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点儿啥】BCI居然还攻击中国扶贫是强制劳动?为什么他们这么熟练?

各位好,我是观察者网的董佳宁。上周,新疆棉花的事情大家可能看了不少。这里面有一个组织,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缩写是BCI,也被大家熟知了。可最近有网友发现,它不仅喷过新疆棉花,还攻击过新疆的扶贫政策。

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机构里有一个“标准与保证主任”,叫达米恩·桑菲利波(Damien Sanfilippo)。去年12月,接受了BBC的采访。这位主任张口就来,说他们确认了新疆贫困地区被强制劳动与扶贫项目有关。即使工人们拿到了合理的薪水,他们也无法自由选择职业了。

BCI,底早就被扒干净了,一个三无NGO,没产能、没技术、不接触市场。靠贩卖行业标准为生,背后是美国国际开发署。

BBC,知名线上摄影培训机构,“阴间滤镜”使用的很纯熟。但大家可能不知道,它的文字报道同样会加滤镜。比如,BBC的记者宣称他们发现了新的证据,是“内部文件”。我特意去查了查,其实是中国网上三篇公开报道,《新疆经济报》两篇,民生经济网一篇。标题我打在屏幕上,大家可以去查一查,百度都有。BBC等于是从公开报道中东拼西凑,拿了些只言片语做发挥。

《新疆经济报》提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BBC马上跟了一句,“准军事组织”(paramilitary organisation)。我们想想,西方读者看到这里,会怎么样?一定会吓一跳。常威你还说你不会武功?而且,paramilitary这个词,还有一个意思,“非法军事组织的”。这就是BBC的“客观报道”的功力。

还没完,BBC还引用了民生经济网的一篇报道,原话是这样的:经测算,全地区需要拾花工14.27万人次;扎实开展拾花工摸底工作,实现了困难家庭的“应转尽转”。BBC把这两段粘在一起,转译成:142700,迁移所有应该被迁移的人。

另一段原文是这样说的,“墨玉县采取多种方式动员、组织广大农民群众去阿克苏、巴州摘棉。”BBC说,摘棉花的人被组织动员,被运输到几百里之外。看似贴和原文,但这样一说,背井离乡辛酸的感觉就出来了。

就这样,几篇正经的报道,立即变成了强制劳动的犯罪证据。这样的文章,则成为BBC的官网上的“深度报道”、“长篇好文”。

很多媒体人在刚入行时,对BBC是很向往的,认为它们公正、独立、有媒体道德。但现在看来,它们已经失去了最基本的底线。找不到合适的证据,便会在手法上做文章。无论视频还是文字,统统加上“阴间滤镜”。只要我咬定你吃了两碗粉,你就是,不是也得是。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共同富裕是我们的目标。几年前我们就说了,奔小康的路上,一个都不能落下。他们总是喜欢提社会主义,加各种修饰词,语气中还会带点不言而喻的笑意。但其实对社会主义一无所知。

前段时间《山海情》评价很高。为什么?因为它很真实,高度还原了90年代固原地区的情况。里面就有组织当地群众外出务工的情节,目的是改善群众的生活。让我们看见了宁夏人民是如何走出大山,走出贫困。建议他们认真看一下,组织外出务工之前,当地的贫困到了什么程度。那种情况下,除了走出去,人们还有别的选择吗?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尤其是过去五年里,我们把脱贫攻坚当作国家战略任务去完成,这是他们根本无法理解的。

BBC的报道中,他们将外出务工和“强制劳动”画了等号。认为政府组织人出去打工,无论工资多体面,如何改善了经济条件,都是“强制劳动”。“强制劳动”,这个词出现的频率很高。很多人很好奇,为什么他们喜欢咬死“强制劳动”这一个点呢?

答案是历史记忆。首先是美国,这个赛道的唯一神,其他反人类匪帮望尘莫及。南北战争前,南方种植园的棉花地里,共有400万黑奴。是货真价实的强制劳动,每一片棉花地里都有黑人的血和泪。有学者估计,总共有超过1200万的非洲人被运到了美洲,迁移了所有应该被迁移的非洲人。当然,这只是抵港数据,很多人因为恶劣的运输条件死在了路上。《纽约时报》,西方读者心目中和BBC一样公正、独立的媒体,援引了一个叫托尼·阿基姆(Tony·Akeem)的学者,给出了个数据:几个世纪以来,共有一亿人到两亿人死在了从非洲到美洲的海上。

美国开国老爷们对强制劳动与奴隶制很有自己的理解。托马斯·杰弗逊,《独立宣言》的起草者之一。《独立宣言》宣称,人生而享有自由的权利。他一直坚决谴责奴隶贸易。他认识到,如果人口买卖继续下去,自然权利就成为了一种谎言,和旧欧洲腐败的君主专制一样令人恶心。而他到死都没有放弃蓄奴,甚至包括为他生下孩子的奴隶。他死后,财产账薄上有这样一条记录:萨莉,一个价值50美元的老妇女。

