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天价医疗费,被他拿去建了天价豪宅

500

文/公众号:铁拳何处击

主笔:张广凯

编辑:何处击

来源:观察者网guancha.cn

周身上下都是拳,挨着何处何处击。

惭愧,何师父今天要跟大家聊的对象,看上去这辈子都挨不着。

那就是传说中单价超过30万,集齐众多顶级富豪的深圳顶级豪宅——深圳湾1号。

先放几张图,给大家感受一下这房子长啥样。

500

500

500

何师父身为“正道的光”,这是要改行卖房了吗?当然不可能。不过深圳湾1号的开发商,倒还真是半路改行来的。

他的前半生,是中国最顶尖的工程师之一,号称把中国的医院科技水平带上一个台阶;他的后半生,把财富投入房地产,实实在在地把深圳房价天花板拉高了一大截。

你或许永远买不起深圳湾1号,但只要你去过医院,炒过股票,这个金钱游戏里很可能就有你的一份贡献。

所以,这其实又是一个人人挨得着的故事。

01、深圳来了个年轻人

深圳湾1号与香港隔海相望,这里的住户非富即贵,但是拿下这个地块的开发商却不为人熟知。他的名字叫徐航,他的企业叫鹏瑞地产。

徐航虽然不像“马爸爸”那样出名,但却是个能把他们“踩在脚下”的男人,因为深圳湾1号的最顶层只能是徐航的,其他人只能买次顶层。

500

徐航

虽然徐航的鹏瑞地产开发了深圳最贵豪宅,但他在地产圈其实只能算个小虾米,因为鹏瑞在十年间也只做了这一个项目。

徐航更为人知的身份,是有“医疗器械界华为”之称的迈瑞医疗创始人。

徐老板喜欢说,自己是一个还不错的工程师。他至今也仍然是清华大学的客座教授。

1979年考入清华大学的徐航,是“新三届”里的精英,先后拿到计算机和生物医学工程的学位。1987年,徐航南下深圳,加入了中国医疗器械的“黄埔军校”——安科公司。

安科是深圳最早的一批高科技企业,由中科院跟美国医学影像巨头安络杰(Analogic)合资成立,从事先进医疗器械研发。

年轻的清华才子,在安科迎来了火箭般的窜升,刚进公司就被派往美国学习,一年后回国领导了中国第一台彩超机的研制。凭借该成果,他于1991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这一年,徐航仅仅29岁。

500

大奖到手,徐航转身跳出了体制,成立了日后大名鼎鼎的迈瑞医疗。

在徐航本人的描述里,这是理想主义的一跳。

他回忆说,当时自己向公司申请拨款,想去研发更高端的国产设备,打了三次报告,却迟迟不被批准。

“如果当时给我500万,让我有事情做,肯定不会离开,也不是说一定要赚多少钱。”

徐航这一跳,也刚好踩准了历史的鼓点。第二年,一位老人在深圳发表了改变中国的讲话。年轻的徐航和年轻的深圳,迎来了自己的黄金年代。


02、公立医院大跃进背后的商机

促成徐航下海的,是迈瑞的另一位缔造者,在安科当办公室主任的李西廷。

500

李西廷比徐航年长11岁,同样是技术出身,70年代以“工农兵”身份入读中科大物理系,后曾公派法国深造。深受国家培养的李西廷,后来谈到自己的创业,同样充满理想主义:

“作为中国企业的代表,我们要为中国人争光,为我们这个民族争光。”

徐航当董事长,李西廷当总裁,再加上上海交大生物医学工程硕士成明和,迈瑞创始“三剑客”各个都有专业背景。有了这样的班底,迈瑞日后能成为中国最大的医疗器械公司,并不让人意外。

不过理想主义的年轻人,倒也非常懂得,赚钱才是硬道理。迈瑞初期并没有直接投入国产研发,而是做起了进口设备代理的生意。

原因很简单,研发太烧钱。国企安科不愿做的事,新生的迈瑞更加做不到。

李西廷找到了一个办法——跟政府要钱。

尽管当时的迈瑞既没有技术优势,也没有资产可以抵押,但是当李西廷直接找到市领导反映困难时,深圳市科技局立即自掏腰包,批下一笔95万元的无息贷款。不久后,深圳政府又联系银行,为迈瑞争取到500万贷款,这才养活了日后的中国医疗器械霸主。

