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人口问题的另类思考
1、一个生物品种的种群数量级的多寡,是其生存模式决定的。比如昆虫,由于天敌众多,单体生存能力弱,存活时间短,所以必须选择大规模繁殖以确保种群基因延续。又比如老虎等猛兽,其处于食物链顶端,没有天敌且寿命较长,所以选择非常克制的繁殖策略,雌虎2-3年繁殖一次,每窝1-5只小老虎。
2、中国文化中的多子多福、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就是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之上的,家庭人口规模大小决定了其劳动力上限,而国家人口规模上限又是由可耕种土地规模决定的;
3、工业革命初期的生产力飞跃所带来的物质丰富,突破了土地规模的限制,是近二三百年的人口持续增长的根本原因;
4、那为什么最近几十年,全世界所有国家类型、所有文明类型、所有种族类型出现全方位的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因为人类从工业文明开始进入信息文明了!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工业文明需要大量的产业工人,信息文明不需要;工业文明所需要的产业工人普通人很容易就能胜任,而信息文明所需要的高级研发人员,绝大多数人根本无法胜任,这一点非常关键!换句话讲:信息文明所诞生的绝大多数人,是不符合时代要求,是注定跟不上时代进程的!所以,少生或者不生育,就成为许多人的理性选择,其可见结果就是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
5、农耕文明时代,识字率不超过10%,社会运行的决策由少数人决定,打个比方,就是整个社会的大脑非常小,而四肢非常发达;进入信息文明后,由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普及,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也许一座全自动无人工厂,即可生产出满足全世界七十亿人的某方面需求。而要开发出此类超级工厂的科研人员数量也许需要成千上万,打个比方,信息社会是头脑超级发达,而四肢超级萎缩!绝大多数普通人和普通家庭,都处于日渐萎缩的四肢中,自然也失去生育意愿;
6、要命的是:如果人工智能崛起后,连许多高阶的科技人员的活都会被人工智能抢走,比如CT读片的工作,比如蛋白质结构的分析工作。打个比方:在信息社会的大脑中枢中,又会分为核心区域和外围区域,而大脑的外围区域也会进入逐渐萎缩的过程;
7、更要命的是:如果没有一定的人口基数,是无法产生足够的科研人员以维持科技持续进步的,科技崩溃在人口崩溃后是必然发生的;
8、这就要求政治家从人类未来命运的角度来考虑人口问题了,如果任其发展,在将来的某一时点。会不会自动达成某一平衡态,我不知道,但未来几十年所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各位想必都心知肚明;
9、困局如何破? 是不是重新回到农耕时代大家一起多子多福,显然不是!历史和社会发展是单向进程,科技必须继续发展,但发展科技的同时,不能让社会的四肢萎缩糜烂!社会的平衡和自然界生态平衡的道理其实是一样的,就是保持物种的多样性,任何一个物种的过于强势都是其他物种甚至是整个生态的灾难。。。。。同理,信息文明中大脑的过于强势必然会导致失衡状态,迟早也会毁了整个社会,包括科技产业本身!虽然近几十年,某些科技、某些科技公司给整个人类带来许多绚烂夺目的技术花朵,但这些花朵所结出的果实正在慢慢耗尽社会的活力!鉴于此,我强烈建议:必须对信息社会的文明中枢人为的加以限制,不能让其过分地抽走社会资源!必须维持整个社会的平衡。。。。至于如何平衡大脑和四肢的关系,这是考验政治家智慧的时候了。。。。。
10、最近半年时间,我非常开心的看到,我们的政府,已经开始有所为了!
结语:天道就是平衡,平衡就是天道! !善哉善哉。。。。。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