗油减轻自重,并于当地时间17:24成功降落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机场。落地后机上166名乘客转乘另一架飞机飞往目的地三亚。

500

我觉得有必要提醒大家,这明显是一起航班“备降”,而不是“迫降”。

其实,不同原因导致的备降每天都会发生,而迫降往往会伴随着人命关天的事故,遭遇飞机迫降的概率远低于你中五百万大奖。

500

那么,备降与迫降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呢?

一、 备降

备降是指当飞机由于不能或者不宜飞往预定着陆机场或者不能在预定机场着陆而降落在其他机场的行为。常见的原因有航路交通管制、大面积雷雨无法绕航、预定着陆机场关闭、飞机上有病号需要马上送医院急救等;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飞机发生机械故障,比如双发客机一个发动机失效、风挡发生破裂等,机组一般会就近寻找备降机场着陆。

今年7月26日,天津航空一架A320客机执行天津至海口航班,在郑州区域绕飞雷雨时遭遇雹击,导致机头凹陷,左右风挡外层被击裂,气象雷达被雹击后失效,当晚于17:53安全备降武汉。

500

500

在每一个航班起飞之前,当班机长签署的飞行计划中都必须至少明确一个条件合适的机场作为目的地备降机场。中国民航局发布的关于确保飞行安全的有力措施“八该一反对”中就明确提出了“该返航的返航、该备降的备降”,就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目的地机场不具备着陆条件的情况下应该果断决策,及时返航或到备降机场落地,不能盲目、强行落地而影响飞行安全。所以备降是飞机在运行过程中为确保飞行安全采取的正常措施,也是对旅客安全负责的体现。

一般来说,如果是飞机起飞后短时间需要备降,大多数情况会选择返回起飞机场(也叫作返航)。当飞机完成了整个航程的一半距离,备降就可能选在航线中段附近符合飞机通行标准的某个机场。如果飞机已经到达目的地区域,就可能选择在目的地机场附近的某个机场,备降机场要考虑是否符合飞机的飞行标准,比如跑道是否满足该型飞机的起降要求、是否具有为该机型加油的设备、机场消防等级和机场净空情况等类似条件。

世界民航史上最大规模的备降发生在美国遭遇9.11恐怖袭击的当天。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当时下令一切在美国境内的民航飞机停飞,命令空军可以击落不听指挥的民航飞机。于是,大批飞往美国的国际航班备降到加拿大的三大机场,温哥华机场成为亚洲航班的备降机场,哈利法克斯和甘德机场成为来自欧洲航班的主演备降机场。由于备降的航班实在太多,停机位远远不能满足保障,飞机最后不得不分成两排停在跑道上。

500

500


二 、迫降

迫降的情况就严重的多了,一般是指飞机因意外情况,比如飞机遭遇严重的机械故障,例如起落架无法放下、机上起火、双发失效,或飞机被劫持等原因,导致飞机不能继续飞行而在机场或机场以外的地面或水面上进行的有意识紧急降落。

由于迫降对落点环境及飞机的性能要求很高,所以也存在着较大风险。比较著名的成功迫降案例有1998年东航的MD-11型飞机由于前起落架故障在虹桥机场成功迫降,而2009年全美航空的一架320客机成功迫降在哈德逊河上也是非常少见的水上迫降成功案例。这两起成功的航班迫降事件后来都被拍成了电影,同时也作为典型案例进入了民航空勤人员每年应急训练的课程之中。