而迈瑞真正的时代机遇,是赶上了中国公立医院大扩张的浪潮。

500

迈瑞主要产品上市时间线

从上图可以看出,迈瑞医疗的支柱产品,主要是在2000年以后问世。而这个时期的中国公立医院系统,也刚好迎来了体制改革和技术革新,大举购置昂贵的医疗设备。

设备升级原本是好事,问题在于,很多医院并非出于实际需求制定购买方案,而是纯粹着眼于同行间的恶性竞争,走上了“军备竞赛”的歧路。

《中国医院院长》杂志的一篇报道指出,对于很多昂贵的医疗设备,国家并不会拨款支持医院购买,但是各级政府对于医院的考核,却非常看重硬件指标。于是很多医院领导为了个人政绩,不惜让医院负债购买昂贵设备。

500

今天你卷了吗?

2015年,某县级医院花费3000余万元,购买了一台TTM热断层成像设备,可是由于使用费用很高,诊断价值又比较有限,导致医生患者都不想用,设备长期“冬眠”。

除了医院层面的动机,迈瑞等医疗器械企业恐怕也在这场泡沫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尽管迈瑞大幅降低了原本依赖进口的器械价格,有“价格屠夫”之称,但公司仍然能够攫取超额利润,长期维持着50%以上的毛利率和20%以上的净利率。

强大的推销能力,是超额利润的来源。根据迈瑞2018年IPO的招股书,公司三分之一员工为营销人员,人均销售成本超过100万,销售费用占主营业务成本高达73.91%,销售费用率远超国内同行。


这些钱花在哪,答案不言而喻。在公司关联诉讼中,可以找到大量迈瑞销售人员对医生行贿的案例。

行业无序扩张的恶果,最终将由国家和病人共同承担。

根据卫生系统公开数据,2005-2014的十年间,中国公立医院年均债务增速高达20%,截止到2014年底,公立医院负债率达到46%,债务总规模接近1.1万亿,每年光利息就要付出几百亿。要知道,那一年中央财政支出也不过才7.4万亿,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不到3000亿。

医院债务成为各级政府的沉重负担,早在2012年,上海市就安排了8亿元财政资金化解医院债务。

羊毛出在羊身上,医院填补债务的另一个手段,是“以药养医”,而这正是中国长期看病贵的罪魁祸首之一

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医院全成本核算监测报告显示,一些医院的负债竟然高达85%,药品加成高达48%。

徐航、李西廷们,为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时代也给了他们过于丰厚的回报。

03、地产抄底大师

在普通人眼里,医疗器械是个暴利行业,但已经登上行业巅峰的徐航,似乎越来越不快乐了。

500

2006年,迈瑞医疗赴美上市,徐航也因此位列福布斯2006中国富豪榜排名第70,个人资产约29亿人民币。

奇怪的是,多年耕耘刚结出硕果,创始人徐航却逐渐淡出了公司的日常管理。

他拿着医疗市场上赚到的钱,转身投入房地产,还顺手抄了一把中国经济的大底。

2007年,徐航成立鹏瑞地产。按照徐航自己的说法,他投身房地产的动机很简单:国内的豪宅都太差了,只想亲手给自己建个好房子,“不会在房地产领域系统性发展”。

可是2008年一出手,鹏瑞就在深圳湾旁边“意外”拿了一块风水宝地,这就是日后的深圳湾1号。

500

当时的深圳湾周边还一片荒凉,而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又把土地价格打到低谷。谁能想到,在短短一年后,“四万亿”会在全中国开启一场房价狂飙。

一心给自己盖房子的徐航,在开发上不惜血本,楼盘规划方案经历了38次推倒重来,光设计费就花了3.5亿元。

徐老板还亲自干起了采购员。在一次德国厨卫展上,他干脆撇下采购团队,躺在一个豪华浴缸里深度体验,然后直接把浴缸搬回国。


这个看房都需要验资500万的豪宅,何师父自然是没进去过,不知道这房子是否真的被打磨成了艺术品。但可以肯定,漫长的开发过程,倒是让徐老板跟时间做了回好朋友。

等到2013年深圳湾1号首期开盘,深圳房价早就涨了一倍多。

500

徐老板不是李嘉诚,可不是只会赚捂地的钱。

当时,深圳豪宅的价格天花板大概就是10万元/平,深圳湾1号直接就把最高价定到了17万,这溢价堪比医疗器械。

敢把价格定得这么高,深圳湾1号卖的不是房子,是圈子。

一位潮汕籍富豪透露:“徐航当初经常请富豪阶层吃饭,亲自推销自家的房子。”

