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主观认知是如何产生的?
在生活中,有很多概念一说出来,我们马上就能领悟它是什么意思,可是只要一深究下去,就会发现这个概念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当多追问几个为什么的时候,我们的理解就很容易卡壳了。这种表现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都会存在,并且在社会科学领域通常要严重得多。例如意识、情绪、认知、主观、客观、主体、需求、需要、欲望等等概念,这些概念一说出来都知道它是啥,可要说清楚这些概念的本质,一时半会是很难给出结论的。
本文我们将探讨其中的一个问题:什么是主观?主观认知是如何产生的?如何较为客观的定性或衡量主观认知的性质表现?
下文将分两个部分来对这些问题进行解释说明,第一部分是涉及原理方面的知识,第二部分则主要进行定性解析。如果第一部分难以消化,可以直接跳至第二部分。
一、从人的学习机制说起
人有6个基本认知层次:本觉、丛觉、履觉、弭觉、势觉、虞觉。本觉负责定性刺激信号,丛觉负责信源分类识别,履觉为受本觉和丛觉所调制的随机动力系统,弭觉负责分化履觉的行为趋向,势觉负责调节自主行为的外部性问题,虞觉负责调节多因子触发的行为趋向矛盾。
这6个层次定义了人的认知系统加工信息的基本处理机制,支撑这6个机制有效运转的,是以小脑为核心的多级行为调节系统。小脑是认知的背景系统,大脑是认知的前景系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小脑的神经元数量是大脑的近4倍之多。
不过,人的许多认知并不体现明显的行为逻辑,这是因为人的灵活学习机制。每一个认知层次均能够进行迁移学习,迁移学习是个人基于一套既有的信息加工处理范式来不断吸收环境内外信息,并生成事物关系认知的过程。
上图展示了6个层次的所有21个关系要素,其中每一个认知层次当中都有关键因子(对应图中的绿色加框要素)。每一个认知层次的迁移学习过程,就是以该层次中的关键因子为结构性参数,以该层次当中其它因子为自变量,然后在迁移学习时,以场景中的特征信号以及历史沉淀要素作为自变量赋值,然后组合加工生成一个新的同类关系认知。
简单来说,就是关键因子保持不变,其他因子因场景而变化从而完成迁移学习。关键因子是所在认知层次的复合背景因子,在进行迁移的时候,必须有一套完整的作用逻辑来支撑整个迁移学习过程,而作为程序性控制变量的关键因子,它比同一认知层次中的其它因子的关系维度更高,它能够包容其他的要素因子,这也是其能够支撑一个个全新场景学习的原因所在。
上面简要说明了迁移学习的基本机制,下面将切入正题,来说明主观认知是如何形成的。
本觉基于感觉刺激信号而生成机体的敏感度区间,本觉不能判定刺激信号究竟是谁,它只能评判刺激信号是否适宜。本觉只有1个关系因子,它既是关键因子,也是基本因子,这种同一性导致本觉在迁移学习过程中,有一个明显不同于其它认知层次的表现。那就是:本觉的迁移学习过程,是一个自适应性调节过程,只要未激发产生本能屈肌反射的伤害性刺激信号,机体就会逐渐适应这个刺激信号,从而生成新的敏感度区间。这相当于用新的赋值替代原有的赋值。
判定本觉关系因子属性的,是人的机体本身。由于本觉只有一个因子,没有其它因子能够作为这个因子的同步参照,因此第三方无法直接获取这个因子的实际属性,也难以知晓该个体每种感受器的可能敏感度区间。人体皮肤和肌体内遍布无数个感受器,每个感受器的敏感度区间会因为个人的经验不同而出现差异,全身所有的感受器也必然会催生出每个个体独一无二的可适应性区间,有的练就铁拳,有的能够冬泳,有的赤脚踩火炭,有的无辣不欢……虽然总体上来说,人类的可适应性大体上是有一个相对范畴的,但是在面对任何一个场景时,由于每个人敏感度区间的细微差异,引发的行为反应和关系认知可能完全不同,也正是这种难以量度的敏感度差异,催生了个人感受体验上的认知差异,这是认知系统最为底层的表现。
