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群众为先,强化社区治理

社区治理的内容,基本都是围绕着社区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开展的治理活动,最主要的有以下几项内容:一是社区服务,包括党务服务、政务服务、社会服务三块,其中囊括公共服务、志愿者服务等服务内容;二是环境问题,社区的环境卫生整治等;三是治安问题,维护社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

在新形势下,社区治理还面临一些新挑战。简单概括,一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挑战:城市社区人口规模迅速扩张,社区社会阶层、利益群体分化明显,社区居民利益导向多元化、服务需求多样化。二是社区禁毒、社区矫正、社区消防和流动人口管理等新任务和化解社会矛盾、防范社会风险带来的挑战。三是社区居民民主诉求高涨,自媒体时代意见表达渠道多元化,引导社区居民有序参与自治、理性发言的挑战。

如何做好群众工作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是社区党建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社区党建在组织建设层面得到了重视,党的组织在社区层面实现全覆盖。与此同时,社区本身也在发生着种种变化。一方面,各种新兴社会组织不断发展;另一方面,在传统单位小区的形态之外,还出现了大量商品房小区、安置房小区、保障房小区等居住空间。这些新的组织和居住形态,既对社区党建提出了新的挑战,又为党组织发挥作用提供了新的空间与资源。例如,四川省成都市在商品房小区探索出“找党员、建组织、优机制、聚合力、植文化”五步工作法,既能有效化解物业纠纷,又能够支持小区居民的自治;广东省、上海市探索区域化党建机制,整合驻辖区企业、单位、社会组织开展社区治理,有效推进了社区的互联共建等。

  同时也要看到,因为认识和条件上的不足,全国各地的社区党建尚有一些有待提高的空间。例如,一些地方的社区党建浮在面上,难以深入社区群众的生活;一些地方的社区党建停留在口号层面,既缺乏组织载体,又缺乏场地和经费支持;一些地方的社区党组织职能缺乏清晰的边界,对于如何发挥领导而非“替代”作用缺乏认识和规定,党组织参与具体事务过多,面面俱到、不堪重负;再如,新建的商品房小区内的党建工作难以开展,小区“隐形党员”“口袋党员”多,老旧小区的老年党员偏多、青年党员少,组织活动缺乏吸引力,也就难以发挥组织功能。

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集中攻坚行动,加快推进党建引领示范社区、全域示范街道,着力提升城乡基层党组织党建引领社区治理能力,为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提供坚强保证。

坚持和完善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机制首先是坚持党的政治建设首位意识。只有讲政治,党才能保持无产阶级的政党属性,才能保持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才能保持党的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是要坚持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做到“四个自信”,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消除形形色色的阴奉阳为、欺上瞒下的错误思想和行为。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工作也是一个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事关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和声誉,事关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事无巨细,都必须抱着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负责的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去做好。

坚持和完善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机制要在提升党组织建设水平和能力上下功夫。基层社区党组织要成为凝聚优秀社区骨干队伍的核心力量;基层社区党组织要成为党员的精神家园;基层党组织要成为人民群众困难和危急时刻的依靠,基层党组织要成为勤政廉洁的典范;基层党组织要成为社区发展治理理念的宣传者、社区发展治理具体事务的协调者、社区发展治理矛盾和问题的解决者。基层党组织在社区发展治理工作中勇于担当、善于作为、敢于创新,在增强党组织工作覆盖面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方面作出新的成绩,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工作给城市带来的变化、给居民带来的感受。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