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的师父到底是谁?
《西游记》的确是一部伟大的小说,以四大名著的影响力来说,它真正做到了妇孺皆知。比如小朋友也许不知道诸葛亮、宋江和贾宝玉,但一定知道孙悟空;以打破儒家思想禁锢开创奇幻来说,它也许没有《山海经》早,没有《封神演义》专业,甚至没有《聊斋志异》那么会小成本大制作地讲故事,但显然,它更通俗、包容和宏大。
我以前其实并不太推崇这部小说。记得刚进大学没几天,就给自己选定了两本书,一本史记,一本红楼梦。记得我在宿舍楼下的小书店拿了这两本书出来,心里还有一种充实和笃定感,觉得四年内能把这两本书看完足矣。
时光飞逝,现在都快奔五了,奇怪的是,让我今天愿意写一篇读后感的居然是《西游记》。的确,比如相比一部小说就能衍生出一门“红学”的《红楼梦》,西游记真的单薄了点。说来说去,它不就是打了几个妖、取了几部经的一部游记么,还有什么值得研究的呢?
确实,确实,我本身对西游记也没啥研究,就是以前的一个疑问,在今天得到释怀,这么一件事,让我愿意为此书喝彩。
这个疑问是什么呢?就是看的时候就很奇怪,为什么菩提老祖不愿意孙悟空对外说自己是他的师父。比如现在的学校,到处都贴着,今天你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你为荣,不是吗?齐天大圣这样的徒弟还能堕了你的威名?没道理,想不通,而书里也没解释。
再一个,菩提什么的,一看就知道必定和佛教有关,可是为什么又说孙悟空拜的是道教师父、学的道教神通?七十二变和渡劫什么的,的确是道教才有,那为什么他又叫菩提祖师,不能换个别的道号呢?不懂。
有一次偶然看到一篇文章,说“斜月三星洞”是个字谜,看答案,原来是个“心”字,这才豁然开朗。至于灵台方寸山就简单了,灵台和方寸都指心。鲁迅就有诗,“灵台无计逃神矢”。
的确,所谓为天地立心,孙悟空可不就是无父无母、天生的石猴嘛。再看他拜师后的名字,更简单,悟空,以心来感悟佛家的空理,原来作者对主角一开始早有全盘布局。如此,也终于对菩提老祖是谁、为什么名字怪怪的、为什么不让弟子说他的名字,还有取经历经八十一难等等,就明白了。
显然,孙悟空的师父不是别人,就是他自己。取经,历经磨难,便是炼心。人生一场,关键就在于自己去锤炼。超越自我,战胜一切阻力,管它妖魔鬼怪,管它神仙皇帝,认定了路,干就是了。
其他的名著,能给我们如此启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