从第二个认知层次开始,关系因子的数目逐渐增多,迁移学习方式也开始呈现指数级提升(见下图)。这种多样性也给了认知系统更多的信息参照。
与本觉不同的是,后续认知层次的关键因子与基本因子是不一致的,由于关键因子的机制明确性,以及作为迁移学习背景的程序不变性,这为不同个体之间相互交流建立了统一的关联参照,不过,这种参照只是逻辑上的和程序上的,它并不代表认知结果的完全一致性。这是其一。
其二,由于认知机制的多样性,以及迁移学习的多样性,面对同一个场景,不同的人激活的可能是不同的关系认知处理逻辑,而其他人并不能有效明了具体激活的是哪种处理方式,甚至是个人自身也因为习得关系的归一(任何复杂关系认知一经习得就会沉淀为一种关联性融合认知,并因为特征出现而快速唤醒,这种表现通常称之为直觉),个人也不清楚自己实时产生的认知是怎么触发的。这种关系处理逻辑的差异性和难以辨识性是造成人的认知主观性的第二种主要原因。
二、意识的主观性
总体来说,意识的主观性,本质上源于认知参照系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认知体系的最底层——本觉敏感度区间的差异,二是认知体系的实时处理逻辑的差异性。第一部分的解析意味着主观性差异一定程度上能够进行量化。
每个人的身体(注意不是大脑),就是洞悉世界的信息解码器。每个人的生存环境不同,每个人的生活阅历不同,意味着每个人所吸收的信息有所不同,由此造成每个人大脑神经网络的内部连结必然是独一无二的,而意识就诞生在这个网络当中。虽然每个人的大脑总体功能结构是一致的,但是存储在其中的价值库是各有不同的,当面对同一件事物时,不同个体间多少会存在感知焦点的差异、感知程度的差异、当前行为状态的差异、当前背景条件的差异等等,由此不可避免的形成要素关系处理的差异性,理论上来说,这种差异是难以杜绝的。
面对同一件事物都是如此,当面对不同的事物串连时,必然存在更大的认知差异性,这种建构于绝对差异性之上的个性化的认知表现,其本质上就代表着认知的一种主观性,假如每个人的认知总是一模一样,那么就不存在印刻着个人印记的主观性啦,因此,意识的个体差异性决定了意识的主观性。主观认知的差异性并不意味着不同主体间就没有认知的一致性,一致性的达成通常需要严格的边界条件限定,而一般的开放条件下,差异性则成为常态。
意识的主观性,等同于关系处理路径的无限可能性,神经网络错综复杂的连结支撑了这种无限可能性。假如一个自主系统被人类完全“摸透”,我们会认为该系是可控的、可期的、程序化了的,而不会认为该系统存在主观性,例如我们对电脑的理解。只有那些我们摸不透、猜不着的自主系统才会被我们赋予一种主观特性,因此,一些哺乳动物也会被人们套上主观标签,同时很少会说细菌有主观性。
支撑“主观”这一认知的背后,是一个有着理解能力极强、性状表现无比丰富、运算逻辑极其复杂的系统。以此为基点来延伸思考,假如有一个系统,它能够清晰简明快速的计算人脑的各种可能运行情况,以及各种结果表现,那么人脑相对于该系统,就不再是“主观”的存在。
理论上来说,人类的一切观点、看法、思想都是带有主观性的,所有的知识成果,都是从人的意识当中蹦出来的,这种来源就决定了知识存在一定的主观性,这其中,包括所谓的科学。
爱因斯坦指出:“科学作为一种尚在制定中的东西,作为一种被追求的目的,却同人类其它一切事业一样,是主观的,受心理状态制约的。”
普利高津对此做了更深入的解析:“由于随机性、复杂性和不可逆性作为实在知识的对象而进入物理学,我们正在离开这个认为在我们对世界的描述和世界本身之间有着直接联系的十分天真的假定。科学所给出的描述不再能和我们提问的活动分开,因此不再能被归因于某个无所不知的存在物。”
下一遍文章将重点探讨“客观”这一概念,包括哲学上对客观涵义的错误理解。敬请留意。
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