根据东航1998年陆地迫降事件改编的电影

《紧急迫降》片段

根据全美航空水上迫降事件改编的电影

《萨利机长》片段

可见,备降是可控范围内的候补方案,而迫降则是紧急状况时的无奈之举,两者不能画上等号。

回到昨日发生的航班“备降”事件中,我们再谈谈驾驶舱风挡玻璃出现裂痕有多危险。

500

据专家介绍,驾驶舱外层玻璃破裂,常常是有外物撞击、潮气入侵、加热系统故障造成的电弧损伤等原因造成的,而客机驾驶舱的风挡玻璃其实是非常坚固的。

从结构上来说,民航客机的风挡玻璃通常分外层、中层、内层共三层,外层玻璃为非结构层,中层和内层玻璃为承力结构层。内层玻璃要比外层的厚,它承担飞机内部的压力负载;中层是一个防失效结构,如果内层玻璃破裂,它可以防止碎片飞溅,同时也承担着一定的结构负载;外层是玻璃一个坚硬耐磨的刚性表面,是外来物冲击飞机的第一道防线。

玻璃与玻璃之间有其他材料的夹层,三层玻璃的材料均为丙烯酸纤维,它可以承受5倍飞机最大内外压差载荷,当一层结构层(内层或者中层)破损后,仍然可以承受2倍最大压差的载荷,属于失效安全设计。

在鸟击碰撞测试中,在飞机最大操作速度下,风挡可以承受1.8Kg重量的鸟的撞击,除非在特别极端的情况下,风挡玻璃即使出现裂纹,也不影响飞机安全落地。其实,只要风挡的内层完好无损,则可继续后续的飞行,对安全飞行并无大碍。

500

图片来源:东航机务创课微信公号  作者:俞凯 

我刚参加飞行工作不到1年的时候就曾经历过一次类似事件。记得当时是一个从北京飞青岛一小时的航程,飞机驾驶舱风挡遭遇鸟击后出现了裂痕,因为航程较短,机长便把飞机保持在较低的安全高度,一直飞回了目的地,安全降落。落地后我进入驾驶舱看到里面风挡的裂痕感到很后怕,现在回想起来,其实一切尽在掌控之中。

说到鸟击,我突然想起一个小笑话:

话说美国飞机制造厂商设计出一种飞机以后需要对飞机的风挡玻璃进行“鸟击”试验,可是多次试验都以失败而告终。

他们把德国高速火车风挡玻璃的工艺流程以及制作材料与自己的进行了仔细对比后,发现自己造出的风挡玻璃强度应该是比德国的只强不差,可是他们怎么检查也发现不了问题出在哪里。

迫不得已,他们花高价请德国的专家到自己的厂里实地考察。考察完以后德国专家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最后,美国人就问:你们是用什么“鸟”(意思是用什么模拟鸟)来做实验?

德国人说:我们那里鹅比较便宜,我们都是用鹅来做实验的。

美国人恍然大悟:哦,难怪。我们是用的火鸡做的实验。

德国人非常奇怪:这有什么关系?只要重量对了就行啊。

两边一对数据,非常接近,明显问题不在这里。

但是美国人的问题提醒了德国人,他接着问道:你们用的火鸡是怎么运到厂里的?

美国人:都是市场直接买那种杀好了的然后用冷藏车运过来,现在没用完的都还放在冰箱里呢。

德国人小心的问道:那你们在实验之前……给火鸡解冻了没有?

美国人:我擦……

笑话归笑话,对于飞机制造商或航空公司来说,在高空不论是前挡玻璃撞到像大鹅、火鸡这样形态的大鸟,或是遭遇冰雹袭击,我们早已建立了主动的防御措施和完善的应急预案,所以,Take it easy.

对旅客来说,如果你的航班备降,你可以告诉接机伙伴你的航班晚点了,也可以在朋友圈里抱怨几句,但千万不要出现“我迫降在××机场啦”这样字眼,再附一张你坐在客舱里比着剪刀手的照片,很傻,也会不小心暴露无知。如果你某天真的遇到航班迫降还侥幸逃过一劫,那你绝对可以拿来跟朋友吹一辈子牛逼了。

对媒体来说,“迫降”这个词还是需要谨慎使用的,从专业的角度让读者理解航空安全知识,并在乘坐飞机时明白什么是自己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这是媒体人应该做的。

实在拿不准,问问我呗~

(完)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