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B站的未来绝对不在“二次元”?

【本文来自《为什么说B站的未来还是在“二次元”?》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本文标题是:为什么说B站的未来还是在“二次元”?

·

我的回复是:为什么说B站的未来绝对不在“二次元”?

我可以把B站的其中一个核心循环概括性的抽取出来:

热爱->整活儿->延展->开荒->连结

·

二次元,只是B站出生的新手村。这个新手村里出生的网站何止千万~~B站只是其中一个。

为什么大家都愿意选择二次元作为新手村??

因为二次元的热爱很纯粹,这种纯粹本身就蕴含力量。

·

而,B站和A站,是其中两个最爱“整活儿”的,比较也算一脉相承~

这个整活体现在方方面面,而“弹幕文化”便是其中之一,

早年的高级弹幕、花式蹦迪、而后的团体弹幕、复读弹幕、然后慢慢变成现在的形式……

A站甚至“不看本体只看评论”,也是“弹幕文化”的一种表现。(弹幕与评论是同素异形体)

这个整活体也现在“鬼畜”上,从初代蓝蓝路到葛平老师,鬼畜一度是最火的主战场。

为何?因为“鬼畜”的本质是“技术”——创作、剪辑、调音、幽默感,必须同时具备。

(初代鬼畜作者,何人不是技术达人?)

当时还没有如今这样便捷的剪辑APP、音源、打赏,纯粹是自我表达。

(如果放宽鬼畜的边界,抖音本质上就是轻度的鬼畜。用自己的工具、版权音乐库降低了创作门槛。)

·

这些整活所形成的作品,会成为技术的载体进行转移、传播,

带来新观众看热闹、新作者学技术,

他们做的也许是很不成熟的“早期作品”,但是学到的是实实在在的剪辑技巧、创作方法、思维方式。

这是滚雪球的开始,文化通过技术开始延展出去,触及到更多的人……

而这个延展,不止在空间维度,同时也在时间维度,

这些“热爱学习”“热爱创作”“热爱表达”的人在成长、在工作学习,

于是随着他们的学习、成长,又带来更多的作品,然后有了“丞相”“局座”“政委”等等……

·

在不同的领域,反复的通过“热爱、整活、学习延展”,最后从量变到质变,完成一个小领域的小开荒

这个片开荒之后的区域,填补了空白,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真·鲁迅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这些路、桥、隧道,方便的了解到了其他领域,

包含但不限于“文体两开花”“鸡你太美”“俺也一样”“华美人”“嘿嘿嘿”“观察动物网”……

·

开荒形成了一种连接,连接了两个领域的空白处,而这片新土地上的人,由连接形成了新的热爱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局座”,局座自己很早就在各种媒体平台上做科普栏目,但是传播力度很有限。

但在B站开始做之后,“小爷爷”“小橘子”应运而生,我上过的舰如数家珍~

而这些,都不是哪个“晓组织”有意为之,而是发自热爱,发自整活儿、发自学习所形成的连接。

·

热爱->整活儿->延展->开荒->连结

这一套循环,是B站不同于其他网站的核心之一。

·

做一个简单的比喻,二次元如荆州,但基业在巴蜀。

荆州不可失,但也不足为长久之本~

站务

全部专栏