徐航在深圳富豪圈的地位,毋庸置疑。他做销售的本领,说不定比当工程师更强。

在深圳混圈子的人,一定听说过“同心俱乐部”这个名字。2012年全国两会期间,深圳企业界2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和全国人大代表,共同成立了这个充满正能量的组织。徐航是俱乐部常务副主席,还持有“同心基金”5.88%的股份。

同样位列常务副主席的,有马化腾、王传福、王卫……全深圳最有能量的人,都在这里为人民国家添砖加瓦。

这样的圈子,不是一般富豪想进就能进,但是没关系,深圳湾1号给你一个机会。只要买了这里的房子,你就可以加入一个仅限业主的“深湾会”,跟深圳顶级大佬们做朋友。

在中国,这样的房子一定不愁卖。

根据迈瑞招股书,2017年,这家拥有二十七年历史的医疗器械巨头,年利润25.89亿元;而十年只盖了一个楼盘的鹏瑞,这一年的利润是38.08亿。

500

谁还想做工程师呢?

04、A股的韭菜,真香

历史总是压着韵脚,徐航的医疗-地产财富大挪移,并不会止步于深圳湾1号,而是在2018年之后又要上演一遍。而且他的野心,比上次更大。

过去十多年,迈瑞医疗在国内大杀四方的同时,国际化之路走得其实并不顺心。2008年,通过收购美国知名医疗器械公司Datascope,迈瑞一度让海外销售份额占比过半,但此后却不断下滑。

500

以并购而不是自主品牌驱动的海外策略,也大大损害了迈瑞的盈利能力。截止到2017年,迈瑞海外公司大部分处于亏损状态。

这使得迈瑞在美股的估值被不断压低。

500

于是,迈瑞盯上了无比慷慨的国内韭菜。2018年,迈瑞正式回归A股,登陆创业板,刚一上市,PE就从美股时期的不到20倍,拔高到35倍以上。


2020年新冠疫情一来,中国医疗企业迎来业绩大爆发,迈瑞也不例外,呼吸机、监护仪等生命支持设备大卖,前三季度整体利润同比大增46%。

迈瑞PE一度接近100倍,在“抱团股”浪潮中,迈瑞得人送绰号“医茅”(医疗器械中的茅台)。

500

2018年上市以来的迈瑞股价(数据来源:Choice)

在这样的市场,老板们真的只需要躺着赚钱,连股东大会都不用参加。面对质疑,公司董秘李文楣留下了那句名言:

只有100股的散户也来参会,是何居心?

500

李西廷“为中国人争光”的豪言实现了:2020年,他成了新加坡首富。

已经是中国香港籍的徐航同样身家暴增,2020福布斯富豪榜上,他以195亿美元排名香港第四。

趁着医药牛市,包括徐航在内的迈瑞高层去年多次减持,徐航还把手中一部分股份进行了质押,价值超过200亿。

另一边,中国房地产市场2018年时隔十年出现价格下降,2020年又遭受疫情打击,刚圈到钱的徐老板再次入场抄底了

2018年开始,鹏瑞似乎忘记了“不在房地产领域系统性发展”的承诺,在广州、东莞、珠海等大湾区城市频频拿地。截止目前,公司官网上列出的房地产项目已经达到18个。

这些项目不再是3000万起步的顶级豪宅,但仍然在不断拉高各地房价天花板。以珠海2020年开盘的鹏瑞金玥湾为例,备案均价3.9万/平米,最高价5万/平米,而项目所在的航空新城片区,新盘均价一般只有2.3万左右。

高价的结果,是开盘短短1小时,全部售罄,销售额超过3亿。

500

金玥湾开盘时排队的买家

价格越高越好卖,几乎已经成了2020年以来大城市楼市的常态。而一旦有人率先拉高了板块价格天花板,也就再也难以降下来。


05、打造世界顶尖科学家?——的豪宅

过往只是铺垫,2021年,或许才是徐航打造地产航母的关键一年。

今年4月8日,徐航突然出现在上海,向世界顶尖科学家发展基金会捐款10亿元。这个基金会的发起方是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主要目的是为上海引入一批世界顶级科学家,打造全球创新中心。