乔治·华盛顿,美国国父。生前也留下了无数反对奴隶制的言论,死后的遗嘱中还特别做了规定:所有自己的奴隶,在他妻子死后立即恢复自由身。那这么一个旗帜鲜明的反蓄奴者,有多少黑奴呢?其实也不多,317名,就在他的弗农山庄里。这里我要为他辩护一句,虽然他奴役了三百多人,但他是个“好人”,起码是个“好主人”。他曾经给好友写信,说自己的庄园濒临破产,只能靠卖地维持生计。为什么呢?因为自己一半的奴隶不能耕种。而自己的道德又反对人口买卖,不能将他们卖出去。美国国父险些破产,背后的原因令人暖心。

其次是英国。就在一个多世纪前,维多利亚时代,还将穷人当作社会的负担,社会的渣滓,想尽一切办法进行人道毁灭。这就是臭名昭著的济贫院制度。

183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新《济贫法》。这部法律受到了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影响。就是那个很知名的段子,广大发展中国家解决人口问题,马尔萨斯、马克思、马克沁总得选一个。英国当时的选择是马尔萨斯。

这部法律取消了一切形式的户外救济,任何组织和个人不能在街头做慈善。所有贫困者都必须进入济贫院,迁移了所有应该迁移的人。这些济贫院主要功效不是帮助穷人,而是惩戒穷人,甚至消灭这部分“过剩人口”。住进这里的穷人,不仅被会被剥夺选举权,而且要面临恶劣的居住环境与管理制度。基础的措施是隔离,家庭被拆散,丈夫和妻子,父母和孩子被强制分开。之前我们做过英国瘟疫的节目。大英的臣民十分珍视个人权利,霍乱爆发初期议会还想着封锁隔离,后来就不敢谈了。瘟疫隔离我唯唯诺诺,济贫院里我重拳出击。

有人可能会说了,这不就是集中营吗?当时还没有集中营的说法。巴士底狱,象征了法国王权治下的阴森恐怖。英国人拿来形容济贫院,说它们是“穷人的巴士底狱”。

济贫院中文名很好听,济贫,救济贫穷。但它的原名叫workhouse。除了七岁以下的儿童和生病的,所有人都要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翻译翻译,什么叫扶贫?翻译翻译,什么叫强制劳动?很多外国大牌做品牌营销喜欢提到维多利亚时代,繁荣,强盛、贵族气质。一说到贵族我又想起银盘子装WIFI密码的事,优雅礼貌到极致不过如此了。但这些背后,是济贫院中的悲惨世界。

现在大家明白了,中国人听见“强制劳动”,都是一头雾水。可是有一些国家的人一点就通,中国正在做我们历史上做过的事,还是人吗?还有人性吗?抵制新疆棉花,不转不是英国人。

然而事实是,我们从来没有这么做过。我们的工人没有被锁在肮胀狭窄的船舱里,没有被当作商品肆意羞辱随意售卖,更没有被一个国家系统性的迫害、隔离。扶贫过程中组织外出务工,都是建立在自愿基础上的,自己、家里人都要同意,政府还要做核查。一路上有专车接送,专人负责。《山海情》就有很真实的反映。

另一方面,外出务工得到的不仅是打工的收入,更是开阔眼界,转换思想,打开思路。扶贫,不仅是输血,更要造血。而造血的过程中,在外面有过见识的年轻人就会成为主力军。他们借助外出务工的经历了解了互联网,了解了新经济,更能接受新事物,也更愿意去尝试、去试错。

如果BBC们认为,中国人只有每天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没有收入,只拥有“自由”,就像那句话说得一样,“至少他们获得了自由”。那是他们的人权观念有问题,应该好好学习,提高自己的境界。

但问题就在于他们不愿意好好学习,不愿意客观地观察、报道,只愿意站在一个很高的位置,傲慢地编造一些故事。很多记者没去过新疆,他们文章最有力的证据,是各种似是而非的卫星照片。

如果他们到田里、到乡下,到中国人民中去,亲眼看看这些年中国农村的变化,亲自尝试扶贫干部的工作,亲身体会一下贫困户脱贫之后的生活。我想他们的报道,会是完全另一副样子。不过我又担心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即便真的到了现场,经过他们的加工和处理,会做出完全相反的引导和解读。

关于新疆的假新闻他们编的还少吗?他们采访一个身在美国的维族女性,说新疆存在系统性的“强制绝育”与性侵行为。到新疆采访,警察明明友善地和他们交谈,他们却用滤镜和剪辑,做成中国政府好像在阻挠采访。还有所谓的“新疆集中营”,说中国政府关押了大量的维族同胞。实际上,依据只是一个毒贩的短信与自拍视频。

这些年,所有的事物都在飞速发展着。但BBC之类的媒体,他们的技能与道德水平却没有随时代而进步,始终停留在那个位置。总是用相似的手法,看似中立客观的笔触,说着大家都心知肚明的老一套。这一块BBC做的很成功,品牌形象深入人心。我想,中国该有一个烂媒体、烂报道的评奖了。

无论他们如何抹黑和构陷,都阻止不了中国扶贫,也阻止不了中国人向往美好生活,更阻止不了一个曾经多苦多难的民族走向复兴。如果他们认为扶贫也是中国的问题,那我们愿意为这个问题感到自豪。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