徐航表示,自己捐款是为了支持中国的基础科学研究。

不过值得玩味的是,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建设一个“世界顶尖科学家社区”。

500

世界顶尖科学家社区效果图

兵马未动,房地产先行。

跟徐航一起出现在捐赠仪式上的,还有华夏幸福联席董事长吴向东。而华夏幸福,在世界顶尖科学家(上海)科学集团有限公司持有20%股份。

没过几天,多家媒体爆料,吴向东将离开华夏幸福,加盟鹏瑞。

吴向东身上的价值,不仅仅是作为中国房地产顶级职业经理人的业务能力,更在于他手上掌握的土地资源。

2019年,吴向东顶着“潜在的万科董事长”的名声,却自降身价,从华润跳槽到深陷危机的华夏幸福,承担起救世主的重任。

500

身为联席董事长,吴向东跟华夏幸福创始人王文学平起平坐,业务上也俨然独立王国,带着南方总部在遥远的深圳华润大厦办公。以至于王文学在公司内部怒骂:“某些单位,公司需要他们的时候以各种理由搪塞,无论有多紧急,就是不来廊坊。”

吴向东的底气,来自南方总部手里的大量土地储备。仅武汉一座城市,从2019年9月至2020年7月,南方总部的拿地总金额就达到135.75亿元,基本都在核心地段。

两年来,华夏幸福状况毫无改善,本就同床异梦的吴向东选择与王文学分手,再正常不过。

500

同为清华毕业的吴向东和徐航,也早就在相互成就。作为商业地产操盘大师,吴向东打造过万象城、深圳湾国际商业中心这样的经典案例,后者恰好跟深圳湾1号是邻居。

现在的悬念是,吴向东会带着他的项目一起,转投不差钱的鹏瑞吗?

如果猜测成真,徐航的地产布局将延伸到全国,左手住宅,右手商业。

很多人从看病、消费到买房,都要被徐老板包办了。最有意思的是,这些项目都是充满正能量,要么是慈善基金圈子,要么是顶尖科学家社区,听起来都令人心潮澎湃,觉得祖国腾飞就靠您们了!

中国失去了一个优秀的工程师,多了一个地产大鳄。

500

其实有一说一,彻底转向房地产的徐航,心中未必就完全失去了当年的理想主义。

2004年以来,徐航的鹏瑞集团一度大举投资高科技行业,却并不成功。

一笔对光伏企业普罗新能源的投资,不仅未能带来回报,对方还陷入金融借款纠纷,牵连到鹏瑞。

徐航也曾参与过一段芯片投资佳话。

2005年,包括徐航在内的一群清华校友,拼拼凑凑拿出92万美元,交到了一个小学弟朱一明手上。日后,朱一明用这笔钱做出了中国最好的芯片企业之一——兆易创新。

500

2018年,徐航将这笔投资收益捐给了母校。


2019年,徐航又向清华大学捐款3.3亿,创造了中国内地大学捐赠金额纪录。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说到底,徐航也不过是随波逐流,在功成名就之后选择了一种更轻松的活法。

投身实业十余年,收益不如盖一栋楼;押注产业新城的华夏幸福,迟迟等不到实体经济带动房价,专注豪宅的鹏瑞,却活得格外滋润。大部分人,只能顺应市场,而不是挑战市场。

何师父对房地产市场一直秉持一个中性立场,从不抱怨炒房囤地之类“市场化”的行为,房价高也只是各种因素的累积,包括了人口城市化、政府基建投入、货币泛滥等综合因素,把房价高简单归因于某个群体,如开发商,是粗暴且没意义的。

但是,在徐航为代表的问题上,何师父觉得由衷地“痛心”。

500

他们作为国家培养出来最优秀的大脑,也曾经以悬壶济世为己任,并且做出了相当可观的成绩,却最终选择成为优秀的房地产开发商而不是在科研领域更进一步——这是个人财富的一小步增长,却是国家社会层面的一大步倒退。

中国缺“华为”还是“鹏瑞”,这是个谁都能轻易回答的问题,但是我们的市场选项可能是反过来的。

这个问题也许会困扰我们这一代人很久,长远来看,一个国家没了“华为”,国力日渐凋零,财富聚集于土地金融,可能也就不会再有“鹏瑞”了。

500

关注何师父,人生不迷路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